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用6种方式给娃传递三个感受,让传统节日回归传统
文|全文共1823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传统节日端午节要来了,你想好怎么过了吗?一般学校是放假,跟孩子一起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你准备好,怎么陪孩子过了吗?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让你的思路更清晰,也能提供一点小建议。
传统节日带来的思考
我和孩子们,都是比较重视传统节日的,不管大节、小节,都会提前准备,想着让那一天,熠熠生辉,更有仪式感。端午节也不例外,我已经提前一周,做好了规划,娃爹说,你这看起来像过年一样隆重,有必要吗?
在我看来,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习俗作为底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值得我们重视。
传统节日的来源多种多样,有些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先人,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有些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比如春节是从上古时期的祈福祭祀,逐渐演变来的。
而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文化底蕴。我们在学龄前就对孩子展开国学启蒙,如果恰巧对传统节日缺少了解,那孩子就无法真正领略,中国文化中的美学意蕴。
这也是我重视传统节日的原因,希望我的孩子,也能真正地懂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以及美学精髓。
端午节请带给孩子三种感受
中国的节日热别多,有资料记载,一年中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有20个。而端午节是其中之一。给孩子传递三个感受,每个感受中提供了两种方式,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感受一:民族自豪感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是传承的媒介之一。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有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
端午节的由来,有好多种传说,每一种都是国学文化的渗透。过端午节,可以跟孩子讲讲,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还有吴国大夫伍子胥。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
下面的两种方式,是比较经典的:
1、读经典端午节绘本《粽米飘香艾蒲长:端午节》、《伊伊,端午节快乐!》《粽子娃娃》、《端午节》、《端午节的故事》。
2、观看赛龙舟表演,平时的忙碌可以趁着端午节弥补一下。跟孩子一起看龙舟表演。端午节很多地方会举办赛龙舟,让孩子感受过节氛围,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
感受二:力量感与付出
屈原为何投江?根据史料记载,屈原本是战国末年楚国怀王时期的三闾大夫,立志要帮楚国变法图强,可楚怀王却不能给他支持,最终在汨罗江边投江自尽。屈原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重与怀念,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
所以,端午节这样的特殊节日,家长更应该带孩子传递爱,可以从下面两个方式进行:
1、可以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比如看望福利的小朋友,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等,送上节日祝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是有一定力量,可以帮助到其他人的。
2、跟孩子一起包粽子,感受家庭生活、家人的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包出来的粽子,也格外香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来,感受更浓郁的家庭氛围,也明白在家庭中,自己也是要付出的。
Tips:有灾
感受三:生活的仪式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中写道: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生活的仪式感,藏在一粥一饭中,藏在生活的点滴里。有仪式感是使今天的某一刻与昨天不同。
在传统节日里,我们更应重视仪式感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系五彩绳
通常在端午的前两周,就开始有商贩吆喝,摊前一堆五彩绳,孩子们拉着妈妈蹲在摊前选购。
妈妈一般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就给孩子系在手腕上。寓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我小时候也受到这样的待遇,如今为人母,也会提前给孩子采购,晚间偷偷溜到床前,给孩子系上,等待他醒来后惊喜的表情。
Tips:小时候妈妈说,五彩绳能辟邪,戴上就不生病了,但要在端午节的第一场雨水后,剪下来,让雨水冲走(冲走疾病)。
2、戴香囊
我的妈妈手工做的很好,一般都会给我们做香囊,扯一块红色带图案的布头,一小会儿功夫就做好了。妈妈一般用小茴香、食盐作内容物,说是防潮又驱虫。还很好闻呢!
放学后我从书包边上取下香囊,挂在腰间,得意地跟小伙伴炫耀,大家都很羡慕。现在端午节的香囊,可以网购材料包,带孩子做也很方便了。内容物有各种中草药、香料、雄黄粉等,选择更多了。
枕边育儿寄语:
有非遗专家认为,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但不适合说“端午节快乐”。这个小小的知识点,也请记得跟孩子说。端午节如何过得更有意义,请参考本文中的几个小tips,或许能让你陪孩子过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