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如何缓解初学者的学术焦虑?

Image 2021-07-12

图源 | 《天龙八部》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初学者已经听过很多人名、书名,初步见识了远方的、身边的大牛小牛是什么样的,于是跃跃欲试,急于进入那个层次,想要自己也能说出那种有水平的话,写出那样有水平的文章。但又实在没看过几本书,两句话下来就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于是买书、下载电子书、制定一大堆阅读计划。必定会贪多、不满足于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幻想能找到学术秘籍,希望立马顿悟……书多想法多计划多,于是心浮气躁,没法安心一字一句啃书。一字一句读两页就忍不住翻阅,忍不住看前言结语,想要跳过繁琐的论证直接吸取精华,但又马上反应过来不能这么骗自己,于是把书扔在一边陷入焦虑。

其实不必这么焦虑。

一方面这就是个工龄问题,初学者积累少点也正常,重要的是已经读过的文本得真正读透。很多人虽然乱七八糟读了很多,但如果你在读书会里跟他一段一段读,你会发现他理解一塌糊涂。基本的阅读理解不过关,读再多也没用,甚至阅读越乱——陷入这种状态才真的值得焦虑。

另一方面,所谓的大牛小牛其实往往也没那么牛。稍微聪明点的人都会藏拙,会使自己表现得比自己实际所是要好得多。随便谈谈的时候,写文章加注释的时候,他们似乎什么都读过什么都懂,似乎这只是他们思想大厦的冰山一角。但其实很多人展现给你的就是冰山的全部了,只是他会营造一种似乎他还大有余力的感觉。你盯着他看,多看一会儿,冰山马上就融化了,底下一片狼藉。你会发现他“随口一提”的话其实都是精挑细选出来营造思想高度的,他轻松从容斩钉截铁说出来的观点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注释里提到的那些文献大部分也就半懂不懂看了个摘要。

学术训练是个考验心性的过程,要能合理作出规划,能缓解焦虑、克服自我怀疑,循序渐进把基本功打好,做短期看不到什么进展,但对长远有益的事。把眼光放长就会发现,所谓的捷径其实都是弯路,最短的路就是那条老老实实的正路。

基本上,在理论学科,硕博阶段把十几本核心文本非常扎实地啃掉就可以在国内乱杀了。重要的就是打下自己的核心文本基础,发展出一个非常稳固的、能够不断吸收新想法不断生长发展的理论框架。要做萧峰不做慕容复,徒有招式没有心法,乱七八糟的武功学再多也没用;有了扎实的根基,太祖长拳也能打得虎虎生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