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成卓:艺术是内心沉静与智慧的体现

Image 2021-08-26

物质世界的有界与智慧维度的无界是艺术家成卓一直在探寻和思考的问题,她将这一观念汇聚于作品之中,并于近期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名为《有界·无界》的个展。在她看来,有界的是我们所处的三维世界中一切物质,而位于精神、意识层面的我们却可以跳脱出这一桎梏, 看到新的视界。

而她的这些观念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重身份的转换是离不开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成卓作为中国第一批三维动画师曾为央视春晚制作片头,也在成为创业家与慈善家后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个世界。

在经过了科学技术的洗礼与现象社会的实践,她选择回到自己一直以来所热爱的艺术世界,回归到自然的生活中。这时,艺术是其内心的沉静与智慧的体现。

成卓

当代艺术家,1991 年作为中国第一批三维动画师开始进行三维动画创作,是 1992 年、1993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片头三维动画的主创人员之一。2014 年她开始进行架上绘画、湿壁画、装置、影像艺术的创作,曾在北京、巴黎、维也纳、广州、天津等地举办了展览。2020年她接到韩国邀请参加 JIRISAN 国际艺术大展,并将应邀参加 2021 年在北京、上海尤伦斯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双年展。2021 年 6 月 -7 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成卓个展“有界·无界”;她的两个视频 NFT 作品还入选了 2021 年亚洲数字艺术展。

在成卓的作品中,一种抽象几何的逻辑思维表达贯穿始终。用她的话说,数学揭示了宇宙的一些本质规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成卓曾是位学霸,并且很喜爱数学,在上学时,获得过北京市数学竞赛二等奖,因此,这些对于数学的感情与对数字和抽象的理解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作品中。

“我们此前有很多艺术大师也是用这种方式进行表达的,这是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从科学、哲学以及逻辑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可以探寻我们同宇宙的关系以及跟万物的关系,我坚信世间的一切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我们一直在探寻着这种规律。除了用科学技术的方式去尝试,也应该在精神的层面去探索。所以通过艺术,我也是在追问,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成卓只能通过抽象去表达去核实,也希望经由她的作品去引发观者的深层思考。

“今年展出的作品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些问题,所以我酝酿了很久。直到 2019 年开始动手创作,就一发不可收拾,从《蚂蚁的上帝》到《破》、到《光》、到《一》,一个系列、一个系列不断地生长出来, 此后的疫情防控,又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完善。”成卓说。

展览现场

在这次的展览上,她延续了自己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譬如《一》这个系列中,所有的作品都是NFT 数字艺术作品。NFT是 2021 年刚刚火起来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成卓对于新型技术的关注,她决定运用这项技术要比大众了解得早很多。一如她最初运用电脑的三维动画技术一般。

《蚂蚁的上帝 12》,

布面,综合材料,

100X100cm,2019

《破 .Breaking 08》,

布面, 综合材料,

68X100cm,2020

《光之五》,

绘画装置,布面, 光带等综合材料,

140x200cm,2020

“我从小就喜欢艺术,喜欢新的技术。1991 年的时候,我当时工作的电脑公司将第一个三维动画的软件引进中国,我们就开始研究。那时候没有老师教,我们只能看着英文手册自学,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但是这些新的技术会激发你的很多创意及思考,同时,三维动画相当于把我喜欢的新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了。我非常喜欢这种富有创造力的体验。”当时能够做这项技术的公司很少,所以后来央视春晚找到了她们,希望在晚会的片头运用这项技术。

“我记得很清楚,片头的创意是有一朵莲花慢慢升上来,然后在空中光芒万丈……这些都必须通过三维动画才能呈现出来。这部分从最开始的创意、电脑绘画到生成、修改,再到后面的最终呈现都是由我来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观者都还没怎么见过这个技术。”成卓说。

也是得益于这样一段工作经验,后来成卓辞职去创业,开设了一个自己的动画工作室。“当时有很多广告公司找到我,业务很多,虽然赚钱也多,但是客户的要求与我心中的艺术创作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开始觉得自己天天被困在电脑前,而我还有很多潜力没有挖掘,我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在1995年的时候,成卓报考了彼时还被称作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系读研。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创业投资和慈善事业后,直到 2014年,父亲重病,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决定回归自己最热爱的艺术领域中。

“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放下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学的创作,一直很想做手绘的作品。”成卓说。

成卓的父亲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卓坦言,父亲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会 7 国外语,而西班牙语则是其 67 岁开始学的。他的这种精神对自己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去医院陪护他的时候,就带着纸笔开始绘画。”

成卓回忆道:“我记得第一幅油画作品叫做《风荷》,风中的荷花有一种无法被摧毁的倔强,那幅画是我献给我父亲的,他看了之后特别高兴,并鼓励我应该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后来她又给父亲画了两幅肖像,一幅是用坦培拉的手法创作的,在维也纳联合国大楼里面展出过。“在色粉的一层层叠加中,我感受到艺术给人的疗愈作用,它有一种强大的能量。”

这些力量无疑是她艺术探索中的养分,成卓将她生命的智慧和能量投放到她的作品中,从而构建出她的艺术逻辑。她从不给自己的创作手法设限,于她而言,数字艺术给她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她也很喜欢架上绘画的手工痕迹和生命能量的赋予。“什么方式适合就用什么。像我此次展览的前三个系列以架上绘画为主,而《观呼吸》这个大型声光电装置,我想给观众打开一扇内观自己的大门。”

她比旁人更加清楚如何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去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在其展览的最后一个系列《一》里面,她选择用一种人工智能与手绘、二维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就是想表达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对话。“我们与宇宙万物应该是一种和平共处的方式。我们不必恐惧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前提是我们人类的智慧应该升维。”

刘艺琳

人物摄影解飞

编辑韩哈哈 卢美婷(实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