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的“见证与传承”
长城网记者 马静
“这件文物瓷罐是从正定开元寺南遗址发掘的,当时发掘的时候破坏特别严重,都是零碎的碎片,后期我们经过拼对、修复,才得以恢复成现在看到的样子。”日前,在位于正定县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队驻地,考古队队员徐亚乾指着玻璃柜中的一个白瓷罐告诉记者。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队主要负责正定开元寺南遗址的考古发掘,以及配合正定古城的文物保护工作。
考古工作者在开元寺南遗址进行发掘。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5年开元寺南广场需要修建停车场,由于临近国保单位,需要提前勘探。经过勘探,发现这里遗址丰富。“由七个朝代连续叠压,文化层比较丰富,所以遗迹现象也比较丰富”考古队队员赵星介绍说,“文化层叠压打破关系复杂,遗迹难以分辨,发掘时有些现象需要讨论解决。”
“我学的是历史专业,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考古工作通过自己亲手把文物发掘清理出来,然后再经过拼对,还原它当时的历史,感觉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90后赵星对考古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人生价值观也会有很深远的影响,而只有在这个行业做久了,才更能发现考古工作的闪光点和魅力。”
2017年就来到正定考古队的赵星,参与了开元寺南遗址的现场发掘工作,也见证了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以及背后历史的还原。
开元寺南遗址。
赵星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幕,在开元寺南遗址发掘过程中,清理金元时期的房屋遗址F27的时候,考古队发现了一个壁挂灯的残件,上面有三四个铭文,当时就想会不会接下来还会有其它部分的铭文。果不其然,当清理到房屋中部的时候,又发现了带有铭文的碎片,回来后经过拼对、清理、修复,发现是整个壁挂灯,而且有四行铭文,这是开元寺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上面有着消防标语,这在别的地方也是很少见。”赵星说,这个过程既是对文物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还原。每一个新发现都令人兴奋,每一段历史都令人心生敬畏。
考古工作看似很神秘,实则枯燥、艰辛,文物发掘更需要耐力和细心。开展地下文物抢救保护,整理发掘的文物,进行资料考证……考古队员常常日出而作,特别是夏季,早上五六点钟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进入暑期,藿香正气水是工作必备,“每次都是领了藿香正气水,喝完然后下去干活,以防中暑。”赵星说,一忙就是一天,一旦有了新发现,加班也是常事儿。
在正定考古工作队驻地,记者看到,办公室中央放着一个长条桌,队员们分坐两边,除了户外工作就在这里进行资料整理、查阅。一旁的屋子里堆满了相关资料和书籍,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床,这就是他们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少回家,有时候家里也会唠叨,但只能在相对清闲一些的时候,抽时间回家看看。”赵星说。
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清理修复。
当谈到工作苦不苦时,考古队员都纷纷摇头,他们说,真正辛苦的是田野考古。田野考古特别需要体力、勇气、智慧和毅力。无论是烈日高照,还是大风、沙尘,他们总要克服重重困难,去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考证,对文物进行发掘。“田野考古是挺辛苦的,住的是活动板房,冬冷夏热,相比较而言,我们在正定这边条件还算好的。”赵星说,因为热爱考古,再苦大家都是快乐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作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受到大众关注。从事考古工作多年的李鹏为坦言:“实际上考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枯燥的,但意义非凡。我们对整个河北省境内文物保护工作承担着责任,对于宝贵的物质遗产,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期待大家对我们的成果更加认可,更多公众更了解我们的工作,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并体验考古工作,传承历史文化。”李鹏为说。
来源:长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