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龙头大馆作用 挖掘展示区域文化 :湘博“桃源工”系列展之启示
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因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省内第二大河流沅水贯穿全县,连接云贵至江浙地区,交通便利,多种文化汇聚于此。湿润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带给桃源居民闲适富足的生活和质朴纯真的气质,形成了承载于“桃源工”的地方特色文化。
“桃源工”泛指桃源县境内包括木雕、刺绣、玉石雕、铜刻等在内的各种手工技艺,其中尤以木雕与刺绣最为突出,是桃源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湖湘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自新馆开放以来,便确立了展示、宣传和传承湖湘区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并着手打造“湖湘区域文化系列展”,而“桃源工”系列展便是这一品牌的开篇之作。从介入研究到展览开幕,湘博5年来的实践试图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挖掘展示零研究基础的地方文化的全新工作模式。
展览海报
深入调研,善于发现,从无至有
“桃源工”系列展由湖南省博物馆和桃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分为刺绣篇与木雕篇,是湘博首次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展。刺绣篇“仙境有花开——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展” (以下简称“刺绣篇”)遴选179件(套)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为展品,从桃源刺绣的工艺成就、美术成就,以及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日用三个方面,通过刺绣的特色技艺和齐备的针法诠释桃源刺绣技法工艺的精髓和个性化的气质特征。
木雕篇“美俗于斯——木雕里的桃源印象” (以下简称“木雕篇”)则精选了200余件(套)公私所藏桃源木雕精品,通过对其图案题材、功能器用、物礼馈赠、技艺特征等方面的空间视觉化展示,引导观众通过桃源木雕这类物证管窥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礼仪文化。
对于湖南省博物馆来说,“桃源工”系列展也承担着探索全新工作模式的任务与目标,即在湘博现有的策展人制度基础上,如何围绕零研究基础的区域文化建立从介入到研究再到阐释与呈现的工作范本。
自2014年开始,“桃源工”系列展便以桃源刺绣为突破口,开始了筹备与策划工作。2015年10月底,湘博策展团队联合湖南省内织绣专家及收藏界人士在“2015年度湖南省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资助下,赴常德市和桃源县开展田野调查和文化信息采集。之后的几年中,湘博的策展团队不断关注着收藏界的动态,并持续开展更加深入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原定于2020年春节前后同时开幕的“桃源工”系列展刺绣篇和木雕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得不推迟,终于在2021年3月16日和5月18日依次开展。在这长达几年的筹展工作中,湘博研究人员从众多民间藏家处获得了大量资料和启发,奠定了展览的研究基础;而展品的收集、展览的顺利举办则少不了与桃源县人民政府的通力合作。
2015年10月湘博研究人员田野调查中拜访老绣工
01
利用自身平台,盘活民间收藏
据刺绣篇策展人余斌霞介绍,不同于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桃源木雕,桃源刺绣现仅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存作品多出自清末民国时期,虽已获得民间收藏家的青睐,但却并不为学术界所知。因此,余斌霞通过与藏家建立良好的关系,看到了大量精美的桃源绣品,从而实现了研究上的突破,在针法的辨认,风格的识别,与湘绣、苏绣等著名绣种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等问题上均获得了科学的认识。
清 黑呢地绣“花间锦鸡”门檐 私人收藏
此外,藏家对桃源刺绣的热爱和对桃源文化的保护意识也让余斌霞深受感动,他们不仅尽全力收集、保存刺绣作品,还无偿为博物馆提供藏品。本次展览刺绣篇展出的179件(套)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中,来自近30位藏家的私人收藏展品达到了133件(套),占比75%。
清 白缎地绣花鸟纹插屏 私人收藏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物收藏发展迅猛,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国家的重视。国家文物局2018年3月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2020年11月,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在上海启动。这些举措都在尝试为文物收藏与流通经营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而本次湘博与民间藏家的紧密合作,便是作为地方大馆通过展览将民间收藏文物带进公众视野,让民间收藏“活”起来。
02
携手地方政府,动员当地民众
虽然博物馆举办展览都会获得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但此次湖南省博物馆与桃源县人民政府合作之密切却在行业内并不多见。桃源县人民政府对本地文化遗产有着较强的保护意识,因此给予了湘博策展团队极大的支持,不仅提供了一定数额的策展经费,还担任了博物馆和当地藏家及居民沟通的桥梁。据木雕篇策展人舒丽丽介绍,由于大量木雕作品分散在藏家和当地居民手中,桃源县人民政府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便出面挨家挨户拜访,按照策展人的思路与要求挑选和征集展品。在新冠疫情期间展期推迟,很多居民担心自家收藏在博物馆的安全问题,县政府工作人员也出面与当地居民反复沟通,使其建立对博物馆的信任。
礼酒担 私人收藏
