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不是对立情绪的角斗场
7月24日,中国选手杨倩在女子十米气步枪项目中获得冠军,拿到了东京奥运会开赛以来的首枚金牌。
但很快,微博上对杨倩的评论风向转变了,因为一年前曾经发过一张收藏耐克鞋的照片,杨倩从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成了“跪族女孩”。
可以说,以上的评论截图构成了本届奥运会开始以来的一个缩影。成绩不能说明“爱国”,哪怕斩获金牌,个人的过往行为也要放在公众面前进行审视。
但是,同样参与十米气步枪项目的中国选手王璐瑶却被以另一种方式定义了成绩与“爱国”之间的关系。
比赛失利后,因为在微博贴出一张自拍照,并配文:“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王璐瑶被网暴:
“输了第一时间发自拍和认怂本来就是迷惑行为啊”
“体育运动员不该是你这种精神状态”
“拿着纳税人的钱参加比赛,你这态度还是转网红吧”
目前,两位运动员已经删除了相关微博,并设置了浏览权限。
然而,类似的对立情绪并不只体现在运动员身上,从开幕式起,社交媒体上便充斥着大量激烈而排外的言论。
比如,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称为“阴间开幕式”,但根据微信公众号“有据核查”的调查,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的画面甚至没有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它的真实来源是东京2020日本文化庆典“Wassai”。
从开幕式,到网爆奥运选手,关于奥运与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讨论出现了越来越多狭隘的排他攻击,这些言论让运动员的努力和挣扎成为体现民族精神的工具——他们不能输,也不能有任何行为“污点”。
但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和艰难的现实中,运动员们依然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真正的体育精神无关国别、种族、性别——
来自阿富汗、叙利亚、伊朗等11个国家,共计29名运动员的难民代表团,依旧在场上拼搏;已经参加过八届奥运会的46岁的传奇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在完成最后一跳后,全场热烈鼓掌,许多其他国家的选手上前致意……这些奥运选手的存在,已然超越了比赛本身。
今天,我们选取了看理想节目《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经典选读》中,人文学者徐贲关于竞技精神的讲解,希望通过还原古希腊对奥林匹克竞技的理解与定义,重新看到竞争背后“身心皆美”的体育精神,而体育,本不该是充满敌对、分裂的情绪角斗场。
讲述 | 徐贲
来源 | 《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经典选读》
(文字经删减编辑)
01.
品达的“体育颂歌”
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很多最出色的作家都在写抒情诗,这种诗歌类型的特点后来被保留到悲剧当中,可以说是悲剧的前身。那时候,抒情诗人里面最有名的是品达(公元前518–438年),因为他在写诗这方面很有才华,并且出身于贵族。
品达的诗歌在诗体上被称为“品达颂歌”(Pindaric ode),颂歌的目的和作用当然是“颂扬”(encomiastic),而他颂扬的对象是那些在体育竞技大会上打败对手,脱颖而出的胜利者。品达赞美他们的英雄精神,认为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有荣誉感,是身体健壮、精神昂扬的“勇士”。
公元前580年代,希腊有两个人气很高的体育竞赛大会,一个是皮提亚竞技大会(Pythian Games),另一个是伊斯特米亚竞技大会(Isthmian Games)。
品达就是这个竞技时代的歌手,写颂诗表扬胜利的体育英雄们,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位体育诗人,他的颂歌也被人叫做“胜利颂歌”(epinikia)。现在,我们能读到的品达的“胜利颂歌”一共有45首。
叙拉古的僭主希耶罗也曾经在奥林匹亚战车竞技里获胜,他是一个君王,但更是一个勇士。在品达看来,像希耶罗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来自显达尊贵的家族,他们的“优势”是天生就有的,他们是神的后人,他们在体育竞技里勇敢胜出,就是他们高人一等的体现。
他还认为,人的功德和力量有着紧密的关系,功德越高,力量就越大。他在诗里经常追溯他颂扬的人的先祖,把他们的成就和神的血统联系在一起,并且在诗里生动详细地叙述古代的神和英雄的传奇故事。他的颂歌喻意高远、气势宏伟,深深地体现了他对古典英雄主义的信仰。
另外,品达的诗风格庄重,形式严谨,用词也很漂亮华丽,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谈到人的最高德行和高贵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品达的诗句。
品达颂扬体育竞技的胜利者,其实他歌颂的体育英雄大多是当时人们已经非常熟悉和认可的,就像今天中国的“铁榔头”郎平,“巨人”姚明、“飞人”刘翔。颂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作用是一样的,它由合唱队表演,有音乐伴奏,能产生合唱特有的那种雄浑和庄重感。
大概是在公元前465年,爱琴那(Aegina)的运动员阿尔西达马斯(Alcidamas)在尼米安运动会(Nemean Games)上参加少年摔跤比赛,获得了胜利,品达写了一首《尼米安竞技胜利者颂》来为他庆贺。在这首颂歌里,品达以阿尔西达马斯的胜利为切入点,进而引入更大的主题,也就是,神人与凡人永远是有区别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对待他们。
这样的主题是品达诗歌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不过,要注意的是,品达所说的“凡人”指的是相对于永生不死的神而言,会死的人类,不是我们今天通常说的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如果我们不知道品达的古典英雄主义,那么就很容易把诗里的“凡人”理解为普通人,但这些人在品达笔下其实是几乎可以和神媲美的英雄,是杰出和不凡的凡人。
