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出土买地券浅释
江苏泰州出土买地券浅释
曹冬梅,王为刚
(泰州市博物馆,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泰州地区出土的宋代到清代买地券进行释读,依据买地券中关于墓主人死亡和下葬时间的记载,可以确定墓葬的年代;依据买地券中关于墓向的介绍、刻画的道教符号、不同的行文格式,可以了解墓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古代阴宅风水和地方葬俗;依据买地券中所记载的墓主人的生前死后居所,可以考见泰州行政区划和地名的演变。泰州出土买地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泰州地方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关键词:泰州;买地券;风水;释读
买地券是反映墓主人对墓地私人占有权属观念的一种陪葬明器。墓主子女通过向地府神灵支付一定数量的冥币,购买墓地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为了得到地府鬼神的保佑,其子女制作买地券作为墓主在冥世所拥有的土地买卖契约凭证。
买地券源于西汉前期墓葬所出的告地策,早期买地券模仿真实的土地买卖文书,仿简策之形刻于长条形铅板上,尽管刻字不多,史料价值较高。宋以后的买地券多用木、砖、铅、石等材料,书写方式有墨书、朱书、刻写,部分买地券在刻写字迹中填朱。宋代买地券已经使用程式化文本,其固定格式为:“某年月日,具官封姓名,以某年月日殁故。龟筮叶从,相地袭吉,宜于某州某县某乡某原安厝宅兆。谨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彩信币买地一段,东西若干步,南北若干步,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方勾陈,分擘四域,丘丞墓伯,封部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千秋万岁,永无殃咎。若则干犯呵禁者,将军亭长收付河伯。今以牲牢酒饭,百味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分付。工匠修造安厝已后,永保休吉。知见人岁月,主保人今日。直符故气邪精不得忏恡先有居者,永避万里。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主人内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女青律令。”[1]整个券文中只有生卒年月、生前死后居址、死者及其子女姓名是真实情况描述,其它均为虚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通常附有道教符箓,如太极、八卦、五行等,内容更具象征意义。后世买地劵多沿用此格式文本。买地劵一般是在“斩草破土”时埋入墓中,买地券的位置因墓葬的形制不同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砖室墓的买地券多放于墓室或甬道中;土坑墓的买地券一般放置在墓圹之中、棺椁或浇浆之外。
历年来,泰州地区出土了一批买地券,时间从宋代到清代,使用材料有木质、石质、砖质等,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本文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十方买地券作简要的释读和分析。
清代朱砂买地券
网络图片
一、买地券文本释读
1.1 宋元丰八年“殁故马氏四娘子买地记”
1958年在泰州森森庄出土,地券自名“殁故马氏四娘子买地记”,木质,墨书,现断为上下两截。一面中墨书“殁故马氏四娘子墓地记”,二行五字,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周围墨绘八卦图案。另一面记文,从右到左,自上而下,“维大宋元丰八年岁次乙丑十月壬戌朔初六日丁卯,奉□殁故马氏四娘子享年五十七岁,生居城邑,死葬宅地,龟叶从相地袭吉,宜于安厝,乃到泰州海陵县招贤乡小纪村之原,遂用钱买得葬地一所,……故器邪精莫相侵害,蒿里黄泉共相安置。知见人天上鸟,保人海底鱼,鱼归沧海,鸟上长空,若要相见,直待海变桑田,亡□葬后,子孙富贵吉昌,急急如律令”。[2]同时出土的另一块买地记已残失一半,所剩字迹不清,依稀可辨为“亡命史氏夫人”等文字,行文格式和马四娘子买地记一致,发掘者黄炳煜先生推测为史氏夫人买地记。
