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古今人性自相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数遭贬谪,却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没有放任自流,反而写出“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样的诗句;而李白遭谗言诋毁被迫离京仍然叹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切传达给读者的并不仅仅是诗词的韵律美、气势美,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推动“内省”的力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方笑一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爆火,大众媒介承载着古典文化,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走向了人们的生活,古诗词的全民普及形势日渐向好。“我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一个爱诗的民族是有希望的,一个爱诗的家庭是有教养的,一个爱诗的孩子是有品位的。这便是古诗词普及的意义所在。”方笑一谈到。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笑一致力于以多元形式推动古诗词的普及,让“中国文化里头最纯净、最优美的”诗词抚慰更多现代人躁动的心灵。他著有《诗家十讲》、《古典诗词品读录》等书籍,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开设了音频课程《人间烟火——方笑一品锦绣诗词》,同时也常在各大平台,通过讲座的方式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方笑一教授日前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古今对话: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当今社会,快节奏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万物皆可卷”写尽了人们高压生活下的疲惫心理,面对焦虑当头的社会氛围,在方笑一看来,品读古诗词是抚慰人们身心的一剂良药,“这两年,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偏向于焦虑焦躁,而就在这个时候,古诗词热也开始蔓延,这个热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古诗词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慰藉。”
品读古诗词实际上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慢情境,在这样的情景中,人们可以抛开时间的点滴飞逝,在优美的诗句下,舒缓紧绷的神经,获得心灵的充实。方笑一相信,正是因为生活“快节奏”,才更需要对诗词的“慢品读”,优美的诗词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祛除心里的焦虑和不安。而古诗词的阅读同时也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实际上古诗词的阅读是你根据文本去想象,那么这个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想象起来不一样,这是一种对想象力的锻炼。”
《诗家十讲》
今年5月,方笑一出版了新著《诗家十讲》,在这本书中,他结合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经历来讲解诗词作品。其实,在品读古诗词时,诗人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和迍邅岁月,诗人内心的欢欣悲苦,往往是最能激起读者共鸣的东西,在了解诗人故事之时,我们彷佛穿越古今,进行着一场灵魂的对话。“千古人性其实是相通的,我想现代人喜欢古诗也是建立在人性相通的基础上。”方笑一谈到,“这些诗人在人生中都遭遇过很大的挫折,陷入过十分困难的境地。人生难免遭遇挫折,我相信,古代诗人对付人生挫折的办法和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对今天的人们一定会有启发的。”
因此,方笑一也一直秉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诗词中去构建自身健康的功利观。当高强度的日程填满了生活,他的脑边常常浮现苏轼的词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些诗如同一个智者一样,在你耳边,你想到他的时候,他其实就在提醒你。”他笑谈到:“这些诗人,并不是说他生活中间完全是不讲究功利,完全摆脱了功利世俗,而是他能够用这种撼人心魄的作品来超越这些功利。这句词十分打动我,在生活中,完全放弃对世俗功利的追求是不可能的,但也应当有所保留,思考有些事情是否有必要。”
王安石曾有诗云:“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世人皆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而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超越自己短暂人生之外的超越性的意义。“中国古代诗词的背后还是有很多哲理性的,或者说它有一个解决的方案,至少在你写出诗来那一刻,或者你读到前人的诗的那一刻,你一部分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这个问题又会侵扰你,于是你不断的写新的作品或者读新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反复的过程。我现在越来越坚信这一点,就是中国古典的文化有它的独特性,有它的精妙之处。”方笑一说道。
雅俗共赏:广传有道,更应深耕
《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引发了一波古诗词热,拓宽了古诗词的读者群体,不少从不阅读古诗词的人由此接触了古诗词,并且有了相当的积累。而它能够“出圈”,其实离不开中国古典诗词自身的可读性。“古诗词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之所以这些东西能留到现在,就是适应每一个不同的时代的,大家都喜欢,所以它会留下来,不然就淹没掉了。”方笑一说。
而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工作中,方笑一也在保证学术严谨性和内容趣味性的前提下,会从当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来考虑命题的角度。如在最近几季的节目中,融入了书画文物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身临其境的外景题目,苏轼品尝的玉糁羹、昆山的奥灶面都进入了题目,命题者力求题目形式更丰富多元,让观众更感兴趣。在生活化命题的宗旨下,人们能够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了解古诗词以及其背后的知识与趣闻,唤起自身的情感与记忆,从而与古诗词之间建立起一种连接,拉近了与古诗词的距离。
虽然在命题时注重强调与普通人生活性有关的一面,但方笑一仍然认同古诗词其实具有非常强的文学性,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可以解读为朋友相聚时的欢欣和常年分别的愁绪。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个灯其实写的是读书的灯,就是说在灯下苦读,也是一种解读。因此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要延伸到古诗词的文本考据方面,包括对文本的比较深层次的多种可能的解释,那么我们一般做电视节目或者搞普及不会涉及到这些层面的问题。”
尽管推动了诗词的广泛传播,但在方笑一看来,电视节目也只是传播古诗词的途径之一,“要深入了解古诗词,恐怕终极的办法还是尽量多读书,多体会、思考和比较各种诗词文本,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妨自己尝试写作旧体诗词。有一位前辈曾说:学术是立身之本,电视是传播之道。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而言,大众传媒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对此应当辩证地看待。”
跨界融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近日,方笑一应邀为《中国新说唱》节目的说唱歌手们上古诗词课。古诗词和说唱,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是西方音乐的产物,而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却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实现了跨界融合,古诗词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向青少年推广靠近。
两者的融合初看是出其不意地顺畅,方笑一从诗人出发,为选手们讲解古诗及其背后的故事,赢得了现场十分热情的回应与互动,而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在古诗词中借鉴营养到说唱歌词中。“考虑到文言与白话的区隔,可以从古诗词的意象入手,利用古人常用的一些意象,如月亮,将其运用到歌词中。”方笑一解答道。
“我觉得说唱完全可以跟诗词相结合的。”方笑一谈到,“因为它在历史上来说,《诗三百》本身就是配乐歌唱的,古诗中有乐府、歌行,后来到了词开始,它其实是给当时的流行音乐填写的歌词,与音乐相配合来唱,它本来就有传统,今天等于是把它重新激活起来。因为在说唱中,年轻人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可以,因此也能够从各种题材的古诗词里面获取内容。”
方笑一对于古诗词的破圈融合保持十分包容开放的心态,认为各种各样的形式的融合都可以积极地去尝试,他也曾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古琴琴歌音乐会上讲解过古诗词,“西洋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融合,我觉得挺好的。我因为对西方的东西很有兴趣,接触也比较多,艺术作品也看了很多,国外的美术馆也看了很多,所以有时候会把两方面联系起来。”
接下来的日程,对于方笑一来说,仍然是繁忙的,而古诗词全民推广也将是一条漫漫长路。他的著作《诗意人间》近期也将出版,里面详细解读了90首古诗词名作。此外,7月,他还将在三联中读平台推出讲述唐宋诗人生平和作品的系列音频课程,和《诗家十讲》相配合。方笑一也对古诗词的未来推广也有着自己的畅想:“从2015年到现在,视觉技术手段也有很大发展,在诗词大会中已经有所展示,期待诗词大会等节目未来能多用这样的新技术来呈现诗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