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小说与大墙文学
伤痕小说是指:(1)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出现的,(2)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小说作品及创作潮流,(3)其名称来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4)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大墙文学是指: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一个独特的类型。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伤痕小说的基本特点
1、创作方法:回归现实主义。卢新华的《伤痕》当时被指责为暴露文学,恰恰也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些尖锐的问题,揭露了文革非人的一面。2、主题话语:人道主义色彩。表现:呼唤人性,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包括尊重个体的生存权利与人格尊严。宗璞的《我是谁》结尾:“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会有真正的春天。”3、社会功能:提出和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刘心武的《班主任》提出教育孩子的问题——“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我是谁》提出尊重知识分子的问题。
大墙文学就是以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冤狱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丛维熙《大墙下的白玉兰》、《远去的白帆》、《白云飘落天幕》、《雪落黄河静无声》,张贤亮《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为代表作品,“大墙文学”的概念是由此而提出的。“大墙文学”成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学派别。就写作涉及的对象而言,大墙文学主要对象是冤狱生活,而伤痕文学涉及对象就宽泛得多,所描写对象主要在于那段特定生活给文中主人公造成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