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海之根”的创意是谁提出的?他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正能量

Image 2021-06-28

2018年12月26日,陆军当选为松江区文联主席。这个职位,对陆军而言并不陌生,近二十年前,松江区文联首届主席正是他本人。而松江这片土地,他更是熟悉不过,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家立业,从这里起步迈向更大的舞台,这里的民俗乡情、小桥人家、红色经典故事,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剧作中。

“担任区文联主席,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那就是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的正能量,让家乡更加美丽,也更具魅力。”陆军说。

“上海之根、人文松江”,这句口号已经出现在松江的大街小巷,“上海之根”也成了松江的鲜明符号,朗朗上口。然而很多人不熟悉的是,“上海之根”的名字正是出自陆军的创意。1994年,松江县为筹备首届松江文化旅游节取“节名”时,当时已调入上海戏剧学院任教的陆军,提出了“上海根”的主意, 游松江城、寻上海根,从此“上海之根”在松江逐渐成为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符号。

“口号‘喊得响’,行动更要‘落得实’”,陆军将其担任松江区文联主席以来的工作归纳为“云间六倡”:倡扬“上海之根”、倡导“云间风度”、倡办“一院一馆”,倡编“一典六史”、倡推“一乡一厂”、倡行“一会一品”。实际上,不止是“倡”,人文松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正在他创意策划并强力推进下“次第开花”,人文松江的美好画卷在他的绘就下“未来可期”。

2018年3月,松江区提出了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战略定位。“非常有号召力,而且切合实际,但是人文松江建设抓手在哪里?”陆军当时向区领导建议,人文松江建设要找到突破口,应该从体制与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设立一个在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引领方面具有示范性意义的高端学术机构,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就是在这一倡议下建立起来的。

在陆军看来,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不是书画艺术博物馆的扩容版,或是文化馆部分职能的升级版,它应该是人文松江建设的人才高地、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文化高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

而人文松江建设,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设计好项目,拿出标志性成果。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成立之后,一系列项目快速落地,从“纸面”走向了“地面”。

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首推“一典六史”编纂工程。其中“一典”,即编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目前首卷已经出版,2022年出齐全部8卷本;“六史”,即《松江文学史》《松江戏剧史》《松江绘画史》《松江书法史》《松江诗歌史》和《松江简史》,以“一典”为主干,以“六史”为分支,将松江的人文资源梳理清楚,整合成一套全面系统记录松江人文历史和现状的大部头丛书,实现松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在创作方面,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共设置了两个平台,一是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话剧《徐阶》(即《大明四臣相》)业已上演,2018年至今又完成了话剧《董其昌》《陆机》《陶宗仪》以及戏曲《春申君》等4部剧本;二是松江现代人文题材系列戏剧。已完成话剧《护士日记》《侯绍裘》《渔阳里的“大人物”》、儿童音乐剧《公鸡下蛋》《寻找耳朵的小浣熊》等5部剧本。前后10部剧本中,有8部获得包括国家艺术基金、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在内的多种项目资助。

文化陶冶性情、启迪心智,文化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风尚。陆军向全区文艺工作者发出积极践行“云间风度”的倡议,并将“云间风度”概括为“勤修为,乐担当,善包容,重廉让,求率真,行欲方,喜雅集,声清锵”24字关键词,倡导大家做一名高尚、优雅的松江文化人。

陆军告诉记者,计划在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一院”的基础上,成立“一馆”——上海根历代名贤故事展示馆,通过生动的图文展示,描绘松江邦彦画像,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打造“一乡一厂”,即“戏剧之乡”与“上海根故事工厂”,推出“万·千·百”文化扶持计划,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松江创业,成为人文松江新城优秀文化创造的主人。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戏剧教学、科研、创作俱佳的“三栖教授”,陆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在他看来,文脉千年的故土,正在以全新的活力展现在世人之前。在耳顺之年,他要继续投入火热的一线,扎根基层,不断创作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百姓美好生活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