1.2 北宋宣和五年蒋师益买地券
1999年4月在泰州东郊鲍家坝蒋师益墓出土,木质,墨书,书写格式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券文为:“维大宋宣和五年岁次癸卯正月已卯朔二十八日壬午,今有泰州海陵县常乐坊居住殁故蒋师益十一,贡元,年三十岁,震卦小金之年,用钱一千贯文于此乡村买地壹段,……内方勾陈,分擘四域,丘丞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千秋万岁,永无殃咎,若辄干犯诃禁者,将军亭长收付河伯。今以牲牢酒饭,百味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分付,修茔安厝之后,永保休吉。知见人,岁月;主保人,今日。直符古气邪精,不得忏怪,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内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女青律令”[3]。
1.3 明代嘉靖十一年徐蕃夫妇地券
1980年10月在泰州东郊鲍坝菜园五队徐蕃夫妇墓出土,石质,楷书,文字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券文为:“嘉靖十乙年十一月初四日大明国直隶扬州府泰州北关厢居住,原任保定府知府徐嵩并弟岱为父工部右侍郎北屏府君、母淑人张氏亡故,奉朝旨谕葬卜得本州东门外石桥河西,系颓废寺基,用金钱壹拾万贯文立券承买,于十二年三月初一日丑末寅初安葬,其地长四十丈、阔二十丈,坐壬山丙向,子午分龙,周围筑墙定界,四至明白,尽属亡命管业,千秋万岁永无殃咎,山妖土怪及旧祀邪淫不得妄有侵犯,如违,定照上青女青律令施行,右券一道刻石右侍郎徐公夫妇永执照”[4]。
1.4 明万历二年“明堂证券”
2013年12月28日泰州泰兴黄桥人民医院新址出土,砖质,买地券自名“明堂证券”,位于买地券的上方,自右向左书,下为券文,“维大明万历二年岁次甲戊闰十二月(1575年)辛未朔越有初八日吉辰□□直隶扬州府泰兴县太平乡十六都居住……”,中间字迹多漫涣不清,正文17行,首行27字,文字从右向左,自上而下。
1.5 明万历四十一年“葛公地券”
2012年9月10日城南永兴花园出土,年代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葛惠为其父亲所立地券。砖质,正面有边框,上边两角斜收呈梯形,左、右、下有卷草纹,左上角圆圈内一“日”字,右上角残。顶部“葛公墓道”四字,从右向左书写,下面券文从左向右,自上而下书写,券文为:“立券文人葛惠今因故父生前未卜佳城,死后请凭山人看取吉地一所,坐绕张家堡河东,□主王仓得价钱二千二百文,阴价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文,置买在上,安厝葛公之柩,……四界分明,倘有孤魂野鬼争兢为碍,执此土券存盟。万历四十一年三月三日辛酉吉旦立,卖地人王仓+,卖阴地人田公+,□领人田十万+,见人白鹤仙+,代书人刘伯温+”。文字阴刻涂朱。背面中央圆圈内有“黄帝”二字,外为三脚云纹,周边有八卦符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离坤兑乾坎艮
震缺(巽)。
1.6 明崇祯十二年“合同存照”
2008年7月1日在寺巷镇富野村宗家庄出土,年代明崇祯十二年,砖质,一边略残缺,阴刻,局部文字因风化无法辨认。券文以回文形式从右向左书写。券文为:“□□□□□□二年己卯二月十四日壬寅,直隶扬州府泰州北门内大宁桥临□□□□□刘□□武殿□,父刘弘宗年时,母储氏年,原葬于城南仲家庄甲山庚向之原,今改迁本庄亥山巳向之原合窆安葬,筮龟卜占易占元藏,敬备金银财帛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人告于开皇后土元君位下,买到本山,……内方勾陈分掌四域,丘丞墓伯谨守四界,道路将军齐肃阡陌,若辄干犯诃禁将军即行敕付河伯,今以牲牢酒醴共盟信誓,财地两相交付,谨择本日庚子时,天地开通日吉时良,斩草破土,开厝安茔,用工□筑工程毕后即□于本日丙午时,天地和宁,玉犬金鸡鸣火□孔□哀奉柩安厝山,时孕毓神祇保佑,永锡洪庥,若违斯约地府主吏自当厥祸,神兵掌控灵钟富贵□□□□□/□□□□□贞吉,急急奉太上五帝之神律令敕”。买地券的一侧刻有“合同存照”四个字,尽管其只有一半在券身,另一半在券盖上(已失),其字仍可辨认。刘弘宗之妻强氏死于崇祯癸酉(公元1633年),可推知该地券“□□二年己卯二月十四日”前面的缺字,为“明崇祯”。
