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学】观音菩萨的手持“杨枝净水瓶”,为什么瓶里插的柳枝?

Image 2021-07-23

观音菩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里,杨柳二字往往是并用的。大家熟知的还有: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王之涣《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中名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清·高鼎《村居》中的名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主席的著名诗篇《送瘟神》里也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句子,另在诗篇《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更用“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诗句中的“杨柳”二字来代指两位革命先烈。

红皮柳(杨柳)

那么,年父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诗句里“杨柳”二字的原意,是说的杨树、还是柳树,或者是杨树、柳树两种树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其实说的是一种树,是一种叫做杨柳的柳树。西汉学者毛亨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毛诗诂训传》中说:“杨柳,蒲柳也。”《尔雅》的《释木》篇也这么说:“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

而所谓蒲柳(杨柳),其实就是现在的红皮柳。这种树种根系发达,固土保水能力强,可用于巩固堤岸、沟谷防冲,是一种重要的护岸树、风景林。

有不少证据可以证明杨柳就是一种柳树。比如,成语“百步穿杨”,以及民间传说中的观音形象。

“百步穿杨”的成语来自于《战国策·西周》,相关内容是:“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这里明明写的是柳叶,但概括缩略提炼后的成语却是“百步穿杨”。

还有民间传说中的观音形象。在我们熟知的观音菩萨的形象里,祂手持的瓶子里明明插的是柳枝,可瓶子却叫做“杨枝净水瓶”。这种柳树为什么被称作杨柳,民间传说中有答案。

当年,隋炀帝乘船从运河下扬州时,从民间找了五百名十五六岁的“殿脚女”和五百只嫩羊为他拉船。关于“殿脚”,《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有云:“共用挽船士八万餘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餘人,谓之殿脚,皆以锦綵为袍。”

隋炀帝乘船从运河下江南

时值盛夏酷暑,有手下献计说:如果在运河两岸种上柳树,一可以保护河堤,二可以给拉船的女子遮阳避日,三可以用柳树的枝叶喂拉船的羊,可谓一举多得。

隋炀帝听到这个建议非常高兴,于是下令让民众在河堤上种柳树,每种一稞,就奖赏锦缎一匹。于是,百姓就争先恐后地开始种植。

隋炀帝还亲自带头,种植了一棵柳树;种完以后,御笔亲赐柳树姓杨。于是,从那以后,杨柳二字就开始并用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