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方式推动祭祀文化回归本源
用文明方式推动祭祀文化回归本源——访辽宁省工商联中华文化协会副会长刘福龙
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个中国民间传统祭祀日到来之际,人们该如何传承祭祀文化,正确祭祀、文明祭祀呢?8月19日,记者采访了辽宁省工商联中华文化协会副会长、山东曲阜文化学院孝仪顾问刘福龙。
祭祀文化源远流长
祭祀文化源自传统的殡葬文化,它是圣哲先贤们留给世人的文化结晶。刘福龙说,殡葬作为一种文化,包括人的生、逝、殡、葬、祭。《礼记·祭统》云:“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意思是说,祭祀,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办,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人们感物伤时,不由地想起死去的亲人,就会心存敬畏以一种礼节来供奉他们。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祀的意义。)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人尽孝,伴随父母人生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日常、病床、临终、往生等各个阶段,而祭祀包含在日常之中,是人们尽孝的一种形式。通常,逢重大祭祀日,人们就会挈妇将雏,心怀敬畏地来到已故父母、亲人墓前,表达慰藉之情,以期传承良好家风,泽被后代。
遵循原则回归本源
传统文化流传至今难免泥沙俱下,一些诸如烧纸祭祀的陋习也夹杂其中,逐渐成为祭祀文化的糟粕。现实中,一些人为了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经常是逢节必祭。刘福龙说,这种做法有悖古人祭祀初衷。《礼记·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意为祭祀的次数不能太频繁,太频繁就会使人感到厌烦,有厌烦之心就是不敬。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会导致忘掉祖先。)
那么,怎样祭祀才算合乎礼仪呢?刘福龙说,开展祭祀活动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遵循“绿色、文明、人本、规范”的原则,采取公祭、家祭、代祭等方式,通过鲜花祭祀、诗文寄情,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敬畏与追思。公祭就是由单位、社区设立公祭堂,大家聚在一起,以传承祭祀文化的方式祭奠已故亲人。家祭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一起布置简易的灵堂,摆上亲人的遗照、水果等,将想对亲人说的话以书信形式写在纸上,长辈为后人讲述先人的故事,传承良好家风。代祭则是因亲人不方便或无法赶到现场,可委托公墓或殡仪馆服务人员代为祭奠。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文明祭祀,祭祀文化就会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