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是上海的魅力,这是城市的灵魂

2021-06-25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习近平

2019年11月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习近平

2020年9月

上周末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参展人员特意向电影节组委会表达了对一位“特殊参与者”的感谢:“从去年疫情阴霾之下交出的国际电影节‘上海样板’,到今年稳步迈进的各项创新,上海国际电影节越来越好,不光是组委会团队的努力,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年积淀。”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上海”。它时尚,随处可见最新鲜的潮流,最先锋的艺术;它传统,历史建筑、风貌街区被仔细呵护、活化传承;它浪漫,黄浦江的清风习习吹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它坚毅,新天地的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开启百年奋斗风云、峥嵘岁月……

背靠长江水,面朝太平洋,上海这座城市吐故纳新,聚气成魂,积淀成上海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上海素有“大上海”的美誉,上海之大,在视野、在胸襟、在格局——作为上海“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上海文化理应是上海未来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让中国看到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

短短半年,广告创意策划陈伟已经两次飞到上海看画展。

去年9月17日,印象派开山之作、莫奈的《日出·印象》首次来到中国,落地上海展出。几乎同一时间,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版画也在上海亮相,让陈伟见识到疫情得到控制后“上海恢复国际文化交流之快”。今年3月,包括莫奈的名作《睡莲》《日本桥》在内的一系列印象派大师画作再次登陆上海。“我真羡慕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就能享受一流的国际文化资源。”陈伟说,“许多国际一流文化展演首选上海,足见上海文化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

上海的文化生活,不止国际风范,还有东方神韵。今年6月12日,市民张顺华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看到了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景泰蓝和平鸽装饰盘》。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1500余件(套)作品集中亮相。2019年进博会上,凤凰自行车搭载的藤编竹筐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商家的目光。这一创意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携手贵州遵义的藤编技艺非遗传承人设计研发的。

上海的开放赋予了看待传统文化的新视角,现代设计激发了市场对传统之美的向往。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看来,上海探索的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流程创新。

因为追求创新,许多前卫艺术、先锋剧目,也能在上海找到知音,甚至发芽生根。根据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改编的《不眠之夜》,观众不再坐在台下,而是站上舞台,近距离融入戏剧中。这一全新的沉浸式戏剧2016年底进入上海市场演出至今已逾千场,也成为不少年轻游客到上海必“打卡”的热门演出。

“上海对新的文化产品、艺术展演乐见其成,关键是上海城市品格中的包容。”市民周斐常在周末去小剧场看“脱口秀”,2014年成立于上海的“笑果文化”让这一略带“冒犯”的表演形式成了年轻人中的潮流。即将举办的第十九届ChinaJoy,则是众多热爱动漫、游戏的年轻人欢聚的盛宴。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孕育出哔哩哔哩、莉莉丝等众多二次元文化企业,关键是上海“尊重和接纳各种文化”。

做强“码头”,激活“源头”,永立“潮头”

近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时装周等上海文化品牌,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成为文化机构和从业人员看重的“大平台”。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植根陕北黄土地的安塞腰鼓热热闹闹地敲进了上海的大世界,来沪演出团的团长郭歧武说,民间艺术绝不能仅限于本地,“上海不仅市场大,而且作为全国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上海能成为民间艺术扬帆出海走向世界的港口。”

做强“码头”,也要激活“源头”。

从《永不消失的电波》选段《晨光曲》到《朱鹮》,上海出品的舞蹈连续两年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惊艳全国。惊艳的关键还是上海原创作品的真诚与创新。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看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合了舞台艺术与电影蒙太奇思维,“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朱鹮》主题关乎全人类共同命运,宏大命题落实在珍稀鸟类上,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聚焦时代命题和重大主题,更多演绎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镌刻上海印记的文化“爆款”,正在酝酿启动。

对于上海的“创作生态”,上海出品电影《1921》的导演黄建新很有感触。影片中要拍摄大量上海老建筑,上海相关部门和机构多方协调,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为剧组提供了良好的拍摄环境。“电影的质感是它的生命之一,得益于上海的支持,我们的镜头敢‘盯’着那些老建筑拍,因为全是真的。”

事实上,众多海内外文化“爆款”产品背后,都离不开上海。不久前河南卫视一段水下舞蹈《洛神水赋》网上刷屏,舞蹈的拍摄地是位于上海松江的图工水下摄影基地。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赞叹:“从前期筹划到项目报审报批,上海提供了全流程的‘店小二’式优质服务。”

