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世界首演,北交委约作品汇成“恢弘的颂歌”

Image 2021-06-14

《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交织隐现,28声锣响激荡,仿佛回响在开国大典上的28声礼炮余音不绝。在艺术总监李飚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与钢琴家孙颖迪用奔流的音乐为观众展开了历史的画卷……6月13日晚,为庆祝建党百年,北京交响乐团“恢弘的颂歌”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蔡东真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在本场音乐会上迎来了世界首演。

“很多作曲家不愿意碰钢琴协奏曲。”蔡东真坦陈,器乐作品中,钢琴协奏曲可以称得上最具戏剧效果的体裁,它需要通过钢琴与乐队在音色、旋律、声音强弱、演奏结构等方面的对抗与协作,最终形成和谐与统一关系,“很容易费力不讨好。”《北京颂歌》的创作缘起甚至可以追溯至2015年。最初,他曾有过很多犹豫:世界范围内,创作钢琴协奏曲的作曲家或者本就是钢琴家,或者对钢琴这件乐器的技术含量、艺术内涵了若指掌;在中国,《黄河》钢琴协奏曲家喻户晓,是一座几十年来都难以逾越的高峰。

“我们希望在钢琴协奏曲这个领域进行突破,创作出又一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歌颂党和祖国的作品。”北京交响乐团团长孟海东说。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分为“共和国礼炮”“井冈山火种”“梦回宝塔山”和“北京颂歌”四个乐章,以“倒插笔”的方式回溯了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旋律推进时,观众可以捕捉到很多熟悉的“影子”,比如第三乐章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第四乐章中的《北京颂歌》和《歌唱祖国》。“敢不敢、会不会用这些旋律”,是蔡东真最初迟迟无法下笔的另一重顾虑,他知道,外界一定会传来质疑的声音,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站在观众这边。“不用这些民歌,观众可能听不懂。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的作品,它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蔡东真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听到、传唱这些经典的民歌,在音乐的启发下对党的历史有更多了解。首演后,他将继续打磨作品,在钢琴技巧、可听性、乐队与钢琴的配合等方面做出更多调整。

除了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本场音乐会还上演了北京交响乐团的另一部委约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前,5月2日,这部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思军创作的作品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全曲长约50分钟。相较于《北京颂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气质显然更加“现代”,但它同样带着鲜明深刻的北京烙印,那首由曹火星创作、至今唱响在大江南北的同名歌曲,就诞生在房山区霞云岭,在第四乐章“百年辉煌”中,它先是露出了小小的动机,接着被完整演奏。此外,北京地区的音乐元素也融汇在旋律间,在第三乐章“风萧萧兮”中,刘思军就化用了京剧反西皮二六唱腔。

作曲家邹野根据经典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和《唱支山歌给党听》改编的交响乐作品也在本场音乐会上奏响。李飚透露,这套既有红色情怀、又有首都气质的曲目将在下半年跟随乐团在保利剧院展开全国院线的巡演,经过修改提高的交响乐作品《京城大运河》则将从9月中旬沿着大运河到访7个城市。另外,乐团还将继续推进“首都市民音乐厅”,演绎众多红色经典。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高倩 方非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