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夏日有多美?读读王安石这首诗,宛如世外桃源
从春暖花开到绿意盎然,时光匆匆而逝,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告别一季光阴。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陌上清浅,四季转换,却带不走散落的芬芳。
一帘烟雨,一抹暖阳,一池荷花,一川幽草,一声莺啼,无不散发着夏的旖旎。
时光安暖,岁月无殇;夏日明媚,流年知味。
想起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夏日的山间绿草如茵,鲜花烂漫,宛如世外桃源。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唐宋文人很喜欢以“即事”为标题,像王维的《山居即事》,“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杜甫的《暮春即事》,“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辛弃疾的《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等等,表达的都是一种寄情山水的悠闲心境。
王安石这首《即事》也是如此,写于晚年远离朝堂,退隐江宁之时。
彼时的他看透世事,心境日趋平和,游走于山水田野间,留下不少写景咏物的佳作,诗风清丽婉转,含蓄悠远,后世称之为“王荆公体”。
黄庭坚曾盛赞“荆公暮年做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这首五律虽冷门,却也颇能代表王安石晚年的诗风。
诗歌首联以“径草”和“山花”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山间图。
这里值得玩味的是“暖”、“积”、“晴”、“繁”这几个形容词。
“暖”和“晴”突出了夏日晴朗温暖的气候特点,而“积”和“繁”则将夏日的热烈繁盛描写到了极致,一下子便将读者摄入了一种温暖又明丽的氛围中,足见诗人炼字之功底。
接着的颔联两句,镜头一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山水环绕的山村图景。
“纵横”、“高下”,不仅对仗工整,更是营造了一种极其阔大的意境。
绿草如茵,山花繁茂,流水潺潺,青山相对,诗人删繁撮要,寥寥几字就概括了山村清丽幽美的自然环境,极见笔力。
再来看颈联两句,诗人截取了“鸡鸣”和“犬吠”这两个经典意象,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鸡犬相闻”。
南朝诗人王籍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典型的以动衬静,而王安石在《钟山即事》中则言“一鸟不鸣山更幽”,与之唱起了反调。
但是这里又以鸡鸣和犬吠反衬乡村的宁静,可见诗人也是“善变”的。
当然,这样的“善变”于诗人,于读者而言,都是喜闻乐见的。
最后的尾联“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是对整首诗的总结。
“武陵源”便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古代无数文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王安石到此一游,仿佛亲身去了一趟桃花源,心中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后,后世无数文人都曾写过与之相关的诗文,例如王维的《桃源行》、秦观的《点绛唇·桃源》、苏轼的《和陶桃花源》等等。
王安石也曾写过一首《桃源行》,“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而这首《即事》虽然不以“桃源”为题,但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生活情境描写,都和桃花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从山花径草,写到鸡鸣犬吠,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将山村的宁静幽美、自由闲适描绘得穷形尽相,最后的“武陵源”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虽是写景诗,但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山村田园的热爱,正如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所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夏深日浅,拾忆流年,时光散落繁华,暗香醉了流年。
铺一笺南风初暖,写一纸清浅流年,沿着欢喜的方向,将这场季节相逢,洇染成最美的诗行。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在王安石这首诗中,感受夏日明媚,邂逅桃源仙境。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