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姜波“开讲”泉州:在“宝藏”古城 看见宋元那片海

Image 2021-08-16

撒贝宁和姜波(右)(央视截屏)

700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座遥远东方城市的繁华盛景。后来,这座名为Zayton的港口城市,被历史学家重新发现,她,就是今天的泉州城。

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在8月14日晚播出的央视《开讲啦》节目中,带领全国观众共同探索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影响力,领略泉州这座城市的魅力。

Zayton就是泉州 中外考古学家谜题解开了

“泉州申遗是文化遗产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使我们中国人看到,中华文明不仅仅是一种陆生的文明,实际上它还有另外一种性格,它是面向蔚蓝色文明,面向海洋文明的一个窗口。”在节目的开场,姜波对世遗泉州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泉州自古以来就有梯航万国的传统,在航海早期,西方有一个传说——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海港,名为Zayton。“是哪里呢?从汉文文献里面查找,中国没有城市叫作Zayton?”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外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直到后来,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元代的墓碑,这块墓碑用两种文字记载,一面是波斯文,一面是汉文。这块墓碑是一个叫阿含抹的人给他的父亲立的墓碑,他说他把父亲埋葬在母亲的城市,母亲的城市叫作Zayton,就是泉州城。泉州是一座被刺桐花掩映的城市,当年外国人来到泉州时,以刺桐来指代这座城市,在外文的发音里面就叫Zayton。

“拜码头”源于航海 泉州是处于季风带上的天然良港

姜波提到,泉州之所以能发展成为著名的海港,跟地理环境有关。“天然的良港,使她不仅可以较好地躲避台风的威胁,还依托背后的晋江,形成一个纵深的经济支撑地带。”

“泉州是处于季风带上的天然良港。”姜波说,泉州处在季风带上,每年冬天,季风从中国东南沿海吹向东南亚,到第二年夏天,季风再从东南亚吹回中国东南沿海。正是因为季风对于航海的重要性,每年出海的时候,泉州都要举行祈风仪式。南安九日山上一方石刻写着“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刘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真实记录了宋代海洋贸易与季风密切关联的运行周期等历史信息。

作为一座航海城市,泉州需要有一系列的航海设施。航标塔为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是航海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姜波说,西方国家的航标塔就是人们印象中灯塔的样子。而泉州的万寿塔、六胜塔告诉我们:航海元素和东方传统佛教样式相融合的塔,才是具有东方神韵的航标塔。此外,福建的每一个码头旁边都会有一个塔或者一个小庙,福建人通过码头上船或是上岸时往往会拜一拜,以求诸事顺利,这也是如今“拜码头”的来历。这些独具东方特色的航海设施,共同造就了古代中国独特的航海文化,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珍贵遗产。

“泉州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海港,后面还有一个庞大的支撑体系,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临港经济。”姜波提到,在南海1号沉船上,发现了磁灶窑生产的绿釉瓷器,这类瓷器销往很远的地方,在东南亚,在印度洋流域都有发现。此外,水下考古队员还在沉船里发现了大量的铁器和发酵的茶叶。

南海1号沉船文物 具象化泉州海交贸易盛况

节目中,姜波向观众介绍了一艘沉船——南海1号。在这艘从泉州起航到东南亚的古沉船中,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超过十八万件的文物。“超过十八万件是一个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如果我们国家的省级博物馆藏品达到十万件,就已经属于藏品很丰富的博物馆了。”姜波说,被堆满瓷器的船舱中有一个地方是空的,而后通过对提取物的检测发现,这里曾经存放的竟是最值钱的丝绸,也证实了海上丝绸之路之“丝绸”并非空穴来风。

在南海1号中,部分八百多年以前的出水文物,就跟刚刚生产出来的一样,釉色鲜亮。船上竟然还发现了真正的“腰缠万贯”的象征——黄金腰带。由此可见,当时船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文化习性的乘客。船上的文物具象化了泉州港对外贸易的情况,也成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案例。

多元宗教遗迹富集 包容开放的中华文明特质

姜波提到,海港城市泉州,吸引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在这里驻足,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遗迹。其中,全世界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就坐落在泉州。泉州的航海者们希望妈祖能保佑航行安全。

在泉州,人们现在还能看见各种文化共生的和谐场景,比如清净寺和关岳庙比邻而居。而在清净寺的后墙上贴了一块碑,碑上的内容是永乐皇帝号召民众,要尊重伊斯兰教。正如姜波所说,泉州申遗的成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质——我们是宽厚、包容、开放的。中国人的宽厚、仁爱之心在这些文物中也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泉州人血液里流淌着航海基因。泉州申遗成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保护、传承这份珍贵的航海遗产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也希望跟泉州人民一样,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好这份珍贵的遗产。”在演讲即将结束时,姜波如是坦言。(泉州晚报记者 许雅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