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5个群体的深圳梦,@深圳人,这个展览里可能有你的影子
“战士们穿着厚厚的棉衣裤,头戴绒帽,穿着3斤重的大头鞋出发了。”“独特的位置优势和低廉的成本是吸引黄振松投资兴办丝花厂的主要原因,跟在香港开厂一样方便。”“对于你高兴与否,我不介意。在深圳,我不怕失业。”……8月10日,“追梦——我和深圳的故事”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展出。
展览大量使用亲见、亲闻、亲历者口述历史的语言,叙述风格亲切活泼,以第一人称讲述“我”来到深圳工作、生活的故事和经历等,增强观众的个人代入感;以个人在深圳奋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增强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2外来女工主要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平均年龄只有23岁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此打拼奋斗,他(她)们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平凡而精彩的奋斗故事,共同为这座城市增添魅力、书写传奇。为更好展示个人拼搏奋斗的历程,揭示追梦者的奉献与城市蓬勃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圳博物馆推出“追梦——我和深圳的故事”展览。
外来女工主要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平均年龄只有23岁
1979~2021年间的大幅挂历,展现出深圳时代发展脉络。首次使用具有浓郁年代感、生活气息的老照片,集中展示打工仔打工妹写给亲朋好友的书信、明信片等,别出心裁设计了深情告白深圳的“心语墙”、具有鲜明象征意义的“追梦号”火车票,用巨幅展墙拼接“追梦人”字样,以百张笑脸照片致敬建党百年,延伸设置“深圳,我想对你说……”观众留言墙和“留存深圳记忆”征集墙,激发观众接续讲述“我和深圳的故事”的欲望和热情。
1993年,打工者写给深圳广播电台的征文《月亮让人更思乡》
广州东至深圳火车票
本次展览展项共285个,其中照片160张,图板86个,实物37个,图表1个,场景1个。以“致敬每一位追梦人”为主线,力求新颖、原创、独特,运用以小见大、以人见事、以事见史的叙事手法,以追梦者个人、群体的奋斗故事为视角,选取了基建工程兵、港商、打工者、特区干部、创业创新者等代表性群体来深圳追梦、筑梦、圆梦的奋斗历程,折射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和发展奇迹,让每一时期的“追梦人”都能在展览中见人见己,从而见深圳,见中国,见世界,引发观众共鸣,感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记者】郭悦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