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家最早是如何出现的?夏、商、周互相竞争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Image 2021-07-04

人类学对于我们如何理解中国的古史有非常大的协助作用。在人类学里面有一些概念,我们可以拿来解读从地底下所挖出来的考古资料,例如说人类学里面去分辨什么是Lineage,什么是Clan,也就是世系跟宗族,这是两个类似但不完全一样的概念。

中国国家起源的实际状况

Lineage指的是家族的系谱,像是在台湾,我们会有所谓“渡台一世祖”,一直到今天家谱上记录的,那就是Lineage。其中每一个环节,从父亲的父亲,祖父的父亲,曾祖父的父亲一直推到“渡台第一世祖”,还会旁及一代又一代兄弟分房,脉络承传非常清楚。至于Clan,有一部分仍然很像族谱,只是在来台之前,会在前面加上或许是福建长乐的世系,这样在时间和空间都扩大很多的族谱,就不会那么样的完整,中间会有很多中断、阙漏,一直往上排,也许就排到了这个氏族的始祖。或许它会追源到一个叫做李世民的人,如果你是李家的宗族族谱的话,这是Clan。

你很可能会遇到同样另外一个姓李的人,他们家有一本族谱,他们家的族谱也是丰富详细,但是和你们家的族谱会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的氏族的始祖也叫做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意味着人类学上所说的Clan往往都有后来的编造,那是建构,久远无法明确追究世纪之初,人们就会倾向于要给自己一个因为不同理由而建构起来的始祖,用这个始祖的名义统合成一个更大的想象的氏族。

两个不认识的人或两群陌生人要结盟,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认兄弟。认兄弟最简单的方式是找到甚至是创造、编造出一个彼此都同意,都愿意接受的认识的人当做共同的祖先。

如此一来大家很快地就能够变成一个Clan,在氏族架构底下发展彼此的特殊关系,这种氏族组构机制,在人类学的民族志,甚至在很多历史资料,乃至于现实当中都可以看得到。回推中国文化的起源。例如说为什么黄帝的传说这么样的重要,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机制当中所产生的。夏、商、周是三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后来却发展出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要把不同的群体牵合在一起,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给他们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找到了黄帝这样一个传说当中所塑造出来的先祖。三个本来各自有不同起源跟特色的文明、社会、民族,因为黄帝而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更庞大的亲族组织。

考古证据显示,中国的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这和文献当中、传说当中的黄帝一元的起源非常的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然而我们再回头仔细看一下,至少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这种多族多元的记忆没有彻底消失,所以各族的始生神话仍然反映了古史上夏、商、周同时多元并存的情况,这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的推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夏、商、周是三个不同的独立族群,他们之间在时间里面进行了非常复杂、非常激烈的互动,最后才产生出一个融合式的新文明。这三个巨大的原初文明应该是经过漫长的争斗才终于找到和平相处的模式。要和平相处,就得要忘掉彼此曾经争斗的过往,所以建构了另外一套说法,把三个世系、三个族群转化成为时间上先后衔接的顺序,再用后来日益强大的社会组织核心的关系——也就是亲族关系——把夏、商、周三个族,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综合考古资料跟文献,这可能是最接近中国历史起源实际状况的一种解释。

三大区域的互相竞争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夏、商、周国家起源的方式非常的独特,在世界的古史研究上很少见。为什么会有国家的出现?这来自于三个基本上同时快速发展的先进文明彼此之间的竞争。依照目前看到的考古资料,大概是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山东龙山的南边、河南龙山和陕西龙山这三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域,用人类学的发展阶段概念来说,这三个社会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都从部落社会进入到了酋邦社会。

部落是人类最早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集合形式。部落为什么叫部落呢?它的重要特色是集合组织在部落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这种成员不必然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互助的打猎群等等。但他们只要是成员,基本上就是以平行、平等的方式去组织起来的。

那部落和酋邦的差别就在于酋邦出现了一个酋长,酋长是酋邦的中心,每一个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跟作用,这个时候就改变了,是依照你跟酋长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跟酋长之间的距离越近,就得到越高的地位、越大的权力,也有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跟酋长的距离越远,相对就没有那么重要,在地位上就比较低了。

从经济面来说,很关键、很重要的是进入酋邦组织才会出现生产剩余。部落基本上是一个合作组织,让大家平等合作,把事情完成,也没有太大的分配功能。酋邦为什么会出现?就是以分配组织,为了能够达到分配的功能而出现的。在酋邦当中有了生产集中制,这是酋邦之所以胜过部落最主要的特征。

