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赵望云为西北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Image 2021-06-09

赵望云(1906-1977)河北省束鹿县人,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早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积极提倡新国画运动。曾先后深入华北、塞外、江南、西南、西北等地,以大量的农村写生和国画创作,闯出了一条中国画表现劳动民众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

1929年,赵望云与李苦禅合办“吼虹艺术社”出版《吼虹画刊》,坚决提倡新国画。不幸的是,他们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被当局视为“破坏行为”,惨遭搜查,终致停刊。赵望云出走东北,继续在营口、沈阳、大连等地举办画展,影响日渐显著。而此前的这一切,都为这位画坛闯将的人生辉煌埋下了“伏笔。

从1933年2月12日至6月28日,《大公报》开辟了“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连续刊载了15辑。赵望云“终日坐着大车,夜宿小店”,历时三个多月,绕行冀南十余县境,真实记录着当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一张张近乎速写式的画作,笔调朴素自然,不粉饰,更不隐晦,当时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状况,跃然于新闻纸上。范长江的“旅行通讯”与赵望云的“农村写生”成为那段时期《大公报》最能吸引读者的两个专栏,因为他们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实面貌和苦难生活,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不久之后,大公报社把《农村写生》专栏发表的130幅作品汇编成《赵望云农村写生集》,于当年9月1日出版发行。赵望云在这部《写生集》的自序中立誓一““到民间去的口号,无须再喊,但希望我们生在乡间的人们,走入城市之后,不要忘掉多间オ是。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为终生生命之寄托。”

1934年春,《大公报》第二次聘请赵望云与文字记者杨汝泉同行作塞上写生,共作画99幅,随后汇集赵望云画、杨汝泉文、冯玉祥诗,编辑出版了《赵望云塞上写生集》。1935年秋,赵望云以泰山地区民间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写生组画48幅,冯玉祥同样为画配诗,并亲笔隶书,刻于石上,以作永存。

1938年2月,《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在武汉出版,冯玉祥请老舍为画集作序。序中写道“冯先生同情老百姓,爱助老百姓,愿意替老百姓做事话……恰好就有个生在民间、喜爱乡村的画家来帮忙。赵先生的山水画本来很有功夫,可是他不喜山水里那些古装的老翁,所以就在乡间细细的观察,深深的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图画里,以求抓住民间的现实生活,使艺术不永远寄存在虚无缥缈之间。”“白石翁画中有物,不爱摹古:望云画中有诗,更进一步。而且,这个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又是这个世界的事。”1936年,《赵望云旅行印象画选》在上海出版,文学家盛成极为肯定赵望云画作中的“真实不虚”。

1942年后,赵望云定居西安,进一步精研传统技法,探索并开创西北自然风貌及多民族人文风情相融合的新画风,形成了雄浑博大、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长安画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并为西北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鲁湘曾在《精神家园的慷慨浩歌一一赵望云简论》中这样评价:“长安画派并不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破空而出的东西,它的生命胚胎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形成锥形。准确理解‘长安画派”,理应作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这种延伸,有助于对赵望云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198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赵望云画展”座谈会上,叶浅予与常书鸿、黄苗子、潘絜兹、何海霞等向到场的美术史家们呼吁:“赵望云是当代国画反映现实生活的开拓者、先驱,如果写现代美术史,应给予相当的篇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