1.7 清康熙二十一年李明寰地券
2009年4月25日在泰州城西街道九里村出土,年代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该地券砖质,略呈梯形。券文从右向左,自上而下书写。券文为:“大清国江南扬州府太州守御所北门外便民坊居住,孝男李植、李沆等敬为亡过先考李公明寰在日阳年七十四岁原命己酉相十月十三日戌时受生大限,卒于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四厄时,寿祭备衣棺停柩在堂,未获安葬,敬请白鹤仙人寻取吉地一穴,坐落土名头营庄西处,立作乾山巽向加亥巳三分,谨凭张坚固、李定庚于开皇帝主位下说合,买取吉地,当备三牲酒醢、金银财帛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内方勾陈,分掌四域,丘丞墓伯,以上四止明白,不许附近擅邪妄来侵占,如有此等即鸣当地土神押赴天岳位下,依律问罪施行,须至券者伏愿安葬之后,男增百福,女纳千祥,荫子荫孙,昌□万代,后□蕃衍,福寿绵长。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吉旦立契开皇帝主
(乾),中见李定庚
(巽),受钱后宫夫人
(坎),点穴白鹤仙人
(离),引领山神土地
(艮),代笔柳义秀才
(坤),说合张坚固
(震),□墓柏仁大将
(兑)”。
买地券的背面四角四字为“千秋永镇”,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书写,中间上为篆字“天”,下为“九牛大将军勅”六个小字。
1.8 清康熙二十九年“高公墓道”
2009年3月8日在泰州海陵区城东街道迎春果场内(春兰国宾馆)出土,年代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砖质。地券正面顶部的“高公墓道”和券文均为从右向左书写,券文刻于方格之中。券文如下:“维大清国江南扬州府泰州太和坊居住孝子高甫、高升、高迁,伏惟清故先考高公应时生于癸丑年十一月初三日,卒于己未年正月廿九日卯时,先妣张氏儒人生于乙丑年十一月初日,卒于癸亥年九月初一日酉时,停柩未葬,今卜城东吴家园吉地一所,乙山辛向,谨凭白鹤仙师置金银财帛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虔诚致敬于开皇后土元君位下,买到本山,……择于康熙庚午年九月初十日天地开通日吉时良,斩草破土,立券安茔,吉祥如意。康熙二十九年九月初十日吉旦立“。背面:“巳山亥向”四字两行,由右向左,自上而下书写。
1.9 清雍正四年“明堂正契”
2008年9月27日在泰州渔网厂工地(阳光新城)出土,年代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张应龙为其父张天林所立地券,砖质。地券正面顶部的“明堂正契”和券文均为从右向左书写。正面(券文):“大清国江南扬州府泰州北门外清化坊北甲居住孝子张应龙等为先考张公天林府君柩供于堂未经安厝,今凭白鹤仙师用金银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虔诚致敬于开皇后土元君位下,买到本州城东翟家庄河南立艮山坤向兼寅申分金,……内方勾陈分掌四域,丘丞墓伯,谨守封界,当日财地两相交付,择取吉日破土,本日辰时奉棺登位,仰祈山川钟灵永锡洪庥,如违斯约,地府主吏自当厥祸福,其掌握内外存亡,永叶贞吉,急奉太上玄女五帝律令勅”。背面:“雍正四年十二月初三日立卖地山川社稷引领社公中见白鹤仙师代笔柳秀才螽斯千古张公执朱衣满门”。
1.10 清乾隆四十九年戴老孺人地券
2009年6月5日莱茵东郡西北路口出土,年代为清乾隆四十九年,金沐恩、荷恩、承恩等人为其母亲戴老孺人所立地券,两块相合组成,砖质,其中一块上为“后土之神”,下内为太极阴阳图,外为八卦图和文字。另一块为地券券文,文字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券文为:“维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冬十二月初三日泰州文利坊居住孝男金沐恩、荷恩、承恩,孝孙元长、元章,今为皇清待赠显妣金门戴老孺人生于康熙丁丑年三月初四日子时,卒于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四日子时,因停柩未葬,今卜城东萧家庄后买得周宅高田三亩七分,新茔立乾山巽向,当日敬备三牲酒礼,敢告于开皇后土元君位下,凡有一切山魈魍魉、古墓伏尸不得侵占,如敢干犯,烦当地土神押赴地府主吏治罪,须治券者谨择甲辰年十二月初三日甲申巳时天地开通日吉时良,斩草破土,奉柩安葬,山川钟灵,神袛保佑,永锡洪庥。急急奉太上五帝律令勅”。
