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洛阳文物修复师妙手回春哈密珍贵文物恢复原貌

Image 2021-07-21

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博物馆委托,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修复人员远赴哈密,对一批珍贵文物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5月8日赴哈密至今,12名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共修复完成152件文物。其中,140件陶器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器型多为单耳罐和双耳罐,部分陶器还带有精美单色彩绘;12件瓷器年代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器型有杯、碗、瓶、盘等。

“这批文物大部分存在较严重的残断、裂缝、破碎、缺失等,此前一直未做系统的修复保护处理,给此次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器物修复组组长方盾介绍,与洛阳出土的陶器相比,新疆出土的陶器含沙量较大,比较酥脆,文物修复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才逐渐掌握它们的特性。

为了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修复工作,文物修复师们详细了解每件文物的残损等情况,为文物“量身定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针对陶瓷器上存在的表面泥土、表面硬结物、裂缝、剥落、残缺、污染、结晶盐等现象,逐一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措施,以达到恢复文物原貌、维持文物稳定状态的目的,满足今后博物馆保管及展陈要求。

青花瓷碗修复前

青花瓷碗修复后

“有的瓷器上面有年久的锔钉,且已锈蚀在里面,修复难度较大,要通过药水浸泡、局部打磨,把锯钉去除。”参与修复工作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瓷器修复师常娜介绍,修复文物急不得,这批瓷器中,复杂的器物修复时间大约需要三周,即便简单一点的也要一周时间。

哈密自古便是“西域襟喉,中原门户”。本次被修复的陶器均出自哈密天山北路墓地群。该墓地1988至1989年累计发掘墓葬700余座,是新疆目前已发现的处于青铜时代的墓地中墓葬数量最多且出土器物最为丰富的地方。经考古研究证实,这里出土的陶器、青铜器,年代距今3800年左右。

单耳陶罐修复前

单耳陶罐修复后

“这些陶器制作规整,材质为夹砂陶,红陶居多,有少量蓝陶。经过观察,大部分陶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彩绘,彩绘以单一黑色勾画图案为主。”方盾介绍,彩绘虽手法简洁但是十分漂亮,个别图案与二里头遗址、仰韶遗址等出土的陶器彩绘图案还有相似之处;从器型上来看,部分陶器器型如单耳罐,在洛阳伊川徐阳墓地也有出土,这些也显示出30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双耳彩陶罐修复前

双耳彩陶罐修复后

“这批文物的保护修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陶瓷器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哈密市博物馆文保中心负责人库尔班·热合曼说,此次整体保护修复方案由两地文物保护部门合作编写,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旨在通过保护修复让文物‘开口说话’,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历史。

完成修复任务后,两地文物保护部门还要对提取的文物样品材质和颜料等进行检测分析,并编写修复报告,整个项目预计持续至9月。

文章来源 洛报融媒 记者 智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