有中心,有酋长,不管是比较先进的农耕,或者是比较原始的渔猎采集,成员的收获,都至少要有部分交给酋长,或者至少部分交由酋长来进行分配,酋长会依照成员跟他的关系距离重新分配收获,这就是酋长最大的功能。那为什么在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当中才能出现生产剩余呢?我们要明白,平等是最难创造出文明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把生产所得在自己身上分别耗费掉了。假设维持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八块钱,而每一个人的生产力是十块钱,在平等的组织当中,每一个人都拥有两块钱的盈余,但换个角度看,每一个人也都只能够创造出两块钱的享受,这样的剩余不足以产生文明的突破。

文明在什么时候才真正出现的?有一天群体里一个特别有办法的人,在原本生产十块钱耗费八块钱的情况底下,将每一个人多出来的两块钱通通集中在他身上,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创造出两百块钱甚至两千块钱的享受,这就是文明的萌芽。借由分配所产生的集中制,是从部落到酋邦的重大变化。

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墓葬制度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有些部落组织当中的生产跟财富有了逐渐集中的迹象。到了公元前两千年,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三个主要的区域: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的南边、河南龙山文化还有陕西龙山文化,他们都出现了这种集中制所创造出来的文明。

集中制创造出来的文明构成了三个彼此接触,进而彼此竞争的中心。竞争关系刺激他们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域,同时也就强化了对内的集中程度,集中度越高,才有越多的资源可以投入竞争跟扩张,甚至连自保和防卫也有赖于财富资源的集中。以前挖个壕沟,顶多你就只能挖壕沟。但是后来就得要盖城墙,而且必须要盖用夯土打造的坚实的城墙,那就得要加强组织,要动员很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城墙得以筑起来。

很显然中国的国家机制就是在这三个不同中心的彼此竞争过程当中,得以快速地成长。相互竞争,彼此防卫,加速了互动,也加速了彼此的学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我说这么短的时间指的是用古代史的尺度来衡量,也就是大概从距今四千年到距今三千年前,这样一千年当中,中国快速产生了一个辉煌的国家组织,还有一套国家制度,另外也才能产生这样跟国家组织、国家制度相对应的高度的文明。

最早记录的朝代——夏朝

依循古史文献,在这样的三角竞争关系当中,夏——也就是在中间的这个民族,原本是最先进的。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就率先进入到了跨部落共主的地位。这里我们碰到夏朝考古调查资料,当然公元前21世纪只是关于夏朝起源时间的一种说法而已,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夏朝考古的重要突破就是发现了二里头一期的文化遗址。我们可以用这个遗址的发现作为风格和层位的标准,去检验其他比较不明确的考古发现。如果某一个遗址是分布在古文献上记录的夏人和夏朝主要活动区域内,而且在风格跟考古层位上都接近二里头文化,就可以暂时假定这是夏文明的遗留,或至少和夏文明有高度的亲近性。考古学家是用这种方式来累积对于夏朝、对于夏文明的认识。

从这种方法找到的材料可以看得出来,夏人应该已经有铸造铜器的能力。然而和陶器相比,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一方面数量非常的少,另外这些极少数的青铜器,如果拿来和商代的青铜器相比,它们的表面也没有任何可以辨识的纹饰。

商朝中期,甚至部分商朝早期的青铜器都已经有典型由动物化身变形的纹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商朝拥有特殊的青铜器文化,青铜器在商朝扮演了非常核心的角色。依照张光直先生的看法,青铜器甚至就是商人之所以能够变成共主,能够扩张为国家的关键。

商人利用青铜器传承自陶器,能够将水和火并合了之后转化谷物。本来不能吃的,现在被软化了,本来是硬邦邦的米粒,这个时候变成了柔软的、可以吃、容易吃、好吃,并且吸收大量的淀粉跟能量的白米饭。这样的过程就让人有一种神力想象,并且巧妙结合了青铜材质器皿的功用以及纹饰象征,这三项元素建立了商朝神权统治的基础。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记录让我们有把握谈论商朝的神权统治,进而了解青铜器凝聚的力量。夏在这一点上显然跟商很不一样,青铜器在夏文化或者是夏的统治结构当中,并不具备像商代那样的意义。

如果把考古遗迹和文献史料拿来比对,我们确信夏朝和夏文化绝对是真实的,绝对存在过,而且夏人比商人更早就已经建构了相当复杂的组织。这个事实在历史研究上绝对值得重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