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顾颉刚,书法精到文气,为群众创作5千件作品
顾颉刚
20世纪20年代,刚刚30岁的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著名的“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学说,揭示了历史客体是在史学主体参与下“层累”地叠加演化出来的,这一学说确立了他的现代中国史学奠基人地位。
顾颉刚还是著名的民俗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早年曾专门从事歌谣和民俗学的研究,出版有《吴歌甲集》和《写歌杂记》等,被刘半农称为“中国民俗学的第一把交椅”。
顾颉刚信札
除此之外,顾颉刚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他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及与人交往时书写的信札、手稿,书法风格大体上以帖学为宗,用笔流畅、精到,在自然洒脱的书写意味中,蕴含着浓浓的书卷气。
顾颉刚作为著名的史学大家,研究中国书法、收藏历代金石拓片是他的一大爱好,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曾加入于右任、沈尹默等在重庆中央图书馆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书法组织——中国书法学会,只是他在史学界的名气太大,因而掩盖了其书法盛名。
顾颉刚节临《书谱》
他的书法取法“二王”,自成一体,恣肆放逸,转折有序。他一生写了上千万的文字,但作为书法艺术品留给后人的却不多见,这通手札堪称顾先生书法的精品、珍品。
顾颉刚祖上曾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读书人家”。幼时在家乡读私塾和小学,中学时就结识叶圣陶、王伯祥等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考入北京大学后又结识北大学子领袖傅斯年、罗家伦等,并得到老师胡适的欣赏。
顾颉刚行书对联
顾颉刚毕业留校在北大图书馆任职,得到钱玄同、沈兼士、马裕藻等文史大家的认同,后由沈兼士提拔进新成立的北大研究所国学系任助教。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多所大学的教授及多家报刊主编。
在那个时代,日本东京、京都、帝国等大学的教授和学者大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顾颉刚和陈垣则“推崇备至”。新中国成立后,顾颉刚曾担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清史》的总校,《史记》标点。他一生著述颇丰,《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等是其代表作。
顾颉刚楷书条幅
顾颉刚的最高学术成就是历史学,他提出的“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学说即“层累说”,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他提出的这一中国古史的观点和方法,影响了一大批历史学家,如姚名达、缪风林、魏建功、容庚、白寿彝等,这些30年代史学新秀在治史的方法上或多或少地受他的影响。
一个人书法成就的达成,除了需要技巧训练之外,还需要文化积淀,而文化积淀又来自于一个人学识、修养、见识等。顾颉刚先生的书法,无疑是其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之一,属于苏轼所说的那种“无意于佳乃佳”的书法风貌。
顾颉刚信札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顾颉刚在西北考察时,曾给当地群众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据顾颉刚先生日记显示,在1937至1938年间的500多天,写下5000多件书法,尤其是1938年2月23日,顾颉刚先生创作的作品数量竟然达到120多件,这个数量即使专业的书法家也很难达到。
甘肃的书法在全国层面并不强,但说到书法在民间的普及,却时首屈一指的。现在很多书法家在全国展览获奖后,都会先到甘肃“走穴”,虽然每件作品单价很低,但一趟下来收入也很可观。
而顾颉刚先生不是专门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也不是用来卖钱的,只要有求字者,他便来者不拒,体现了一个文人旷达通透的品质。
顾颉刚行草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