二、泰州出土买地券的特点
买地券又称“墓别”、“地券”、“冥契”、“幽契”,泰州出土的买地券有的自书名称,有的没有名称,带有自名。如宋代自名“墓地记”,明代自名“葛公墓道”、“明堂证券”、“合同存照”,清代自名“高公墓道”、“明堂正契”,从字面意思看,买地记、证券、正契、合同等直接体现了买地券的契约功能,墓道就显得难解了,但自名“墓道”的地券明清两代均有发现,可能是地方俗称。券文内容基本上符合《地理新书》中记载的买地券格式。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当时造墓必用买地券,券以梓木为之,朱书其上。实际上泰州出土的三块宋代木质买地券(“买地记”)全部是墨书,未见朱书。泰州出土的明清时期的买地券质地多为砖质,数十方买地券中仅发现徐蕃夫妇的买地券为石质,这些砖石质地的买地券文字多为阴刻楷书,不少买地券常常刻写后在字迹中涂朱以获取朱书效果。
泰州地区尚未发现同时出土买地券和墓志铭的案例,买地券关于墓葬主人的信息相对于墓志铭来说比较简单,一般限于生居死葬地点,子孙姓名;买地券对时间的记载比较详细记载,如墓主人去世的年代,棺木下葬的年代,由于古人不是死后很快就下葬,有的停柩时间很长,短的几个月,长的几年,像文中所引的高应时和李明寰死后五年才下葬,其中棺木下葬的年代为墓葬断代的直接证据。上述十方地券中,无一例外地记载了墓主人下葬时间,提及墓主人生卒年的有四方地券,提及墓主人年龄的有三方,其中宋代的两方均提及墓主人的年龄;提及墓主人生前居所的有九方,只有葛公墓道例外;提及墓主人死后葬地的十方,无一例外提及中间人和保人的有五方,宋代地券均提及中间人和保人,或许和宋代理学盛行有关。
三、泰州出土买地劵的价值
3.1 为研究古今地名演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泰州出土的买地券记载的墓主人生前居所和死后葬地,对研究泰州行政区划和古今地名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唐昇元元年李昪升海陵县为泰州,关于泰州的辖县,陆游、马令的《南唐书》均仅提及泰兴、兴化、盐城、如皋四县,海陵县是否继续存在并没有提及,现在根据蒋师益地券和马四娘子墓地记记载,海陵县作为泰州属县仍然继续存在,海陵县在明代撤销,泰州明代属(南)直隶扬州府,清代属江南省杨州府。
再如关于城内外地名的记载,如北宋蒋师益地券记载泰州海陵县常乐坊,马四娘子墓地记记载的马四娘子墓葬所在地海陵县招贤乡小纪村,即今泰州海陵区森森庄。根据出土的明代买地券记载,明代泰州城北门内有大宁桥,城东鲍坝徐蕃墓地在当时东山寺旧址,墓地东侧有石桥河,刘弘宗墓所在地城南仲家庄即今宗家庄,葛惠之父墓地所在地张家堡即今永兴花园;清代泰州北门外有便民坊、清化坊,城内有太和坊、文利坊,李明寰墓所在地城西头营即今城西街道九里村,高应时墓所在地城东吴家园即今春兰国宾馆,张天林墓所在的翟家庄即今阳光新城,戴老孺人墓在萧家庄,即今莱茵东郡。很多地名也见诸于明清时期的泰州志[5],大宁桥见于万历泰州志[6],太和坊和文利坊见于道光泰州志,其中大宁桥这一地名至今仍然存在,城北的清化坊虽然不在了,但清化桥仍存。根据徐蕃夫妇买地券的记载,东山寺在明代曾被废弃,旧址就是徐蕃墓所在地。
3.2 是地方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泰州出土的买地券都对墓葬的方向有明确的记载,以往对买地券中关于墓葬方向的研究并不深入,一般只是作为记载墓葬方向的材料,实际上地券中关于墓葬方向的记载对当地地形地势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如上述地券中关于墓向的记载,甲山庚向、亥山巳向、乾山巽向、乙山辛向、巳山亥向、艮山坤向等,这些记载不仅点明了墓葬的墓向,结合古代的风水观念,可以判断古代当地的地形、地势。根据墓葬方向的记载,尤其是迁葬前后的墓葬方向变化,可以逆向研究古人的风水观念。
