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唐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而宋代诗歌是继唐诗之后的另一座高峰。论及诗歌的时候,经常有人将唐诗与宋诗进行对比,甚至将唐代诗人与宋代诗人进行对比,网络上曾经有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话“苏轼是一片星河,李白只是一颗流星”。
当然,这句话是拿唐诗诗歌的集大成者李白和宋代文学领域的扛鼎人物苏轼进行的一个对比,且不论这样的对比是否有意义,或者是否正确,单从这句话就可以知道,人们是喜欢并热衷于将两者(唐诗、宋诗)进行对比的。
事实上,在唐宋之后,就有许多诗歌评论家在他们的诗话、笔记中对唐诗和宋诗进行过评价,这些著作中就有不少人拿苏轼与李白作对比。当然,由于审视的角度、考量层面的不同,以及个人喜好的原因,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其实这样的对比是很没有必要的。因为从唐诗和宋诗本身来讲,由于时代原因以及创作氛围等原因,唐诗和宋诗是各有特点的。
由于诗歌在唐代获得了空前的繁盛,唐代诗人合力创作了蔚为壮观的诗歌。当创作的接力棒到了宋代诗人手中时,他们一方面汲取唐诗中的精华,向唐代诗人学习;另一方面,宋代诗人又开拓创新、另辟蹊径,为宋代的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就内容与风格而言,宋诗和唐诗是迥然不同的。唐诗的音韵,也就是唐诗的音乐性要比宋诗出色,唐诗读起来能给人一种浑雅、空灵的感觉;而宋诗的突出特点就是意蕴深刻。
对此,我国著名文学家缪钺先生曾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譬如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
唐诗和宋诗各逞风流,各有特色,又是如此的不同。话说回来,由于经济水平的跃升,唐宋时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唐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许多知识分子由科举之路进入仕途,而有一部分科举失利的文人,由于才名,也往往会被地方聘任,进入藩镇幕府担任文职。他们除过平时的文字案头工作之外,还会有相应的人际交往,而文人以诗歌的形式唱和、酬答在唐宋时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交际方式。
由于诗歌承载了人际交往的功能,所以他们创作的诗歌不再是个人情意的表白或心路历程的记述。诗歌在唐宋时期业已摆脱了“诗言志,歌永言”的单一形式,诗歌也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浸润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小话诗词的这篇文章,就从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诗的解读中,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在唐宋时期,诗歌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载的人际交往的属性。说得通俗一些,也就是诗歌承载的社交功能。
先从唐宋诗歌的时间顺序上来说吧,第一首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原诗如下: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诗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创作过程,原来这是李涉遇到绿林好汉之后写的一首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李涉要去九江,在皖口这个地方,也就是皖水流入长江的渡口边,正好与绿林人士相遇,这让李涉心头一惊,他想这下莫不是遇到口称“此山是我开”的人了吧。
当对方问起姓名、去向时、李涉只好如实回答。当对方听到李涉的名字时,也是很震惊,但是对方半信半疑,再次确定李涉的身份,于是又问是不是曾任太学博士的诗人李涉。当确定了李涉的身份后,绿林人士喜出望外,他们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大名鼎鼎的诗人。
于是绿林人士并没有为难眼前的这位诗人,而是将他奉为座上宾,并征求李涉的意见,是否可以给他们写一首诗,写诗对李涉来说显然是简单的事情,于是李涉慨然应允,就写下了这首诗。绿林人士随即好酒好肉款待诗人,还为李涉举行了践行,目送李涉登船离去。
这则有趣的故事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也能看出唐代诗人所受到的关注度和所受到的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运用,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
不过,这首诗的流传,不仅仅是由于创作过程的趣味性,而是由于它在诙谐幽默的表述方式之中寓含的现实意义。
开篇两句“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诗人用颇为轻松的语气和舒缓的抒情笔调,将故事娓娓道来。“江上村”便是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二字以幽默的语气写出诗人遇到的绿林人士竟然也知道他的名字,这一句读来真是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味。
诗人夜宿的小村子井栏砂,傍晚的时候风雨飘摇。这一特定地点、时间的描写,烘托出潇潇暮雨笼罩下的一片静谧的江村。
前面已经说过,双方不期而遇时,绿林人士一再确认诗人的身份。而“绿林豪客夜知闻”就是对双方面对面时的过程用诗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从诗人将对方称为“绿林豪客”可以看出。
诗人并没有心存芥蒂、而且这一称呼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诗人是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来面对这场不期而遇的相逢的,他甚至以富有诗意和饶有兴致的口吻来描述这场相逢的。
“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的诗名被世人皆知、甚至连绿林人士都知道他的诗名的欣喜之情,也蕴含着诗人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人士的欣赏之情。
这样的环境并不是久未见面的朋友间的相逢,而是两种身份截然不同的人之间的相逢,身份与环境不协调,他们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不同的。如此不同的一次不期而遇会上演出怎样的故事来呢?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具有戏剧色彩的故事。