激活文化原创活力,上海一直勇立改革潮头。6月5日,原创音乐剧《生死签》在中国大戏院首演,不同于舞台产品“立项投资”模式,这部音乐剧是靠市场一步一步选出来的。2019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启动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收到77个原创剧本,层层筛选后,《生死签》获得投资上演。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孵化计划更重要的意义是在国内探索了突破原创音乐剧原有生产方式的培养机制——这也将为其他原创演艺产品培养带来启示。

枝繁叶茂,源自树大根深

漫步上海,总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它丰富的复合型魅力。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上,汉服少女们争相与17年后第二次合体展出的国宝大盂鼎、大克鼎合影,它们是由苏州名门之后潘达于女士捐赠;如今热门“打卡地”武康大楼,是由匈牙利籍斯洛伐克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

一件文物、一幢建筑、一个弄堂,背后历史与现实交织,构筑起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交相辉映。

去年上海博物馆推出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上,197件(组)文物讲述着更全面真实的“江南”:元代王冕《墨梅图轴》、南宋-元代哥窑五足洗等再现江南的生活情趣;西晋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纹罐等体现了江南“仓禀实而知礼节”;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讲述了江南生活的自由诗意;而明代唐顺之《草书杜诗卷》等则重在讲述江南人物的责任、思想和气节。

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蜿蜒奔腾,在上海吴淞口与黄浦江汇合跃入东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江南文化中蕴含着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谷娴子说,江南文化是“矛盾统一”——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治平济世又明德修身,阳春白雪又市井浮生,抱诚守真又海纳百川。“江南的人文风尚和文化特质,应该是刚柔相济的。”作家赵丽宏强调江南人文风尚的“刚柔并济”,称赞“上海留下不少激荡着英雄气概的篇章”。

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上海文化地标。高级工程师、华建集团设计中心方案创作部总监廖方曾经从外滩中国银行后方俯瞰这一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的建筑——面向黄浦江,大楼分明呈现出“衔远山、吞长江”的中式望江楼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巧妙融合,形成了上海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然而融合背后是激烈的竞争:以上海另一处文化地标国际饭店为例,当时众多洋行凭国际背景争夺工程施工总包资格,民族企业馥记营造凭借傲人的营造资质和水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在廖方看来,“参与国际竞争是上海一贯的城市品格”。

“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共同孕育了上海红色文化。”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表示,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荟萃八方英豪、出版党刊、武装斗争,都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联系,映射出上海红色文化中的海派元素。“如果将海派文化比喻为立在江南文化大地上的高原,那么上海红色文化则是这座高原上的高峰。”

植根于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日益瞩目,文化自信也正日益显现。

人人享受,人人创造,人人展示

蓝天白云、江鸥汽笛、巨大的厂房和高耸的塔吊,背后是影影绰绰的摩天楼……新与旧、人文与自然、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杨浦滨江交织。百余年前,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40年前,这里曾是机器轰鸣、装卸繁忙的大型国营企业集聚地;如今,这里成了市民打卡、跑步、遛娃和怀旧的“公共客厅”——工业锈带成生活秀带。

杨浦滨江是上海黄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的缩影。把最美的城市滨江滨河空间留给市民,让不少来上海的中外游客羡慕不已。“‘一江一河’岸线保有大量城市记忆,沿河有深厚而丰富的红色文化、近代工业文化。”作家陈丹燕说,她一有空就会去江边走走逛逛。

被文化滋养的城市,总有些细节不经意间温暖人心。

上海博物馆正门左侧博物馆商店外,一间小小的门房里,消毒设施、工作人员一应俱全,“主角”是两台电子预约机。博物馆目前实施实名预约制,可很多老人不会摆弄智能手机,于是上海博物馆在寸土寸金的人民广场馆舍周边想方设法开出现场预约点,既能遮风避雨,又能保持社交距离,还能满足部分老人、游客“人工服务”的需求。老人们纷纷呼朋引伴:“不要手机操作,不要麻烦儿女,身份证刷一下就能出预约券了!”

上海会率先发现“数字鸿沟”问题,是因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年龄层上海市民对文化生活强大的日常需求。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一门小众的“零基础手工木艺”课程50秒就会被“秒杀”;本土品牌朵云、大隐,首次来沪的日本茑屋,专卖二手书的“多抓鱼”,各类新开书店让人目不暇接;百余平米的“自习室”能超越BMW上海体验中心成为区域内消费者最关注文化场所第二名,唯一能超越它的是浦东新区图书馆……

“上海之所以为上海,根本原因、深层原因在于城市的品格。”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说:城市是人群的集聚地,城市的品格集中体现了城市里这群人的品格。”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