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山西博物院永乐宫特展,震撼登场!

2021-07-09

▲永乐宫 西壁《朝元图》(局部)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西王母)

永乐宫创建于元代,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北倚中条,南俯黄河,是重要的黄河文化遗产,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格局完整的宫廷式建筑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闻名中外,精美绝伦的《朝元图》更是壁画中的极品,永乐宫的壁画有1000多平方米,属于十三、十四世纪世界壁画的艺术珍品。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在“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下,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治河不忘文物保护。1956年建设三门峡水库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举全国之力,十年为功,将处于水库淹没区的永乐宫从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时属山西永济县)整体搬迁到芮城县龙泉村,完成了新中国文物保护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永乐宫整体搬迁在古建筑特别是壁画异地搬迁保护的组织形式、保护理念、工程技术等方面开创了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进入新世纪,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永乐宫生逢盛世,焕发青春。把永乐宫建筑、壁画保护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本体保护的基础上,数字化保护及其成果应用,更让永乐宫壁画“观得其妙而入得其真”。

《朝元图》壁画 高清(左右滑动查看)

7月10日

年度重磅大展

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将在山西博物院正式开放

该展览全面展示

以永乐宫为代表

山西所蕴藏的丰富文化遗产资源

诠释永乐宫高超的

建筑、壁画雕塑艺术

凝练迁建过程中展现出文物保护传承

展现以永乐宫为文化遗产代表的

保护与传承

布展现场

布展现场

展览同时

以国内领先的3D打印技术

复原三清殿最为精彩的壁画

及部分新发现的

元代艺术珍品第一次露面

大量永乐宫迁建资料

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是一场

元代艺术的视觉盛宴

这是一场

自1965年永乐宫迁建完成后

首次全面展示

永乐宫文化艺术魅力的特展

展览共四部分组成

煌煌巨制

壁上丹青

遗珍重光

观妙入真

第一部分

煌煌巨制

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据统计,元代建筑多达354处。永乐宫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相传为吕洞宾诞生地,唐以前就建有吕公祠。金末时期伴随全真教兴起,由祠扩建为观,元中统三年(1262年)改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其位于永乐镇,后人也称之为“永乐宫”。

永乐宫由全真教大师宋德方首倡、潘德冲主持修建,1247年始建,1358年完成,耗时111年建成。在现存的元代建筑中,永乐宫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元代官式建筑群,弥足珍贵。

▲唐八棱形线刻人物纹石灯台(拓片局部)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

▲元 汉白玉吕洞宾坐像

▲元 拱眼壁游龙花叶悬塑

▲元 三清殿琉璃鸱吻 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

第二部分

壁上丹青

寺观壁画在协助传播宗教教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中国寺观壁画遗存最集中而且最精彩的省份当属山西省。

山西自唐代至清代的寺观壁画的内容大多属于佛教、道教、儒教和民间信仰,不仅表现出各朝代画师精湛高超的艺术水准,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壁画本身不但是绘画作品,而且是宗教信仰空间的背景和场景,它反映礼俗,即可登庙堂之高,也可处江湖之远;它师法造化,即承载了宗教宣讲教义,又反映出真实的民间生活。

▲元 雕塑残件

▲元 寄寄老人款陶枕

▲立粉贴金壁画残块

第三部分

遗珍重光

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三门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建设。为了保护永乐宫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决定将其整体迁移保护。永乐宫迁建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缺乏外国的先进技术、经验和援助,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坚克难。

永乐宫迁建项目从一开始就被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充分反映出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文物保护,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回望六十多年前的永乐宫迁建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确保重大项目的突破,实施了跨地区、跨部门、多行业合作、特殊事情特殊办理的举措,凝聚形成了以高度负责任、必须有担当、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文物保护传承。

▲永乐宫旧址总平面图

▲三清殿正立面

▲保护画面的实验品6块(带盒子) 上世纪60年代

第四部分

观妙入真

永乐宫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除了元代建筑以外,殿内宏伟精美的壁画更使人惊叹。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又称无极殿,殿内原本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神祇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和道德天尊(太清)的塑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