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辉县文化|战国时,辉县范围内哪里能打铁?

2021-08-11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固圉村战国魏王墓室中所出土的一大批铁质生产工具,揭示了我国从战国时代起就已成功成批地使用铁器。那么,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些铁质生产工具是本地制造的,还是从其它地方买回来的?

图片来源▲鲁班园

1988年6月,辉县市城建局建筑队在市区环城西路立交桥工地施工时,发现有大片古代墓葬群。后经新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辉县市博物馆共同对其进行试探和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8座,宋代墓葬4座,方形古井1眼,战国烘范窑址1座。(范,是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具。一般有陶范、石范、金属范三类,中国古代使用陶范比较普遍。铸造器物时,先将准备铸造的器物塑出泥模,在泥模上翻出外范,然后在泥模或者外范上雕刻所需要的花纹;再在原泥模上削出范芯,或者另外制造范芯。范芯与外范间的空隙,即为浇铸后器壁的厚度。外范和范芯经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烘范窑中烘烤,使之脱水和定形,即可使用)所发现的墓葬大都保存较好,器物也较完整,收获颇丰。而尤其重要的是战国烘范窑址的发现,为该地区历年来发掘工作中发现的唯一的烘范窑址,它的发现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做出了明确答案。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该窑址位于古共城西北角城墙外约200米处。窑址周围为平原,西部和北部为太行山区,南临卫河,东靠共城。这一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该窑址即位于这肥田沃土之中。窑底距地表深约3米,形制为半地穴式,红烧土层厚约0.50米。由火道、火膛、两个窑室、进火口等组成。火道呈长方形斜坡状,残长1.70米,宽1米。位于窑室的南部略偏东,北接火膛。它是燃料进入火膛的唯一通道。火膛在两个窑室的中间,为两个窑室所共用。亦呈长方形,长1.88米,宽约0.70米。南连火道,北部有一道宽约0.70米的斜插起来的砖墙,目的是防止壁土坍塌而倒向火膛。火膛的东西两面即为两窑室的进火口,隔火膛相对,火膛之火即由此两大进火口进入两窑室。进火口略呈方形,高宽约0.80米,厚约0.50米。其做法是在生土上掏空而成。两个窑室呈圆形筒状,残高约2米,窑室直径约1.80米。窑室底与火膛底等平,窑室底部为白灰层,厚约0.50米,出土的陶范、铁器皆在此白灰层上置放。窑室的近门处出土有陶鼓风管。两窑室均已坍塌从残存窑壁的弧度推测,窑室的最高点约为2.60-2.80米。窑室的做法是在生土中挖造。

图片来源▲网易

烘范窑址中共出土遗物113件。其中,石器1件,陶器13件,窑箅1件,陶范30件,铁范模2件,陶支垫11件,“公”字布币4枚,铁器51件。

石器1件,绛色,两面磨光,长约14厘米,宽约13.7厘米,厚3厘米。应为摔打泥范、整平范坯、使范面光滑之用。

鼓风管3件,分2式。I式1件,泥质灰陶,里外均饰有绳纹,管口饰有凹弦纹数道。Ⅱ式2件,直管,夹砂灰陶,下粗上细。里壁为横绳纹,外表为竖绳纹。

窑箅1件,夹砂红陶,上粗下细。斜孔,且排列有序。

陶范有30件,其种类有锸范、锛范、锄范、锄平面范等。另有陶铁范模2件。陶范皆呈梯形或略呈梯形。范面有磨光的,也有未磨光的。光滑的范面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有部分范的背面有一层厚约1.5 厘米掺有稻壳的泥。

铁镢范芯模1件,范模由下斜坡慢上,中有一凹糟范面磨光。

陶支垫11件,有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两种。

“公”字布币4枚,均残,平肩方足,正面阳写“公”字钱文。

铁器有51件,种类有长条形板、夹具、镢、凹形小锄、镰、锄等,皆为单合范造成。

图片来源▲《共城史话》

通过对窑址的清理和对出土陶范等遗物的整理和研究,一致认为,此烘范窑址的年代应是战国中期。因为该窑址内的坍塌土层内出土的筒瓦、板瓦,与固圉村战国中期魏王墓室中所出筒瓦、板瓦一样,属于同时期之物;窑内所出凹形小铁锄、铁镢也与固圉村墓中所出铁锄、铁锁相似;所出“公”字布币是战国中期流通的货币。据此,该窑址年代定为战国中期。窑址中还出土有鼓风管3件,无疑是为鼓风而用。鼓风技术在春秋晚期就已应用,公元前513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当时称“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一鼓铁”说的是冶炼技术,而冶炼技术的进步是和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到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在冶铁手工业的劳动中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面积,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一般用牛皮制成,两端较紧,中间鼓起,形似骆驼峰。皮囊上有把手,手握把手来鼓动,鼓出风来,通过鼓风管将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中,以促使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此窑址中所出鼓风管,正是那时候的鼓风设备中的构件之一。它说明了该窑址是具备冶炼功能的。从窑址出土的使用过的陶范、铁器等遗物,以及窑址周围出土大量的铁渣现象来看(当时清理窑址时,曾用载重八吨汽车整车清理运送),该窑址应是集冶炼、铸造、烘范于一体的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冶铸遗址。这个发现与文献记载已相互印证。《史记·货殖列传》上说,西汉时宛地(今河南南阳)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孔氏,其祖先原是梁人,以冶铁为业。梁,是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即今河南开封。足见魏国必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而的的确确,“魏国的冶铁手工业是比较发达的”。(见杨宽著《战国史》第二章《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2页)《战国史》记载,魏国的冶铁手工业中心有五个,即梁(今河南开封)、宁(今河南获嘉)、共(今河南辉县)、阴晋(今陕西华阴)、宅阳(今河南郑州)。共,即辉县,是其中之一,而今该窑址的发现做了有力的实物证明。并且,该窑址的地点就位于古共城西北角仅数百米,属于古共城范围内的铸铁遗址是毫无疑问的了。

图片来源▲《共城史话》

从出土的陶范、铁器来看,所出大多为农具,种类有锄、镢、镰、锸、锛等。其中铁锄占出土铁器的80%以上。由此可见,此窑址以冶炼铸造铁质农具为主。所出范皆为陶范;虽未发现铁范,但出土了夹铁范用的铁夹具,以及铁镢范芯模等。因此,推测此冶铸遗址在使用陶范的同时,也使用铁范。另外,从陶范的背面糊有一层稻壳泥的现象看,其使用稻壳的数量不在少数,应是使用当地种植的稻子壳。由此所证,豫北种稻的历史最迟也应追溯到战国时期。

大量的事实说明,此战国综合性铁器冶铸遗址的发现,表明了固圉村战国魏王墓室所出土的铁质生产具,就是当地制造的。

资料来源:《共城史话》 张有新 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