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水后,专家不知该如何保护,只好露天摆放
山西永济市蒲州城黄河东岸有个渡口,名叫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黄河航线上最繁忙的节点。上世纪40年年代,通过蒲津渡的航船行舟到达此处的时候,常常会被刮损甚至捅漏,可当后来人们下水去寻这可能存在的暗礁之时,却一直无甚发现,一时之间成为了当地纤夫口中的不祥之地,行船驶过时都要专门绕道。
直到后来三门峡水库建成,河水水位提升,整个河道向西移动之后,这种现象才不再发生。但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在水底下的并不是什么暗礁,而是一种被称为“铁牛”的文物。
考证唐代史料记载,在开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24年的时候,在蒲津渡曾经铸造了四座铁牛,四个铁人,还有16根七星铁柱将铁人和铁牛钉死在渡口。
而之所以唐朝时期要铸造这样的铁牛的原因,则跟蒲津渡的发展不无关系。
史料记载:“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五十年五月,武安君白起有罪,迁阴密……攻汾城……初作河桥。”也就是说,早在秦昭襄王时期的公元前257年,蒲津渡就已经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修建河桥了。
在后来的西晋、后魏时代,蒲津渡也一直是黄河重要渡口,并且修建了浮桥。唐代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蒲津渡口来往商客络绎不绝,原本的浮桥已经无法满足当时行商的需要。
因此,在公元724年的时候,唐玄宗就授命当地官员“各造铁牛四,铁人四。其牛下并铁柱连腹”,用以作为铁索桥的锚点,从此之后黄河天堑变通途,蒲津渡成为了当时黄河最大通商渡口之一,而蒲州城也成为了唐朝六大城市之一。
可惜到了后来,却因为战乱等等原因,导致蒲津渡铁索桥桥毁,而蒲州城和蒲津渡就此之后也日渐荒凉。但铁牛却被留了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泥沙淤积,铁牛很可能已经被泥沙掩埋,而当时人们在蒲津渡所触之礁,应该就是黄河铁牛。
可惜受制于50年代的技术水平,一直以来专家也没有获得足够先进的设备帮助他们发掘铁牛。直到1988年的时候,技术水平提升之后,专家团队才开始在蒲津渡进行勘察、发掘,终于在1989年的时候发现了铁牛。
但彼时考古学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这铁牛长达3m,高达1.9m,全身铁铸,光是铁牛就重达30吨,加上底座和铁柱总计重达70吨,而且底座和铁牛都已经被铁柱钉死在了土地之中,想要将铁牛完整发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铁牛、铁座、铁柱加上铁座之下的厚土全都一次吊出来,但是这个重量几乎达到100吨了。
而且彼时的铁牛还在水中,即使当时的大功率起重机已经可以承受如此之重的重量,但在水下操作钢索吊起铁牛,还要保证铁牛不在出土的时候受到损害,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好在专家不辞辛苦,制定了完整的方案,身体力行,最终还是将沉在水中的铁牛吊了出来,这一千多年前的铁牛终于重现人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重、工艺水平最高的铁铸塑像,在国内外都独树一帜,乃是无价之宝。
可这时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铁牛之前一直沉在水中,缺氧状态之下几乎没有太多损坏。如今重回空气之中,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文物锈蚀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并非没有,那就是将黄河铁牛运到博物馆中,日日照看,好生保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铁牛生锈。
但是这个方案虽然好,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运输的问题。彼时的永济市还没有大型的博物馆,为了铁牛专门建一个博物馆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而要将如此沉重的铁牛运到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太原,途中但凡发生点磕磕碰碰或者其他的意外,那比起铁牛生锈来说,损坏其实更大。
因此,经过对各个方面的考量之后,专家选择了露天陈列的方案。在黄河西岸重建了专门的底座,对铁牛也进行了防锈蚀的处理,而这就是当时能够使用的最佳方案了。
而随着时间流逝,虽然铁牛也有人定期维护,但几十年过去了,铁牛身上还是免不了发锈。很多人见到之后,都疑惑这般重要的文物为何就放在这“不管”了。实际上并非是不管,而是难管,这些铁锈不能除去,否则很可能会导致锈蚀不断向铁牛内部侵入,从而损坏内部构造。
因此,时至今日,铁牛还依然就这样露天放置在黄河西岸,面对涛涛黄河之水,讲述这千百年的历史沧桑。而好消息是,现在的防锈蚀技术水平已经越来越高,铁牛的锈蚀速度也越来越慢,想必这铁牛还能在我国大地上伫立千万年,见证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