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关于庆阳非遗石雕的行走与探索

Image 2021-06-27

石头,在人类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在那些没有铜铁的年代里,曾发挥过极重要的意义,以及于我们划分人类文明进程史都用新旧石器时代来表示。伴石而生,石头物件不但陪人类经过了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无石不雅的少年时光。

陇东石雕艺术品《三不猴》。赵彩霞 摄

在陇东,不去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石臼石磨、石槽石门墩,便是神仙也爱住在坚固的石窑石窟中得以世代相传,河岸边那层层叠叠的红白砂石,因其取材方便易于加工,常是人们的第一选择。在精神生活层面,因着石头既坚硬顽强,又能雕凿成形的特性,浪漫的陇东人民将它幻化成所能想象的各种仙界人物、凡间动物,寄托自己各种不易实现的梦想。

陇东石雕艺术品《拴娃兽》。赵彩霞 摄

如今,当现代材料层出不穷的时候,石雕物件逐渐退出了曾经的历史舞台,好在,总有一些有心人关注、关心着它,并试图让它“重生”,再现陇东石雕的魅力。

传承

夏日浓荫下,走进庆阳市西峰区的南佐遗址,伴随着阵阵敲击声,一根根或粗或细的钢錾和凿子在石头上灵活地舞动着,一块块坚硬冥顽的石头,两三天的功夫已蜕变成活泼可爱、憨态可掬、形象生动的狮子、猴子,或者是寓意深远的马上封猴(侯)、麒麟送子,或者是庄重威严的四面黄帝像等。这些新成员,与这里已有的成百上千年各类传统石雕吉兽们一起互相对视着,共享一方石雕净土。

陇东石雕艺术品《镇庄兽》。赵彩霞 摄

顿时,这座见证了五千年岁月的仰韶遗址仿佛灵动起来,狮吼猿啼、鸟鸣虫唱,呈现出大自然最原始的形态。

南佐遗址院落里摆放的传统石雕,以陇东护庄兽这一门类居多。它们经历了岁月沧桑,深深浅浅的棱角被风雨侵蚀得圆润平和,布满青苔的表面记录着历史的跌宕起伏。这些石雕作品具有中国传统石雕的内敛大气、自信包容,具有一脉相承的造物观,凝聚着陇东地区人民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向善向美的人生态度,是能够比较完整了解陇东石雕艺术脉络和特点的一处石雕集群。

古老的陇东石雕艺术,在这座同样古老的遗址上有了“重生”的迹象。

陇东石雕艺术品《拴马桩》。赵彩霞 摄

让这些不同时期的石雕相聚首的,缘于一个人,他就是南佐遗址文保员徐磊。他对考古和石雕的兴趣,源自于在孩童时期,受同村的陇东民间民俗文化研究者王光普的影响。小时候,他常常看见王光普骑着自行车到处收集陇东民间民俗艺术作品,带着好奇,也去看王光普先生的收藏,这是他后来的兴趣爱好由来。而蹲坐在外婆家崖头上的那只小狮兽,于他而言就是渗入血液的故乡记忆。

近些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古老石雕作品大量流失。看到这一令人痛心的现状,徐磊尽其所能留住这些弥足珍贵的、先人们留下的文化印记。于是,他只要见到或听到有人出售陇东石雕作品,经过仔细鉴定无误后,都倾囊收藏,摆放在南佐遗址供人们参观了解。

让陇东石雕技艺得以传承保护,并能重回人们的视野,是徐磊一直以来的愿望,并不断思考和尝试对石雕技艺的保护、恢复和发展。

借助一次文投项目结合本土文化元素打造景点的契机,设计师需要一批南佐收藏石雕类型的文创作品。接到这个任务后,徐磊专程到宁县邀请到省级陇东石雕传承人庞清河及其儿子庞永恩,从华池县林镇乡请到了县级陇东镇庄兽非遗记忆传承人刘建龙,并与华池县文化馆深入沟通创作思路,决定按照传统技艺和纹样创作这批作品,最大程度保留陇东石雕艺术憨厚敦实、粗线勾勒、夸张随性、追求神似的原始艺术风格,迈出了市场环境下石雕传承的第一步。

问道

与徐磊一样,庆阳市各级文化部门也在关注、并不遗余力开展陇东石雕非遗记忆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在本栏目刊播《尘封在荒野中的陇东吉兽》两个多月之后,华池县文化馆依托省级非遗陇东镇庄兽保护项目,组织庆阳市部分专家、学者、民协工作者、石雕保护人、石雕艺人组成学习考察组,远赴享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美誉的福建省惠安县,走出黄土大原,寻找非遗保护与发展的答案,聆听石雕艺术演绎幻化的壮丽涛声!这件事,也许将为这一濒临失传的非遗文化项目注入一丝光亮,点燃发展的星火。

惠安县石雕艺术品。刘永刚 摄

这次涉海之行,可谓收获颇丰,惠安县业已成熟的石雕传承与创新成就,激起了众人的信心。

惠安,取“安民则惠”之义。自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以来,已经有1040年历史。如今,石雕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人口93万人,有10万人从事石雕生产,石雕产业年产值达到800亿元。惠安因此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

带着探究惠安石雕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期冀,考察组一行在惠安县民协主席张文山的带领下,走进雕艺文创园私人石雕艺术馆,对惠安石雕的发展历史和成果进行了解。

惠安县石雕艺术品。刘永刚 摄

园区内,惠安石雕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发展态势,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透雕等六大不同雕刻手法,碑石、城市园林雕刻、建材建筑构件、宗教雕刻、实木家私、器具工艺品等六大种类、成千上万个雕刻品种,园区内艺术考究的布展设计、题材丰富的石雕作品、兼容并蓄的雕刻技艺,使大家大开眼界。

惠安县石雕艺术品。刘永刚 摄

进入布展高雅、展品丰富的霞飞雕刻艺术馆、和祥雕刻艺术馆、鼎力艺术馆、无匠堂艺术馆等几家私人石雕艺术馆,这几家艺术馆雕刻技艺各有所长、作品主攻方向迥异。但都在惠安石雕这面大旗下,用心研究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传承和擅长技艺,打造出个性鲜明的石雕产品,达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艺术创作成果和市场效益!

