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北大红楼重开放:珍贵文物见证“红色序章”

2021-07-01

2021年6月29日,参观者在北大红楼的第二阅览室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题:北大红楼重开放:珍贵文物见证“红色序章”

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坐北朝南的建筑静述着红色的历史烟云。这座建筑叫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曾是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教学楼)和图书馆的所在地,也是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此相继展开,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孕育诞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9日,修缮后的北大红楼重新向公众开放。“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也于同日亮相,带领观众追寻红色起点,传承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

29日早八点半,北大红楼门外便排起长队,来自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的参观者提前预约、分批次进入北大红楼参观学习。

2021年6月29日,参观者在北大红楼展厅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大红楼本身,就是真实的历史发生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保存着历史的真实信息。

走进红楼一层旧址复原的“五四游行筹备室”,旗帜宛然,条桌整齐。五四运动前夕,北大学生在这里准备游行时需要的旗帜、标语,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在此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五四游行筹备室。受访者供图

曾作为北大图书馆主任办公室的119室,悬挂着李大钊亲笔手书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笔法苍劲有力。古朴的办公桌上,《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等资料整齐排列。这里分为里外两间,共约50平方米。讲解员介绍,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后,至1922年12月,李大钊在此办公。

五四运动后,这里曾多次举办座谈会,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辩论,策划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0年,李大钊在这里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研究酝酿成立共产党。1920年10月,李大钊在此发起成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小组”。

旧址复原的北大图书馆主任室。受访者供图

此次主题展览的展陈组负责人罗存康介绍,1920年起,李大钊先后在北大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现代政治”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编写了《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专著和讲义。

展览场景复原专家秦素银介绍,此次展出的文物原件有550多件。其中一件特别珍贵的文物是李大钊1919年9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件。

北大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原景恢复了1918年10月到1919年3月,毛泽东在这里担任图书馆书记的场景。进屋左手边,在年轻的毛泽东肖像下,一套黑木桌椅上,摆着翻开的阅览室登记册,边上是毛笔、墨盒与印泥盒。房间正中央,对齐的大长排桌上全支着三角木架,满挂着《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报刊。

旧址复原的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受访者供图

负责此次展览形式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说:“让展览与建筑文物相融合,可以把历史展现得更透彻。”整个展览展出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艺术品40件、景观类作品25组,全息影像、体验式投影、交互式触摸屏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延展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

一名学生观众告诉记者,触摸历史旧迹,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中重温那一代青年人的理想与信仰,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今天的年轻人应当牢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