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密丽 遒劲峭拔——读黄道周的书法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人,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南明吏部、兵部尚书等职。他积极招募义兵,抵御清军南进,不幸在婺源兵败被俘,殉节于南京。黄道周学问渊博,精天文历数诸术、工书善画,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石斋集》等。
黄道周的书法受到明末书法风气的影响,从书写笔法到章法布局,都具有浓烈的个性,章法疏密对比强烈,让人耳目一新。从黄道周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来看,有楷书、行草书还有隶书,每种字体都体现了黄道周独特的书法个性。
一、苍劲奇崛的楷书
黄道周的楷书用笔老辣,点画浑厚,顿驻笔法突出。他主要以锺繇、王羲之楷书为宗,尤喜《宣示表》《乐毅论》《黄庭经》诸帖。
锺繇的楷书兼具隶书和章草的特点,在间架结构上保存了隶书的宽博,在用笔上吸收了章草的简便。王羲之楷书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敛,突破了隶书的笔意,确立了新的楷法规则和形态样式。黄道周吸取他们之所长,力求古质而含蓄。同时,他追随董其昌等人提倡以“生拙”来破书法之熟的观点,努力在“拙”上下功夫,遵循古法而另辟蹊径。
钟繇小楷
章草和楷书相结合是黄道周取“拙”的重要途径。翁方刚在《复初斋文集·化度胜醴泉论》中说:“拙者胜巧,敛者胜舒,朴者胜华。”为了加强“拙”的效果,黄道周去掉转折处“圆润”的一面,笔画入纸生猛,大胆采用露锋,将字形的内部构件进行巧妙的组合。
黄道周早年为了科举考试,进行了严格的楷书训练,台阁体书风对他不无影响,为他之后的书法风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他所书的《孝经颂》《周顺昌神道碑卷》《张溥墓志铭卷》来看,他的小楷书法运笔迟缓,线条苍茫朴厚,在字的收笔处,没有顿笔回收,采用了隶书和章草书惯用的挑法,向上翻笔,不出锋,这形成了他用笔的一大特色。
他的楷书结体颇有用意,力求在字的搭配上造成险峻峭拔的态势,拓宽横向发展,缩短纵向空间,质朴古雅。注意点画之间、部首之间的错落搭配,时斜时正,离合相生。部首之间除了交错穿插组合之外,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字形宽扁。同时,在作品中加进异体字和篆书的结构,使作品更为凝练,表现力更加丰富。清代王文治认为其“楷法遒媚,直逼锺王”。宋荦在《漫堂书画跋》里说其书法“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
黄道周 楷书《寄答薛当世》册页 局部
现在存留下来的黄道周楷书作品,由于书写时间的差距不是太大,所以书法风格的差异不是很大。《楷书七律诗册》在笔法上属于稳定期,笔画的提按不是很明显,运笔含蓄内敛,字的内部笔画排布比较均匀,没有出现过多的夸张因素。他同年所写的《徐振之诗卷》也具有这种特点,笔画光滑,转折没有太多的停顿,结体平舒,还有保留着浓厚的锺繇和王羲之书法的痕迹。他五十五岁所写的作品《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诗翰卷》,与以前的几幅小楷作品相比,整体上更加具有“苍辣”感,用笔更加老练,顿挫明显、棱角分明,几乎没有圆活的转折,部首之间的组合有了交错,个别字形取斜势。章法上也有了一些改变,拉大了行距。同时,出现了以篆书字形作偏旁的字,如“对”字,他以楷书的笔画把篆书笔画的基本形态勾画出来,呈现出新奇的形态。
黄道周六十岁左右的作品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小楷模式,即拉大行距,使字形倾斜、峻拔一角、棱角分明、使字形成棱形状。《曹远思推府文治论卷》和《张溥墓志铭卷》《致祖台札》等作品,采用了隶书的运笔方式,在结尾处采用向上翻笔的方法,使笔画形成了圆锥形状,一端尖一端钝,拙味十足。篆书和隶书笔意的运用,使他的作品稳中有动,情趣盎然。
黄道周以《孝经》为书写内容,创作了很多的楷书作品,有人认为这些可作为黄道周小楷的代表之作。黄道周于崇祯十四年在狱中写的《定本孝经册第三十四本》,楷法精绝,可谓字字玑珠。韩崇在跋语中说:“笔墨精整,纸墨如新。”他曾在狱中抄写《孝经》一百二十本送给友人和监狱的狱卒,并且大部分以小楷书写。《孝经》是一部文字较少、内容比较浅显的儒家经典著作。其《开宗明义章第一》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将“孝”作为道德的根本和教育教化所赖以产生的根据。黄道周抄写《孝经》,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身边的人。由此,我们读他的“作书是学问中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就可以明了他的济世思想和政治抱负。
二、峻拔险劲的行草书
