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醉心传统营造技艺 还原本味求新传承

2021-08-18

从潮南区金光南路图纸打印店回到峡山街道的工作室,胡少平的电话仍然接个不停。他一边交代技术人员要根据新打印出来的图纸略微调整施工方案,一边有条不紊地烧水、泡茶、会见客人。问及他的日常生活,胡少平坦言“习惯了”。

胡少平今年59岁,是汕头市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第二届广东省建筑名匠、胡氏古建筑大木作技艺门派第三代家族传承人。深耕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已有30余年的他,修缮过的潮汕祠堂、寺庙100多座,多次参与修缮过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古建筑作品遍布省内外各地甚至海外,且屡屡获奖,在潮汕古建筑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技艺之一,它包括潮式仿古建筑的建造,古建筑修缮、修复,其制品涵盖居民建筑、寺庙祠塔、园林景观等古建筑。年近六旬的胡少平至今依然奔走在古建筑营造技艺第一线,他既注重保留传统文化,更注重求新求变,让这门传统技艺走出国门。

平日里,他除了带领一批能工巧匠将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彩绘、漆画等艺术元素嵌入建筑物中,还主动申报建设潮汕古建筑艺术研究传承基地,为家乡爱好潮汕古建筑的人和同行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更多人认识潮汕古建筑艺术的魅力。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张伟炜

14岁随父学艺与古建筑结缘

与众多同龄人一样,胡少平的童年没有色彩斑斓的玩具,有的是田间地头的泥土味。他的父亲靠做木工活、种田维持一家生计,因此,胡少平从小的记忆里少不了木头和田地。

“那时候父亲很辛苦,不仅要做木工活,还要下田干农活。我9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经常被带到田里拔草或者给父亲送饭。14岁时,父亲开始叫我帮他磨木工所用的刀具。”胡少平回忆说,磨刀具,便是他与古建技艺相关的木工活结缘的开始。

从那时起,胡少平放学后就跟着父亲学艺。小孩子学东西快,加上父亲耐心的指导,勤学苦练的胡少平很快就学会制作木桶、木椅、梳妆台等家用木器,还学会如何在这些木器上刻上浮雕图案,潮汕古建筑文化在默默吸引着他。

“潮汕古建筑技艺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的木作又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家用木器等器物属于小木作,而大木作包括古建筑的屋顶木结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成语——雕梁画栋。”胡少平说。

到21岁那年,胡少平已经结识了不少大木作师傅。求知若渴的他经常跟大木作师傅到工地上,向他们学习本领。有一段时间,他不辞路远,独自跑到潮阳贵屿镇向一位知名的大木作师傅学艺,一段时间后技艺大有长进。

由于有了扎实的小木作基础,在他父亲和其他大木作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大木作的基本功,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艺术素养也在不断提升。那时,他除了在实践中完成每一项古建筑项目,还不断加强建筑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此“啃”了不少专业书籍。繁忙之余,他还挤出时间到外地游览,对一些景点的细节部分拍照片作为记录,回家后反复比对描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4岁时,他已经能够独自承接古建筑修缮的小工程,自那以后,他沉迷于古建筑的世界中,在不断修缮中总结经验。改革开放后,他创办了广东胡氏盛德古建筑文化研究有限公司,并邀请业内的能工巧匠加入,从承建家乡的寺庙开始,一步步完成对家乡古建筑的修缮。在他的带动下,宏济寺、宝德寺等几处文物古刹都得到修缮或重建,受到广泛好评。

注重细节和文化内涵

“潮汕厝,皇宫起”,潮汕传统民居及宗祠历来重视装饰艺术,像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彩绘、漆画等潮汕民间传统工艺,在潮汕古建筑中都很常见,它们缺一不可,合力浇灌出潮汕传统建筑艺术之花。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以精雕细琢、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著称,要做成一件精品十分不容易,在我眼里,它们不仅是工艺品,因为传承了潮汕文化,能讲故事,它们每一件都是有灵性的。”胡少平感慨道。正因为如此,他在工作中都是比较注重细节的人。

记者在参观他承建的一座祠堂时就发现,该祠堂设计的屏风均以细致的大漆作画,屏风上的花鸟鱼虫及人物图案无一重复,中厅的木雕扇门还采用《三国演义》中20多个故事串联设计,一扇门一个故事,并采用最新工艺的漆内画,经过多道工序,绘画后才上漆,保护了画作的永久性,显现“画中画”特色,厚重而不失细腻;正厅墙壁上“八仙过海”的灰塑作品,人物造型连鬓毛都清晰可见,形象传神,栩栩如生;山墙、屋脊用色彩斑斓的嵌瓷贴出各种立体形象,还采用厚度仅为6厘米的青石窗雕,屋檐滴水的瓦当专门做成鱼的图案……多样又细腻的元素令人应接不暇。

“传统古建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在胡少平看来,一座完整的古建筑,不仅需要多种高超的技艺,还需要从美术设计上赋予它文化内涵。

胡少平说,一些雕梁画栋并非简单的装饰,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每一处精美的装饰里都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进出后院的两个门洞,一个六边形,一个圆形,充满了设计巧思。原来,六边形门洞是潮汕传统民居的一种设计,寓意六六大顺,而圆洞门的设计则是把中规中矩的传统民居与恢弘大气的皇家建筑相融合,形成一种空灵通透的空间,两者相得益彰。

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潮汕古建筑艺术在业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多年来,他所承办的古建筑设计和施工作品获得海内外、业内业外人士的广泛好评和认同——2013年,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潮汕古建艺术优秀传承人”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国十大古建艺术家”称号;2014年,荣获“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突出贡献人物”称号;2018年12月,荣获“汕头市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称号;2019年,被广东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称号。

守旧求新传承潮汕古建技艺

采访中,“求新”成为胡少平言语间的高频词。他认为,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潮汕祠堂是建立在古民居的基础上,含古民居的成分较多,祠堂实际上是包含着礼制型殿堂的建筑,为了做出祠堂和民居的区别,他在守旧的同时又大胆求新,一刻也没闲着。

在潮汕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胡少平巧妙融入其他地区的古建特色,甚至是西洋建筑特色。如结合北方飞檐特色在艺术馆的飞檐上加上重檐,以此增强屋顶的厚重感;在柱头采用宫廷彩绘,并在屋中石雕唐三彩的基础上大胆使用“红黄蓝绿黑”五彩,令人眼前一亮。

忙碌之余,他也不忘带领潮汕古建筑艺术走出国门。1993年,澳大利亚的侨胞特聘胡少平赴澳洲建造“澳洲中华佛学会明月居士林”,该建筑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仿古建筑牌楼。随后,澳洲维省潮州会馆、墨尔本妈祖庙、悉尼黄大仙祠等以及美国、越南等国的中国古建筑总体设计和施工工程都刻上了潮汕古建筑工匠的名字。

技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胡少平老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经过申报,2019年3月,他的公司成为“潮汕古建筑艺术传承基地”,是广东唯一的潮汕古建筑艺术研究传承基地。基地集结了一批民间艺术家和能工巧匠,致力于创新传承潮汕古建技艺,引领潮汕古建技艺走出广东、走出国门。

“在愈加忙碌的现代社会,能够全身心投入一项传统技艺,这是一种专注,也是一种坚守。”在胡少平看来,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已经成为他的家族“烙”在心里的印记,他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弘扬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并结合实际整合民间工艺资源,为传播潮汕古建筑文化艺术积极作贡献,让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在新时期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