以刘弘宗地券所记墓葬方位为例,甲山庚向即坐东偏北向西偏南,亥山巳向即坐西北偏北向东南偏南,根据中国古代风水观,所谓的风水宝地一般要具备“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等特征,也就是说墓葬所处位置为前低后高,左右两边突起的地理环境,刘弘宗墓葬原址位于仲家庄西南方位,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墓葬新址位于仲家庄的东南方位,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可能是主人家觉得风水不佳,所以将父母坟茔迁到新址,结合地券的出土地点和墓向记载,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确定明代仲家庄的位置,以及刘弘宗早晚两期墓地的相对位置。当然,中国的风水学博大精深,风水的优劣除去跟地形地势有关外,和水文、天文、历法也密切相关。
出土买地券在研究古今地名演变之外,根据墓葬的位置分布,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墓葬区相对集中,墓葬区也不断变化,一般来说,墓葬区远离城区,多为比较偏僻的城郊地区,如宋代泰州城东、城北为重要的墓葬区,明清时期泰州城东为重要的墓葬区,墓葬区的集中分布反过来也证明这些地方在当时比较偏僻,远离城区。
3.3 反映出泰州地方的丧葬习俗
泰州出土的买地券就材质来说,多为砖质,仅徐蕃夫妇的买地券为石质,这可能和徐蕃的家庭背景有关,徐蕃是工部右侍郎,其子徐嵩也曾担任保定知府,其夫妇墓葬是奉朝旨谕葬。
泰州出土的买地券以单件为主,正反两面刻有文字或图案,上述十件买地券中只有刘弘宗和戴老孺人的买地券由两件组成,这也是泰州地区出土的数十件买地券中仅有的两件。戴老孺人的买地券两件分刻券文和八卦图,刘弘宗买地券尽管只发现一件,但根据地券侧面的文字只存一半,可以推知尚存另外一件;刘弘宗地券的行文格式比较特殊,该买地券的正文和过去泰州发现的买地券每行从上到下后另起一行不同,而是反过来从下向上倒写,券文以回文形式刻写,这种行文格式在泰州地区尚属于首次发现,此种行文格式和南京明代王景弘买地券格式一致[7]。至于刘弘宗买地券侧边阴刻“合同存照”左半文字,这种格式曾见于南京明代太监杨庆买地券[8],且也是仅发现一块,杨庆买地券明确记载两块地券一块交付后土,一块置于墓中交付杨庆,刘弘宗买地券由于有部分文字无法识读,是否也是如此,不得而知。刘弘宗墓初次葬于“仲家庄甲山庚向之原”,后来迁葬“仲家庄亥山巳向之原”,墓葬的位置从仲家庄的西南迁到东南,墓葬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左右,反映了子孙希望通过给祖先迁葬来改变祖先墓葬风水,从而改变自己和后人命运的强烈愿望。这种改变命运的愿望在刘弘宗买地券中也得到体现,买地券同时出现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洛书,就是希望通过不同的解释方法对某一卦象作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解释。笔者怀疑刘弘宗买地券的特殊格式应该与其墓葬曾经迁葬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洙,毕履道,张谦,等.《重校正地理新书》·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刻本.
[2]黄炳煜.江苏泰州北宋墓出土器物[J].东南文化,1987,(3):10,64-69.
[3]泰州市博物馆.江苏泰州北宋墓群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2006,(5):31-36.
[4]泰州市博物馆.江苏泰州市明代徐蕃夫妇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6,(9):1.
[5]黄佑,章文斗.明万历《泰州志》卷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刻本.
[6]王有庆.清道光《泰州志》卷6,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7]祁海宁,龚巨平.南京“王景弘地券”的发现与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2014,(1):98-106.
[8]邵磊.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2010,(2):52-64.
作者简介:曹冬梅(1965-),女,江苏泰州人,助理馆员.
原载《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