黄道周的行草书,大胆突破字内的空间比例,字形基本上是上宽下窄,上松下紧,通过最后的几个笔画进行调节,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他的起笔也极有特色,多以露锋侧下,体势开张,起伏跌宕,处处表现出一股“拗”气,任意发挥自己的个性,打破常规,往往有神来之笔。字形峻拔一角,向上突出,呈斜势,顺应右手书写的方便,使右下角与左边的笔画相连;在收笔处,仍用波磔向上翻转,形成三角状或形成一个锐角状,坚韧有力。字与字之间多作连绵承接,字形左右翻转起伏,大小错落。如他写“人、客、少”三字组合,“少”字极为险绝,最后一笔最大限度地向右上角伸出,又迅速折回,形成一个尖锐的斜角。笔画向右上角斜伸是黄道周书法结体取势惯用的方法。
除了向右上角突出之外,他还采用向左上角斜伸、大小错落的处理办法。例如“任之诫”三字,第一个字“任”的笔法极为灵活,但没有与第二个字“之”连接,而是在大小上形成对比,造成视觉上的冲击,然后第三个“诫”字横向铺开,并且把“戈”笔向左上角斜伸,与上一个字形成呼应,三者浑然一体。
黄道周 纪游诗卷(局部) 纸本 24×239cm 1633年
黄道周在书写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进行字群组合,以运笔的迅疾和墨色的枯润,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有时两个字一组,有时三个字甚至更多的字组成一组,爽爽有神。他的“执拗”行笔,除了出人意料的起笔收笔之外,还是用了屈曲连环的使转笔画,跳跃性极大。这种连绵写法,字字连贯,几乎成了“一笔书”。字距小而行距大,以字距的紧密衬托行距的稀疏,在视觉上形成明显的反差。如《五言律诗轴》,字距和行距的对比极为强烈。这种方法不是黄道周的首创,张瑞图、王铎等人都普遍采用。董其昌说:“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也。”丁正认为黄道周的行草书“沉雄”而隐含“灵秀”,“内涵丰富、意境开阔”。他说:
其小字行书大多字字独立,但也有时数字连为一组,点画笔势、体势相呼相应,时真、时行,有时还夹带有草书,格调遒媚,生动古拙中不乏机趣,沉雄恣肆处隐含灵秀,动中有静,奇而复正,行距较疏而字距紧密,内涵丰富,意境开阔。
黄道周 纪游诗卷(局部) 纸本 24×239cm 1633年
黄道周特别看重书法作品的趣味性和笔法的灵活性,他会根据需要安排字群,不计个别字的工拙。如《途中见怀七言诗轴》,笔画上下、左右跌宕起伏,伸缩自如,不拘一格。可以说,在字的造型和变化方面,黄道周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从字形伸缩变形方面来说,唐宋书法家们有很多成功的尝试,可以看出,黄道周汲取了苏东坡、陆游、杨维祯等书法家的诸多长处。
黄道周的楷书作品中参有篆隶写法,在行草书中,他也同样采用了这种做法,融隶书于行草书中,将飞动流走的行书体势与横扁摆动的隶书体势相组合。如《舟次吴江诗册》等作品,虽然是行草书作品,但篆隶的笔法用得比较多。对此,张锡庚认为:
他(黄道周)的行草书,笔法圆劲,浑厚而迅猛,大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境界,点画亦辣亦润,尤厚尤健,如点的凝重及呼应的态势,横的上升斜度,‘口’形横折角度的规律,撇因字势的需要或内抑或外拓,捺的上挑,既有西汉八分的简牍气,参以隶书取横势,典雅高古,同时又不拘于此形态,将简牍和章草的波动之势巧妙的扩散运用,如果说所书点画劲沉的话,那正应该反复体会《急就章》的古质酣畅怎样不即不离地转换着。
黄道周 纪游诗卷(局部) 纸本 24×239cm 1633年
章草和隶书都是横向取势,尽可能地向左右扩张,若使其上下气韵连贯,颇为不易。黄道周将隶书的横向波动与行草书的上下连笔巧妙地运用,使作品有了向各个方向伸缩的空间,字形变化伸缩自如,书写有了更多的自由度,笔画厚实而又行气贯通,收放洒脱自如,连绵之中有一种无法阻挡的气势。
三、独出机杼的隶书
自唐至明,保留下来的隶书作品不多,大都是图卷和册页跋语或者标题,晚明擅长隶书的书法家可谓凤毛麟角。宋珏、王时敏等人对篆隶书法有一定的造诣,但他们往往以楷书作隶书,缺乏隶书应有的神采。这一时期的书法家,如徐渭、张瑞图、倪元璐、陈洪绶、王铎、傅山等人的书法作品中,时常出现篆隶的笔画和结构,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书家对篆书的兴趣日趋浓厚,对后来书家崇尚篆隶和碑学书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道周的隶书作品不多,《九串阁诸贤坐次》是黄道周大约于崇祯十一年(1638)所书,书法风格非常独特,不讲究“雁不双飞”的常规,而是出现了“双飞”,甚至一个字里面出现了“三飞”写法。有时,他以隶书为主体,再参以篆书、行草书的写法,如 “四”“幽”“斗”“天”等字,都以篆书的写法出现;而“友”“阖”“妇”“闻”“海”等字则以行草书的形态出现。这种写法与其后来的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点相似,只是郑板桥更加夸张,更加放纵。
隶书条幅《大涤山偶作篇》(局部)
黄道周遗留下来的隶书作品还有《为永明隶书册》《题文从简介石书院图卷》等。这些作品,大部分字形宽扁,转折处棱角分明。总体来说,黄道周的隶书,没有跳出明季隶书的樊篱,远不及他的行草书和楷书的成就。
综上,黄道周以传统书法为宗,善于抓住锺王书法的精髓,由形入神,转益多师,宣扬个性,其书法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