从中,能深深感受到惠安石雕艺术发展视野上的宏阔大气、思想上的自我革新、技艺上的精益求精、细节上的一丝不苟!

惠安县石雕艺术品。刘永刚 摄

在惠安,处处刻着石雕的印记。雕艺文化长廊每隔几米就有一件造型独特的石雕作品放置在绿化带中,路两边是一家接一家的石雕工厂,满满当当摆放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石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惠安人沉浸在石雕艺术天地中,不懈探索、多维突破,挖掘古老的石雕文化艺术内核,传承石雕技艺精髓,发挥无限的想象空间,将一块块坚硬的石头雕琢得出神入化,雕琢出了一方发展的传奇。

思考

从石雕艺术发展演变之路来看,惠安石雕与陇东石雕系出同源,都源自于中原文化的影响与扩散。

魏晋以来,中原战乱,大批士庶南渡,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表现在早期的石雕作品上,其粗犷豪放的气质,粗线条勾勒的技法,与陇东石雕一样带着明显的中原特质。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惠安石雕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丝文明为一体。集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刚柔相济,形成了精雕细刻、纤巧灵动而又极具审美价值的南派艺术的独特风格。同时,惠安石雕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的一朵奇葩。

在庆阳市合水县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珍藏了陇东地区各个时期各类石雕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与惠安县早期的石雕风格相同或类似。在陇东地区,随着东汉后佛教文化的传入,有大量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时期的洞窟造像遗存,表现风格从早期犍陀罗到唐宋后逐渐世俗化都有。在演化过程中也逐渐加入了一些本区域的文化元素,如杂居其间的羌胡党项民族风格,源自佛教文化传来的护法狮兽,自宋金后落下神坛走进民间变成镇庄兽后,形象改变得千姿百态,有别于中原汉风了。

那么,系出同源的惠安石雕与陇东石雕,现如今的落差却为何之大?惠安县民协主席张文山从惠安石雕发展高度及自己的成长之路给出了答案。

惠安县石雕艺术品。刘永刚 摄

张文山是当代惠安石雕群像中的代表人物,被评定为泉州市第三层次高层次人才。他的创作过程中,大量的阅读和外出学习贯穿始终。他经常远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学习交流,吸收多元化艺术元素,并不懈追求传统石雕后面的更多可能性,打破常规,开展了许多实验性的创作,把现当代艺术的抽象风格融入到创作之中。如今已形成石雕与生活美学体系,开发出兼具艺术美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石雕生活器具,引起了艺术界及市场的关注,目前已产生几十个亿的规模。

他的艺术成长之路,也是惠安众多石雕从业者所走的路。正是有一大批忠于石雕文化精神,又勇于进行自我挑战的从业者,才使得惠安石雕常雕常新、常新常兴!

当然,张文山认为,个体的发展只是成功的一个侧面。惠安石雕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更得益于政府的深度纾困和强力支持。

他说,政府在这项工作中做了最好的推手,出台政策并积极督促政策落地;重视人才建设,扶持石雕大师做工作室、带徒弟;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交流,提升创作水平。

座谈交流会。刘永刚 摄

在考察座谈中,“创新”这个词也频频被提起。

惠安县民协监事长程力钦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传统文化的“新生”离不开现代文化创意和理念,只有二者更好的结合,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此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在考察组成员心中掀起大大小小的波澜,大家都在此次学习考察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为庆阳市传统文化的“重生”充满了信心。如陇东学院教授齐社祥所说,惠安县将文化上的优势凝聚为产业上的优势,做成大的产业集群之后又反哺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庆阳市雕刻艺人刘建龙、彭晓锋、高志凯从事雕刻近三十年,这是他们第一次外出参加雕刻学习活动,看到惠安县风生水起的石雕产业,他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表示要尽其所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在自己手里遗失。

通过学习,华池县文化馆的刘永刚与正宁县文化馆的周娜娜亦信心大增,他们计划在做完镇庄兽的普查工作后,着手开办非遗传习所,保护传统技艺、培养传承人。

刘建龙正在雕刻新作品。郑晓红 摄

学习回来后,正在南佐遗址进行雕刻的刘建龙调整了思路,他对一些传统石雕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进,雕琢出一些既有北方石雕粗犷大气,又有南方石雕注重细节灵动的作品。

一次短暂的学习活动,虽然掀不起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巨浪,但,它为我们真实再现了一种可能、一种存在,一种传统文化能在现代社会里优雅自信地广袖善舞,能艺术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正如陇东学院教授马啸感受到的:传承有希望、学习有借鉴、活化有目标。

庞永恩正在雕刻新作品。郑晓红 摄

南佐琢石“叮叮当当”的声音坚定而执着。远眺东海,两地交流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和差距感是巨大的,然路虽远,行则必至。我们愿,今天所有的努力,会为陇原上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注入新的活力,石雕“重生”,未来可期!

(作者:孙玉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