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公众考古”在中国方兴未艾

2021-08-09

这是利用数字技术展示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吐谷浑王族墓现场。(采访对象提供)

新华社兰州8月9日电(记者何问、刘昕宇)VR、“考古盲盒”、考古现场直播……中国考古界正在用酷炫手段拉近考古与公众的距离。

在一面LED显示屏上,墓室的一边摆着一方棺椁,上面覆有残损的条纹状布料,周围的地上分布着半埋在土里的陶瓷、彩绘俑等文物,以及破碎的木条等。这一幕展现的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吐谷浑王族墓刚被打开时的画面。

“以往观众在博物馆看到的更多是文物本身,而这种形式还原了文物出土前的情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说。

这是今年甘肃省考古所让考古走近公众的一次尝试。陈国科介绍,考古发掘现场并不具备随时随地向公众开放的条件,但如何让公众更近距离地感受考古和文物本身的魅力,成为考古工作者们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9年陈国科在四川省考察时,被这种“虚拟再现”的形式吸引。这种创新模式在脑子里盘桓两年后,他决定与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常年封存在档案里的考古数据,再现这个1000多年前西北地区鲜卑族王族的墓穴。

唐玲是与甘肃省考古所合作开发这个项目的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她介绍,技术人员采集实地高精度数据后,会利用VR、AR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搭建模型、策划内容等制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虚拟世界。

“1:1复制的虚拟空间像‘任意门’,让观众能在博物馆、考古现场、古遗址等多个场景中穿梭。”唐玲说,为了实现对文物和场景进行“触摸”与观察,体验厅还配备了传感设备。

唐玲说,这种“沉浸模式”现已应用到新疆、陕西、河南等地的10多个博物馆,并在研学游、科普教育中广泛应用,备受青少年青睐。

“我亲眼看到了墓葬的形制和文物最初的模样,伴着耳边的讲解,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36岁的苏靖说。苏靖是一名从业10年的文物工作者,见证了考古逐渐走向公众。

苏靖介绍,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是他了解考古的第一扇窗,但那仅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层面。后来走进博物馆,文物再现了更多考古背后的故事。直到今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才让他真正了解考古。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随着考古界越来越重视考古研究与公众的沟通,文物考古逐步走出专业的“象牙塔”,邀请公众参与,变得更加亲民。

青少年在“沉浸式”虚拟体验区感受考古与文化的魅力。(受访者供图)

首创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也是其中之一。购买者打开盲盒,浇上水,拿起洛阳铲挖开浸湿的土堆,再用考古刷扫去尘土,文物模型就会“露出真身”,人们可以像考古学家那样,感受发掘和探究的乐趣。

“考古盲盒”刚上市时,一度脱销。河南博物院在电商平台淘宝上的官方店铺销售数据显示,目前该商品的月销售量超过6000件。其中一名顾客留言评价:“孩子学着考古专家的样子,一点点挖开,触到一个尖尖的金属就开始兴奋,过程尽管很辛苦,但确实很快乐!”

陈国科表示,曾经“冷门”的考古走进公众视野,能增强大众对文物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和热爱,提高文化认同感。

“公众的关注也启发着考古工作者,让我们不拘泥于专业视角,寻找大众需要、符合大众审美的东西。”陈国科说。

当前,中国考古机构积极探索公众考古新方式。河南、甘肃等地的考古机构都有意发出“英雄帖”,招募公众到考古一线实地体验。

“公众考古方兴未艾,大有潜力,已成为公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