在桃源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览不仅顺利举办,更在看不见的地方为桃源非遗保护带来积极的意义。桃源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在湖南省博物馆这样的平台展示桃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那些默默坚守的传承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与鼓励,在政府财政支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了桃源县非遗传承的信心,也唤起了桃源民众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淡化“物质”与“非物质”,
重在展示地方特色
湖南省博物馆本次与桃源县人民政府及民间藏家的合作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外向的工作方式。而面对桃源木雕这样依然活跃、具有鲜活生命力、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文化,博物馆又该如何挖掘、展示与解读其内涵也是湘博本次展览要解决的问题。
舒丽丽认为,虽然博物馆始终围绕“物”开展工作,但却不能将其研究与展示的对象以“物质”和“非物质”的领域严格区分,否则博物馆便会成为“藏宝阁”,而展览也将仅限于“晒宝”。为了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博物馆的研究需要吸纳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打破“物”与“非物”的界限,多种角度阐释同一主题。
木雕篇展厅
与清代民国时期的桃源刺绣不同,展览展出的桃源木雕作品多数时代并不早,且经过常年使用,是桃源地区民俗文化的物证。因此,策展人将桃源木雕及其文化置于文化人类学“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野之下,从图案题材到完整器用,从家居环境到家教文化,从礼仪馈赠到地方社会文化价值,管窥桃源地方在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下如何以世俗生活为灵感来源,发展出桃源文化朴素而浪漫的独特气质。
立足寻根溯源,发展非遗传承
桃源刺绣与木雕技艺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本次的两个展览与大部分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完全不同。除了各自配有体验活动之外,两个展览并未有更多的非遗展演或观众现场体验,也未推出各种非遗产品供观众购买,而仅依照湖南省博物馆惯例三位一体推出展览、图录和学术研讨会。如此安排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湖南省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反思。
“桃源刺绣”非遗公益守护计划活动现场
近年来,“非遗”成为热词。各地博物馆纷纷将“非遗”保护纳入到本馆的工作中,非遗展演、非遗体验和非遗产品成为很多博物馆的标配。此外,社会力量和非遗传承人也通过商业化运作让这些濒危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然而这一派繁荣景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内涵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刺绣篇桃源刺绣技艺的展示
刺绣篇策展人余斌霞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如今桃源刺绣传承人的作品与清代民国时期已相去甚远,有形而无神。究其原因是桃源刺绣中多样的针法如锁针、网针、盘金、扎针,以及特色针法毛针等等已基本不见于当下的桃源刺绣作品,而就是这些富于变化的针法让清代民国时期的桃源刺绣具备了生动的艺术表现力。面对这样的现状,余斌霞认为要复兴传统工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要真正了解它,保存它。桃源县政府副县长汤赛男也认为,未来桃源木雕和刺绣的保护与传承中,首先要做好研究溯源工作:一方面把桃源木雕桃源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研究好;另一方面做好传承脉络、工艺与材料的溯源工作,建立完整的学术体系。
清 红呢地毛针绣“太狮少狮”桌围 私人收藏
桃源刺绣藏家樊祥则表示,非遗作品本身的保护也应得到更多的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桃源刺绣作品外流严重,本次希望借助湘博的推动,通过举办展览扩大桃源刺绣的影响力,从而鼓励更多本地藏家收藏、保存桃源刺绣,同时呼吁政府加大对非遗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现有藏品留在其原发地,不再继续流失。
可见,以湘博为代表的地区大馆在这一过程中大有可为。首先便是利用自身的学术力量还原非遗技艺的原本面貌,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龙头大馆的平台优势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展示给公众,为当今从事非遗传承的群体提供参考,同时助力地方文化遗产在更大的舞台进一步推广。
结语
作为展示区域特色文化的窗口,博物馆在研究历史时期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应关注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共识。湖南省博物馆“桃源工”系列展览更是提出了“助力振兴传统工艺”的目标。然而,博物馆需要明确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到底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湖南省博物馆此次长达5年的展览筹备工作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湘博从深入系统的研究开始,在地方政府与民间藏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刺绣和木雕为切入点深挖 “桃源工”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自身作为龙头大馆的平台优势,将深埋于民间收藏的非遗技艺带到学术界与公众面前,为其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助力桃源文化登上更大的舞台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