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大意是说:当年根本就不用隐姓埋名,如今的世上多半都是你们这样的绿林人士啊。
诗人为什么要说“不用逃名姓”呢?其实这是对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不期而遇、不约而遇的一种诙谐幽默的自嘲,诗人的言外之意直说他本打算将来隐姓埋名,在山林间做一个避世的隐者,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人士都知道我的姓名,而且像你们这样的绿林人士在这世上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诗人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人士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
在诗人眼中,这些绿林人士是懂得附庸风雅的,他们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很有亲和力。而诗人在字里行间也传达了对这些绿林人士可爱的一面,他们并没有出格的行为,他们也是懂得诗歌、爱好诗歌的人。虽然他们的身份在一般人看来与欣赏诗歌毫无关联,但诗人并不这么认为。
这首诗还有一个值得回味的地方,就是绿林人士向诗人求诗的细节,而诗人慨然应允,一挥而就。仔细考量,这其实就是诗歌所承载的人际交往的功能。
如果说没有诗人与绿林人士的这次的偶然相逢,也不会有这首诗的了,因为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的诗人的生活经历,并没有掺杂虚构的成分,所以诗人才会一气呵成。
好了,唐代诗人李涉的诗歌到此为止,接下来看一首宋代诗人王寀的《浪花》,原诗如下: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与李涉偶遇绿林人士并写诗一首的故事相比,王寀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首承载着人际交往功能的诗歌。
话说北宋有一个叫曹道冲的诗人,他来到汴梁谋求发展,但一时没有什么进展,于是他想到了靠写诗谋生的方法,于是在道路边上摆上桌凳,桌凳上面放上笔墨纸砚,遇到有人求诗,他便给人题诗。曹道冲也是很有诗情的,有求必应,而且写的诗客人都很满意。不消时日,他便在汴梁城里有了知名度。
但是,也会有不速之客前来求诗,他们前来并不是单纯的求诗,而是有意要刁难一下曹道冲,或者也有想与曹道冲切磋一下技艺的想法。
这一天,正当曹道冲坐到桌椅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时,来了这样一位求诗的客人,他说想让曹道冲写一首以浪花为题材的绝句,诗歌要求以红字为韵。
曹道冲思索半天,无法完成。于是说这首诗他写不出来,因为太难写了,单纯写浪花还可以试一下,但是要以红字押韵,实在是不知如何执笔。以“红”字押韵的浪花诗也让曹道冲左右为难。
但接下来曹道冲说,有一个人,他才华横溢、诗名在外,你何不找他去求诗呢?来人问道:是谁?只听曹道冲说出的名字正是王寀。于是曹道冲和客人一起去拜访王寀。王寀听了他们的事由后,欣然应允,略加思索,便写成了这首《浪花》诗。
曹道冲为何对其他的诗题都能从容应付,而对这首浪花诗却感到为难呢?这主要是因为平常说的浪花,指的是河流中水流湍急而形成的一种形态,水浪如花,但要以“红”字押韵,自然是超出了曹道冲的诗歌创作领域和范围。
王寀的高明处,在于避实就虚,不写水浪如花,却从浪花中的倒影入手,衬托出浪花的色彩,因此当王寀将诗写好后,客人大为赞赏,连曹道冲也佩服不已。
王寀写的浪花,是夕阳倒映在秋水中的影子。诗人不仅按要求写出了一“红”字押韵的浪花,而且还创设了一幅很有意境的浪花画面:
你看,那缱绻秋水倒映着天空,渔舟上的笛声在晚风中悠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在碧波荡漾的长河中有一朵朵绽开的奇花,又有谁能够采摘到这朵浪花呢?那凋零摇碎的千瓣落红,是秋日夕阳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
悬在天边的夕阳是红色的,圆圆的,看上去不像花朵。但倒映在水里,微波荡漾,就容易形成幻象。加上晚风吹皱一江秋水,把这个又红又圆的影子摇碎了,形成层层皱折,这就更像一朵朵娇艳的花瓣了。
晚风时而吹起,时而停歇,江面的波浪也随着晚风时而起伏,时而平息,夕阳倒影也就时圆时缺,有时也如同随风摇曳的花朵,有时也像随风飘零的花瓣。诗人王寀匠心独运,在“红”字前又加了一个“残”字,这是非常传神的。
但这首绝句的佳胜处,又决不仅仅在于这超绝的点睛一笔,而是通体晶莹,风韵悠远,有一种幽邃的意境。诗人或许还觉得秋江清冷,一朵奇花,终嫌寂寞,于是以“一江秋水浸寒空”起笔,为江中的这朵浪花勾勒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同时也为诗句涂上了靓丽的底色。
秋日晚霞,色彩绚丽,形象多变,浸在澄明秋水之中,染红了一江寒碧。以此为背景,烘托着那朵奇花构成了一幅有层次、有变化的彩色图画。
“浸”字把空中云彩引到江面,而且也增加了秋江的寒意。这个“浸”字不由得让人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开篇句“一道残阳铺水中”,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诗人意犹未足,第二句写渔舟上的笛声,晚风中悠扬的笛声给这幅图画配上轻柔、抒情的乐曲。笛声飘扬,为全诗添了声响,增了情趣,形成了意境,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而在第三句,诗人的凭空一问,谁能够采摘到这朵江心的浪花?表现了诗人如醉如痴的情态。有此一问,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朵浪花的奇妙,这一问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引起读者轻轻的惆怅。
在音调上,由于这一问而使全诗节奏变得更加轻柔舒缓,轻声摇曳,低徊浅唱,然后引出全诗最为精彩的结句“夕阳影里碎残红”,一首完美的诗歌也终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王寀以“秋水浸寒空”开篇,以“夕阳影里碎残红”收尾,全诗画面色调柔和,意境深远。空灵飘动。读来能激发人的想象,让人回味无穷。
不得不说,王寀的这首诗,虽然是应人之作,但就全诗的意境和艺术技巧来说,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好了,两首诗歌也解读完毕了。一首唐诗,一首宋诗,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欢迎您也写出您的想法和见解,您也可以就唐诗和宋诗的不同、唐诗和宋诗各自的艺术特点,发表您的高见。
好诗共赏,佳作共读。我是小话诗词,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古诗词。我愿和您一起走进古诗词,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领略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