Image

传统文化传承守护者—古剑锋先生

2021-09-03

传统文化传承守护者——古剑锋先生

文/古锦标

古剑锋先生生于1921年,50年代为了支援海南建设, 夫妇俩去了儋县做医务工作者,1975年移居香港。他不管身在何方,但始终守正笃实,慈悲为怀,以医术普渡众生,以医德书写人生。他是一位传统文化传承守护者。

古剑锋先生(1921--2014)

剑锋先生移居香港翌年,于元朗开设“ 古氏医馆”,1996年,联合香港一批志同道合者成立“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为被英殖当局打压的香港中医药正名。在崇尚西洋文化、西洋医学的英殖之地,剑锋先生身怀一颗爱国爱港之心, 冲破英殖当局对中医的长期打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中医,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开拓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阵地;去对抗、还击英殖对中华民族中医文化的压制和排斥。由此体现折射出古剑锋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博大情怀。此外,古剑锋先生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传统文化道德的秉承和守护者。

80年代我在惠州工作时,有一天接到一个陌生信函,赶忙打开一看,是一个由香港新闻出版社公文信笺打印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千年祖迹今发现——帽峰山成之庙》。作者就是寄信人古剑锋先生,就这样我知道了古剑锋先生,香港新闻出版社总裁。至于他如何知道我而联系上我? 则不得而知。

古剑锋先生主编

上世纪80年代初, 剑锋先生曾从香港回大陆考察先祖文化遗迹,凭吊先祖遗风。1982年农历十月间,剑锋先生从香港九龙元朗家中出发,途经广州,十五日抵达增城镇龙镇均和笏洞村温耀文家,翌日邀上古罗水等八位当地乡民,奔赴罗浮山南麓的最高峰帽峰山,凭吊考察成之古庙。沿途翻山越岭,穿越二十多个村庄,到达帽峰山山脚下时,再爬六百三十七级石阶,步行九曲十三湾石板路,剑锋先生以六旬有二之龄终于抵达帽峰山成之庙。考察回家后,写下一篇前面提到的古成之庙游记,与世人分享。考察完帽峰山成之庙后,宿一夜,到增城福洞平山村后山地名通天古,视察古氏南迁六世祖唐进士、信安令古全望墓。考察完后,汇同当地村民向县相关部门提出把古全望墓依据文物法保护起来的要求。结束增城的考察后,北上到河源县城,在当地政府文物管理相关部门和宗亲的陪同下,寻访北宋年间邑人为纪念北宋岭南首第,第一进士古成之所修建的象宿楼和桂香桥遗迹,并向政府和乡人提出重修二处遗址建议。在河源考察期间, 还在族人的引导下, 到城郊凉帽山考察了古氏入粤始祖古蕃墓,对南迁古氏的入粤时间前推了几十年。河源考察完后西进新丰县,拜谒宋进土校书郎古成之公墓。

剑锋先生所到之处留心观察,最后对所在地政府和古氏族人提出对古迹的重修和保护意见。在他的提议下,当地文物部门进行了认真的甄别鉴定,增城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颁布的第十六号布告中,将古全望墓列为增城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丰县政府则于1984年对地处县城君子嶂古成之墓进行重修,并作为新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保护。1994年,剑锋先生得知广东增城古氏南迁六世祖唐代古全望公墓被盗挖、盗葬情况后,不顾74岁古稀之身,连夜向增城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写信反映情况,要求当地政府进行认真查处及完善善后工作。在他和增城、河源两地古氏族人努力下,增城市人民政府信访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作出了回应,对盗墓、盗占古墓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并拨出部分专款支持重修工作。1996年3月8日,被盗挖、盗毁的增城唐代进士古全望公墓终告重修竣成。

清代康熙年间,广东道宪蒋伊曾令古成之后人在广州修建纪念宋代岭南首第古成之的古氏书院以祀古成之倡岭南文化之功德,古氏族人踊跃捐款,建起一座数百平米三进式书院,新中国成立后,依照土改时政策以楼房馆所被收归公有,被房管部门分配租住给市民,书院内古文物被盗卖损毁,房屋结构被随意严重破坏,我们得知这一情况下,于2010年前后几年, 我与河源几位长辈和知情者曾亲往广州调查了解,回来后形成书面信访材料寄给广州市人民政府信访局。几经时岁, 终得广州市政府的重视,把广州古氏书院列为越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以有效保护。2011年的春天一个早晨,我在上班途中,突然接到一个海南长途电话,原来是剑锋先生打来询问广州古氏书院之事,我如实地将情况向他作了汇报,他听完我的汇报之后,既有欣慰,也表露出对书院被破坏深深的痛惜之情。

作者简介

古锦标,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河源诗词协会会员、河源市古成之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河源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员、河源市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曾任《广东年鉴》撰稿员、《河源年鉴》责任编辑、《河源千年廉政清风史鉴》总纂、《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河源》编辑。出版散文集《脚下这片土地》。在国内各类报刊、期刊发表文学作品、记实、学术论文60余万字。

作者 古锦标 责编 常小靠 审核 古广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