同样一个词,在远古时代和在今天经常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今天的很多凡人不是英雄,而是庸人,他们庸庸碌碌、萎靡不振、极度容易屈服于金钱与权力。品达说的并不是这样的凡人,人在活着的时候是可以不当庸人,而是努力去做一个英雄的。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
02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身心皆美”
在品达的时代,诗歌还是一种口头文化,后来发展成了戏剧中“歌队”唱的诗,也是唱出来的。美国学者约翰·海灵顿(John Herington)在他的书《从诗歌到戏剧:早期悲剧和希腊诗歌传统》(Poetry into Drama. Early Tragedy and the Greek Poetic Tradition)里说,对今天研究古希腊的人们来说,这是最困难的。
为什么说诗歌口头文化的特性会成为我们理解古希腊诗歌的阻碍呢?因为我们现在早就不用耳朵去听诗歌的吟唱了,我们是用眼睛去“看”诗歌的。
诗歌在我们今天社会中的功能已经完全和在古希腊社会里不同了。在古希腊,这样的诗歌是唱给“大众”听的,是在公共场所由一个歌队来唱出对体育竞技胜利选手的颂扬。
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读一首品达的诗,是由著名的希腊语文学研究者、翻译家水建馥先生翻译的,诗名字是《献给卡玛里那城的普骚米斯的颂歌》。
诗名字里提到的“卡玛里那城”在西西里岛,这座城的贵族普骚米斯参加公元前452年的那次奥林匹亚竞技,在赛车竞技上获得了冠军,带着荣耀回归了故乡。卡玛里那城为他组织了游行的歌舞队,前来庆祝。品达为此写了这首赞美他的颂歌。
这其实是一首很典型的品达颂诗。品达颂诗的结构相对固定,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奏”(prelude),是品达讲述在竞技中取胜的勇士;第二部分是“神话”(myth),是和勇士有关的神话或故事,第三部分是“尾声”(epilogue),是品达给出一个道德教训。
下面就是水建馥先生的翻译:
第一部分:首节
雷霆的投掷者——脚步不倦的至高宙斯!
你的女儿“时光”在华彩的竖琴声中旋舞,
送我来为那最崇高的竞赛作赞歌。
朋友成功后,高尚的人听见甜蜜捷报
立刻就会兴高采烈。
克罗诺斯的儿子,你拥有那习习多风的埃特纳,
你在那山下囚禁过百首的巨怪台风,
请你快来欢迎这位奥林匹亚胜利者,
为美惠女神们而来欢迎这支庆祝队伍,
第二部分:次节
这队伍象征一种强大力量的不朽光辉,
这队伍来庆祝普骚米斯的赛车,他头戴橄榄桂冠,
一心为卡玛里那城争光。愿天神慈悲,
照顾他的祈求,因为我所称颂的人
热心培养骏马,
喜欢接纳四方的宾客,
他纯洁的心集中于热爱城邦的和平。
我要说的话不掺假,
“考验能测验出一个人”。
第三部分:末节
因此,楞诺斯岛的妇女
后来对克吕墨诺斯的儿子
才不再不尊重。
他穿上铠甲赛跑获得胜利,
他戴上花冠对许西庇说:
“瞧,我跑得最快,心和手都跟得上。
还未到中年,年轻人
时常也会白头。”
从这首诗的第三部分来看,品达给出了一个“人不要未老先衰”的道德教训。但是,品达写这么长的一首诗,当然不只是为了最后这一点,而是要希腊的听众感受到诗歌咏唱的魅力。
我们今天确实已经不可能像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那样被品达的体育颂诗焕发出自然而强烈的激情了。但我们可以从他的“体育诗”来思考我们自己的体育,也思考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
古希腊人崇尚体育给人带来的那种健康体魄的“身心皆美”(καλ καγαθ ),而各种竞技和体育活动最能展现人的健康体魄,今天英文里的Gymnasium(体育馆)这个词就是来自希腊语里的gumnos(意即“裸体”)。
体育和竞技场所是最适合裸体的地方,我们在古希腊体育运动题材的绘画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形象。品达的诗歌其实也就是对这种身心皆美的赞美。
03
体育,或许正在变得越来越政治化
然而,我们今天看待体育的方式或许正在改变。
在运动员那里,有的运动员为了金牌可以弄虚作假,甚至使用违禁药品。而在大多数体育赛事的观众那里,民族主义的激情已经代替了真正的体育精神。
现代奥运会一直摆脱不了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带来的困扰,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
在冷战时期,体育比赛的“金牌”被一些国家拿来当作敌对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或者是当成一种宣传工具,来显示某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这让体育成为了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会不止一次成为了分裂世界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让奥运会发生了不仅仅是可悲,而且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异化,也让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身心皆美精神荡然无存。
法国传媒研究专家戴扬(Daniel Dayan)说过,体育竞赛有一种双重机制,让观众同时扮演两种实际上相互矛盾的角色。一个是“党派”的角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粉丝”,对参加竞赛的其中一方有强烈的喜爱、同情、偏好或者偏袒。另外一个观众扮演的角色就是“裁判”,要求竞赛有公平的规则,反对场上的裁判人员受情绪影响,偏袒竞赛的某一方。
品达可以说是一位很好的裁判,他赞美的是优秀的运动员,而不是独属于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他赞美的是体育本身,而不是只能为国争光的体育。他对体育竞赛里那些胜利者的颂扬,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示范的作用。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APP音频节目,由徐贲主讲的《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经典选读》,有删减增添,小标题由编辑添加,完整内容可移步看理想APP内收听。
《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经典选读》
配图:《烈火战车》《坠入》
《斯巴达300勇士》《黑色闪电》
音频编辑:dy、天真
内容编辑:汁儿、驼驼
监制:猫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