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话说得好 创新不能少
文 | 李广春
“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由此可见扬州评话在中国曲艺的地位,王少堂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历史上的扬州评话令人刮目相看,一桌一凳就是舞台,一把扇子、一柄惊堂木便是全部道具。演员不用化妆,一袭长褂,本色示人,靠嗓子吃饭,凭讲故事生活,道尽世道人心。大江南北的书场,活跃着扬州评话艺人的身影,绘声绘色的表演,让人们跟着故事情节或捧腹大笑,或扼腕叹息,每到关键处都“卖个关子”,不由得你明天不乖乖地来书场,“且听下回分解”。
扬州评话以南北皆懂的语言,耳熟能详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爱恨情仇的矛盾,妙语连珠的表白,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辉煌。无论是书卷气浓郁的康派《三国》,还是烟火气十足的王派《水浒》,都能故事新说,情节一如既往,细节却融入本土元素。状物,当地物产为人物所用;说景,当地山川为故事所用;谈人,当地风俗为情节所用。让历史故事洋溢着时代气息,透露出乡土亲情。巧设的包袱扣人心弦,诙谐的语言动人心弦。
扬州评话,大师云集,流派众多,各有绝活,精彩纷呈,风靡一时。老一辈的杨明坤俨然已是“皮五辣子”的化身,茶楼酒肆是他说书的重要场所,外地游客、本地居民在品尝淮扬美食之余,一饱耳目,扬州评话不胫而走。新一代的马伟则是扬州电视台的常客,《今日生活》的家长里短都是他评说的对象,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扬州评话通过现代媒体传播遍及城乡。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说书,是扬州评话艺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今年以来,他们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用扬州评话讲述红色故事,再经新媒体网络传播,为党史学习教育创造了新的样式。比如,《小马说党史》短视频,是全国牡丹奖得主马伟的创新之作,10分钟一集,无论是《红岩》原型许晓轩的狱中斗争,还是从扬州飞向延安的我军第一架飞机;无论是扬州党史上的第一个党支部书记曹起溍,还是郭村保卫战支前的“一碗鸡蛋面”,都成为扬州评话讲党史的好素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鲜明的主题,让党史变得立体丰满,学习变得饶有趣味,教育变得深入人心。
扬州评话这种传统曲艺,面临文化消费多元的竞争,墨守成规只能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只有紧扣时代,贴近生活,以变求变,创新求新,才能焕发生机,为人民所喜欢,为时代所接纳。
拓展题材,内容求新。文艺内容与时代生活休戚与共、同频共振,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才会受到社会关注、引发人民共鸣。扬州评话《小马说党史》,聚焦扬州的党史内容,为传统历史题材开辟了新领域,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特别是借助新媒体传播,影响日甚。不拘泥于传统,不局限于历史,向现代生活要题材,在时代主题中选内容,便能极大地拓展评话题材的源头活水。其实,即使是传统题材,也必须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时代价值,才能常说常新。
浓缩情节,节奏求快。那种长篇大论,不断且听下回分解的说书模式,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也得应时而变。一件事说半天还没结果,固然还有受众,但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爆料不断、情节紧凑、冲突加剧的叙事结构。《小马说党史》故事浓缩,人物突出,情节曲折,一气呵成,人物对话、内心独白直抵人心,让人爱听想听。
借助网络,传播求广。书场说书有现场感,作为传统样式不可偏废,但网络的兴起,为评话传播渠道提供了丰富性。上世纪80年代的广播书场,本世纪初开始的电视书场,让书场从实景走向了虚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受众日增。在网络时代,只要内容好,不愁没有受众。《小马说党史》网络传播成功,昭示评话这种传统艺术要想发扬光大,就必须既要进社区、街区、园区、景区等人流密集地区,更要聚焦网络,适应现代传播要求,靠新鲜题材、鲜活故事、新颖结构,促传统评话艺术新生。
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力四射的生活,丰富多彩的需求,既为评话等传统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也倒逼其主动求变,让有意义的更有意思,有意思的更有意义。实践证明,评话说得好,创新少不了。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学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