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郭沫若为找古墓一部“奇书”,挖掘帝陵,没想到酿成考古第一悲剧

Image 2021-08-0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那个时代,是中国非常传奇的一个时代,在那个时代没有高楼大厦一样的校园建筑,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但却拥有一个个怀着赤胆热心的大师们。他们苦心经营,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后继承者们。这其中就有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他在我国教育事业上发展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郭沫若先生主张成立的,而先生本人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一任院长。

除了在教育学上的成就之外,郭沫若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也非常突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中国,新的思想与旧的思想开始碰撞,新的文化与旧的文化不断擦出新的火花,郭沫若先生便是那时倡导新体式的奠基人。他倡导新诗,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我国传统的文化,相反他还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以及考古学家。由郭沫若先生改编的历史剧,曾经一度成为那个精神文明贫瘠时代历久不衰的艺术作品。那么关于郭沫若先生与考古界又有着哪些故事呢?郭沫若为找古墓一部“奇书”,挖掘帝陵,没想到酿成考古第一悲剧。

找寻“奇书”

郭沫若先生非常热爱考古事业,在他看来,我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要想让这些文明在当今时代依旧熠熠生辉,就必须让地下的文物重见天日,让国宝讲述前世今生的故事。而在当时,考古事业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手段。所以郭沫若先生希望通过借助考古事业,进而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既然有了这样的目的,那么郭沫若先生在进行考古研究当中,面对那些金银珠宝是不屑一顾的,真正吸引他的,是那些出土的文物当中所蕴含的历史文明。然而没有人可以一直成功,郭沫若先生的考古事业也并不是一直都成功的,他的一次考古失败,给我国考古事业酿成了巨大的悲剧。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郭沫若先生得到消息,《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就藏在万历皇帝的定陵当中。对于《永乐大典》,我们或许并不太熟悉,其实《永乐大典》是我国明朝朱棣时期所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包含了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法等等一系列在内的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各个领域都领先于西方其他国家,所以这部书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荟萃,更蕴含着大明的气势恢宏以及文化自信。

由于这部书内容丰富,字数繁多,修订成了很多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了解到这部书的地位后,我们就不难看出这部书在考古事业上意义重大,找到这部书,成为当时考古工作的重点内容。所以当郭沫若先生了解到这部书有可能就藏在帝王寝陵,他简直欣喜若狂,马上着手准备开挖定陵。

考古史上的悲剧

定陵的挖掘并不顺利,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的考古技术非常落后,专业人员也并不充足,同样用于教科文卫的资金也非常紧张。各方面的种种原因,为定陵挖掘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定陵挖掘出土了一系列文物,这些文物为在我国讲述历史真相的事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文物也在打开定陵之后,灰飞烟灭了,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由于长时间的与世隔绝,陵墓被封了几百年,里面是氧气早已消失。突然之间被打开后,大量的氧气迅速涌入,那些在无氧环境下保存完好的书画字迹,丝织珍品等等,瞬间氧化,不再出现原本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面貌。但被破坏的文物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物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定陵当中并没有《永乐大典》。这不仅仅让郭沫若先生感到失望,同时也让考古界的其他专家同样感到失望。于是到了1965年的时候,郭沫若先生申请挖掘长陵,但周总理考虑到,我国当时的国家现状,以及上一次挖掘定陵的经验,认为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并不足以完全保存好长陵的面貌,于是驳回了郭沫若先生的请求。

结语

后来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文明出现在当今人们的面前,唤醒我们一次又一次深刻的记忆。同时,我国立法也在不断前进,其中明确规定,我国古墓不可以随意挖掘。只有在国家层面对文物保持尊重,我们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珍贵的文明。

参考资料:《赤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