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网文书写大国工业,离不开时代现场与工人内心丨文学报·庆祝建党百年特刊

Image 2021-07-08

百年风华,恰青春奋进。为庆祝建党百年,本报于6月24日与7月1日推出两期特刊“聚焦百年中国文学艺术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要成为号角、点亮灯火”。邀请何建明、李鸣生、饶曙光、赵德发、丁晓平、丁亚平、肖惊鸿、胡晓军、齐橙、韩丹妮等作家、评论家全景式聚焦文学、戏剧、美术、影视等领域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抒写的代表作品,以文学艺术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史诗。我们将陆续为大家推送这些文章。

庆祝建党百年

近年来,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涌现了大量工业史题材写作,网文作家齐橙凭借《大国重工》《何日请长缨》分别获得第二届、第四届全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在这篇创作谈中,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写作工业史题材网文的经验感受,在他看来,深入一线调研,从工人、工厂、工业三个维度的视角出发,才能将讲好故事与真实专业度结合起来。

书写大国工业,离不开时代现场与工人内心

文 / 齐橙

(作者系网络文学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工业史题材是网络小说中的一个分支。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两亿,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有着无数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小说创作的丰富源泉。工业史题材,可以是企业史,也可以是事件史,抑或是英雄传,视野可大可小,取决于作者的立意和偏好。不过,无论如何选题、立意,作为工业史题材的作品,必须要包含三个要素:工人、工厂、工业。缺乏这三个要素,便不成其为工业史题材,而是市井文、言情文,这就偏离了创作的初衷。

部分工业史题材网文作品

工人是工业史题材网络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工业史小说,便是围绕着工人的喜怒哀乐而展开的。这里说到的工人,并不限于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也包括车间主任、工程师、厂长乃至工业管理部门的官员,是一个广义的“工业人”的概念。在中国,许多企业的领导、工业管理部门的官员都是从实践部门一步一个台阶晋升上来的,这些人身上仍然保留着当工人时候留下的一些烙印,这便是他们的工人本色。

工人有自己的特征,有别于农民、商人、军人、学者、公务员等等。工业生产是集体协作的生产,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集聚,因此工人是最团结、最具有创新精神和挑战精神、最积极向上的群体。描写工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工人的这种精气神,体现出他们的自豪感和敬业精神,这是工人形象的内核。

电视剧《大江大河2》画面

《工业霸主》里的沈佳乐,可能算是我塑造的工人形象中最吸引读者的一个。她的人设是一位自幼跟着父亲学电焊的天才焊工,电焊是她最喜爱的游戏。她与厂子里的厂长助理结婚后,丈夫出于关心她的考虑,把她调离了电焊岗位,让她到行政科去坐办公室,结果她“好像胖了一点,脸上也白净了”,但“人还是那个人,就是没神气了”。

后来,她得到一次给其他人做技术演示的机会,我在文中写道:她做各种准备工作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上一次这样做还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又像是做了一辈子这样的工作。”她有些紧张,但随即便听到了同事的鼓励,“佳乐,放松点,记住,你永远都是江南省最好的电焊工”,于是,她“觉得眼眶里一热,……举起焊钳,用焊丝轻轻地碰了一下焊点,一串璀璨的焊花飞洒起来,像是沈佳乐那飞扬的青春一般”。

回头读自己写下的这段文字,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作者要把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要真正把他们当成一个值得敬仰的群体,理解他们的追求,尊重他们的职业,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如果高高在上,把工人当成“没文化”的下里巴人,试图对他们施以怜悯,则这样写出来的工人形象是没有灵魂的。

电视剧《大江大河2》画面

工厂是工业史题材小说中的第二个要素,它对应的是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工业霸主》中的汉华机械厂、江南石油化工机械厂,《材料帝国》中的青锋农机厂,《大国重工》中的新民液压工具厂,《何日请长缨》中的临河第一机床厂,都是具有典型性的工厂,许多矛盾冲突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的。

工厂社区里有特定的道德标准、人际关系、语言习惯,同样有别于农村、部队、市井杂院以及“大院文学”中的那种家属院。例如,工厂里的人际关系相对更简单一些,大家来自于五湖四海,很少有宗族、派系之类的纠葛。工人的价值观比较朴素,尊重有技术、肯吃苦的同事,鄙视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之人。工厂里注重师承,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作为曾经的工厂子弟,我能够记得工厂里的许多趣事,我创作的几部工业小说里所描写的工厂,都带有我曾经生活过的那家省属国营中型机械厂的痕迹,正如《材料帝国》中借角色萧东平之口描述的青锋农机厂,“那个时候,厂里过年发10斤肉、10斤散酒,端阳节一个职工发5斤鸡蛋。你看到胖子没有,就是这样吃出来的。”

要写出真正的工厂气息,需要作者具备在工厂生活的经历,要和工人交朋友,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旁听他们的日常对话。有时候,也许一个细节就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发现这样的细节,却需要台下的十年苦功。

纪录片《辉煌中国》里的中国制造

工业史题材小说的第三个要素是工业。工业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好工业故事,能够弘扬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工业史题材小说要记录一个从业人员超过2亿人的庞大产业的发展历程,讴歌中国工业发展成就,介绍工业知识,激发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于工业的热爱,引导年轻一代投身于工业,服务工业立国的大计。所有这些目的,都需要小说通过展现工业元素而达到。

《大国重工》的背景,便是一个持续近40年的工业计划——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从198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至今,中国的工业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掌握了包括大型冶金装备、大型火电装备、大型水电装备、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等在内的多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依托国产技术装备,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粗钢产量、发电量、化肥产量、化纤产量、汽车产量等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大国重工》通过叙述这个故事,展现了中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要在作品中体现出工业特色,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工业知识,这其中既包括工业技术知识,也包括工业经济知识。工业技术知识,涉及到各种工业术语,例如合成氨、压缩机、氩弧焊、分度头等,此外,还有最基本的工业原理,例如零件加工过程中为什么要做热处理、五轴加工与三轴加工有什么区别。掌握工业技术知识,才能够在作品中营造出工业氛围,让人感受到工业的厚重感。相反,如果一部工业作品中的主角张口闭口只是融资上市或者心灵鸡汤,那么读者就无法从中读出工业气息,这就属于伪工业题材了。

工业经济知识,是指工厂经营和工业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管理知识,例如工业布局的原理、工业协作的原理。《何日请长缨》是一部讲述机床产业发展的小说,其中便涉及到了机床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建设问题、产业集聚问题、企业有序竞争问题等,许多情节都是由经济规律推动的。

例如,在小说中,关于是否要投入巨额资金研制船用曲轴机床,主角唐子风评估了全球造船业产业转移的趋势,指出中国在21世纪初将至少能够形成年产3000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届时将对船用曲轴产生庞大的需求。他提出,面对这样的趋势,中国机床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早掌握船用曲轴机床的技术,以避免对国外的依赖。这样一个情节的推进,需要有工业经济知识作为基础逻辑,这便体现出这类知识的重要性。

网络小说的现实主义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工业史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也日益繁荣。只要抓住工人、工厂、工业这样一条主线,工业史题材小说就能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稿件编辑、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电视剧照、出版书影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