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西汉玉璧”背后的神秘主人究竟是谁? | 栋栋娜娜说文物(39)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1年7月在福州举行,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推出百集系列报道《栋栋娜娜说文物》。绵延千年的历史传承,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英杰辈出的八闽名人。让世界了解福建,让福建走向世界!闽韵国潮,一起倾听!
大家都知道和氏璧的故事,那么古代福建有没有什么精美的玉璧呢?有的,2004年考古专家在南平浦城临江镇金鸡山,发现了一大一小、相邻的两座汉武帝时期的墓葬。
君子如玉
小的墓葬被盗过,空空如也;大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陶器。包括玉璧4件,玉佩饰1组,陶璧3件等。最大的玉璧直径达到了34厘米,本来可以很轻松的摘下“福建第一玉璧”的桂冠,可惜的是受侵蚀严重,璧体严重白化,酥脆软弱。
所以“福建第一玉璧”的桂冠就落到了另一件相对小一些,直径只有27厘米的玉璧上,这件玉璧夹在当中,所以保存较完好,圆形,青色,中央有一个洞,双面都雕刻了纹饰,内圈是蒲纹,外面一圈是变形的双体龙纹,这是福建汉代考古中第一次发现如此完整的玉璧。
浦城汉墓
同时还出土了玉佩饰,由18件不同的玉饰组成的,刻着勾连雷纹、凤纹等纹饰,精美无比。这在福建汉代考古中也是首次发现。
玉璧早在新时期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和墓葬中,都大量出土了玉璧和其它玉器。商代贵族开始流行佩玉,西周时期更是盛行,《礼记》中就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意思是说,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否则君子不应让佩玉离开自己的身体。对玉器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佩玉浦城汉墓出土的这些玉璧和玉饰也说明,西汉福建地区的闽越国墓葬,也是流行随葬玉器的,反映了闽越国和中原文化的共通。
神秘的墓主
当然,玉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玉饰的,更不用说这么大、这么精美的“福建第一玉璧”,所以,墓主一定不是普通人。墓中出土的五个陶鼎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当时的规制,天子使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大夫使用五鼎,士使用三鼎。因此墓主的身份至少是大夫以上,属于当时社会的中上阶层。
根据汉代夫妻下葬“同地不同穴”的风俗,专家推测这是一对夫妻的墓葬。但在原本被认为是男主人墓的大墓葬里,居然发现了一个纺纱用的纺轮。在当时男人的墓葬里怎么可能出现女人专用的东西呢?难道这是女主人的墓葬?但是这里又出土了这么多的玉器和陶器。因此有专家推测,大墓反而是女主人的墓葬,只是因为她死在丈夫前面,而丈夫又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因此才给她修了如此规模的墓并配了这么多的随葬品。
监制:赵林、阮怡
编辑:孙世庆
播音:阮娜
微信制作:蒙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