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开幕,28款文创产品同步亮相
南都讯 7月23日,“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期至9月15日。展览开幕式上还启动了“五邑侨批全球征集活动”,江门面向全球华侨华人征集五邑侨批(银信)及与侨批相关物件。
“侨批”在江门又称“银信”,即有“银”也有“信”。正因为每一封银信和侨批都是稀缺的、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造也不可替代。2013年6月19日,16万封中国侨批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而其中有将近5万封来自江门五邑地区,银信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家乡、祖国的核心纽带,是海外华侨顽强拼搏、爱国爱乡精神的集中展现。
1931年心形情信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表示,侨批档案是全球化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记录。“我们以前比较忽视的一个部分是侨批档案所记录的是普通民众,他们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贡献。”大量的侨批档案丰富了世界记忆遗产的内涵,这次展览也能让公众更加了解这部分世界记忆遗产。
据悉,本次展览,江门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藏品,共展出馆藏文物史料及民间藏家藏品共130多件,历史图片、史料图片、图表近150幅。展览分为“何为侨批(银信)、递送侨批(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六个部分。以展板和实物等形式讲述典藏故事、华侨文化、江门历史,全景再现华侨从走出国门、回馈家乡到报效祖国的时代记忆,系统讲述侨批中承载的家风故事、诚信故事、爱国故事、民族故事,创新展示“侨批中的党史”故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了现场,他仔细端详着本次藏品中父亲写给自己的书信。梁汉超回忆说,父亲梁葆常15岁时独自前往加拿大,“那种分隔两地的经历非常痛苦。我直到24岁才见到我的爸爸。”1959年8月7日,梁葆常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已结束了可悲的海外生涯,回来光明康庄的祖国了!深受父亲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就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梁汉超说
爱国侨胞梁葆常之子梁汉超
为更好地让侨批(银信)文物活起来,塑造侨乡文化品牌,本次展览活化利用侨批(银信)及侨乡历史文化资源,配套创作28款侨批(银信)系列文创产品在现场展出,包括:“侨批中的党史系列”之书画折扇及便签本、“家园——侨批故事”之历史街区立体纸板模型、“寄归思·银信”复刻明信片、银号印记·口罩,文创产品紧贴展览内容,进一步宣传了展览主题,也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展体验和不同角度的文化观展需求。
侨批(银信)系列文创产品
采写、摄影:见习记者 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