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旦:成名超过60载,他的海派水彩情怀初心不改
水乡是中国文化中温婉柔丽的一面,外滩则是百年现代建筑风格的一个缩影。6月22日,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的“水上江南 水彩情怀——陈希旦水彩写生创作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开幕。
此次展览以“百年外滩”、“江南水乡”、“欧洲风情”为主题展出艺术家陈希旦的水彩画作品共88幅。创作题材涵盖了江景、建筑、街景、水乡等。
上海早晨
“每当我进入水彩世界,就像到了一个自由王国,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去享受人画交融的愉悦。 ”陈希旦告诉记者。
陈希旦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水彩画家,成名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才二十岁出头的他,作品已与许多资深画家之作一起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中并出版发行。
日出东方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希旦,坚守在水彩画领域创作研究60多年。作为在上海画坛有着独特风格的水彩画家,他的作品记录和反映出上海城市大街小巷、黄浦江两岸的发展变化。
展览的第一板块“百年外滩”,与展览举办地外滩18号历史建筑相互呼应。在展出的《外滩晨光》作品中,明丽的阳光下,那些原本灰色基调的“万国建筑”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和印象中的外滩有些不同,但又十分合宜。
作品《浦江晨渡》从老码头的角度望去,黄浦江船来船往,冬天的太阳升起,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轮渡、码头,让黄浦江充满了生命力。
浦江晨渡
陈希旦画外滩已经画了超过半个世纪,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外滩主题作品有五六百件之多。而他笔下的外滩,晨昏朝暮,每一刻都无法复制。只有对外滩心怀无穷热爱的人,才会这样细腻地一笔笔描绘这些沉默的建筑。外滩历史建筑群虽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但在陈希旦的笔下,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轻快、通透和活泼。
“水”是陈希旦作品一个永恒的题材,变化莫测、形态多样的水,总是牵动人的心扉。在展览第二板块“江南水乡”展出的《金色渔港》和《泰安桥》中,陈希旦用精湛的色彩语言、水色淋漓的技法表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美景。
春晓陈希旦擅长用光来构图,用色来造型,用笔来写神。展览第三板块“欧洲风情”展出的《金色塞纳河》中,艺术家描绘波光闪闪的水面时,利用水彩纸特殊的底纹,再辅以书法飞白式的用笔,以表现它的质感和神采,并用不同的笔触表现水的动感和层次。作品《卢浮宫》、《余晖》中,充满阳光的街景,冷与暖、 润与枯、重与浅、线与面,在他的画里得到充分发挥。他把都市阳光表现得艳丽灿烂和充满无限生机,并让画面自然而然流淌出东方韵味。
多年前,老一辈水彩画家潘思同曾在给陈希旦的信中写道:“我这个老头无所作为,只希望你们把水彩艺术的发展早日繁荣起来。”后来,陈希旦说:“我也是老头了。我想把潘思同先生的那句话传递下去,希望中国成为世界上真正的水彩画强国。 ”
也因此,陈希旦在探索研究水彩画民族化道路上做了大量坚实有效的基础工作,同时也为上海的水彩画走向世界作出贡献。在他的推动下,2010年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举办。此次展览主办方表示,作为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久事美术馆始终致力于研究、展示、弘扬、推广海派文化,“此次展览特别呈现拥有独到艺术气息的海派艺术家陈希旦的作品,希望通过他的画作与感悟为大众带来海派水彩的交流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