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青海非遗文化保护实现“活态传承”

Image 2021-06-09

藏族青年在泥塑传习所里学习制作泥塑。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新华社西宁6月9日电 题:青海非遗文化保护实现“活态传承”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白玛央措

29岁的夏吾卓玛学习绘制唐卡已有7年。在被誉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超过2万人和夏吾卓玛一样,投身于非遗文化产业。

记者在龙树画苑扶贫车间见到夏吾卓玛时,她左手捧着黛青色的颜料,右手持细毛笔,小拇指还夹着一块粉扑似的垫布,双腿盘坐在一幅未完成的画布前。

夏吾卓玛的故乡在同仁市麻巴乡,小学毕业后她便开始在家里种地。家中仅有6亩耕地,年收入7000多元,这曾是一家5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现在我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从小我就希望有一天能绘制出精致的唐卡。”夏吾卓玛说。

2020年,这所唐卡画院生产的唐卡、堆绣和刺绣,总收入约1320万元;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树画苑内的唐卡展厅。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总经理完德尖措说,画院去年收了170个徒弟,有的徒弟技艺精湛,创作出很多精品唐卡,一年能有60多万元收入,普通学员一年收入四五万元。

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3项,国家级传承人88名;青海省共设有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设立了16家省级刺绣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工坊自设立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亿元。

青海师范大学教授文忠祥说:“如果保护区内‘非遗’是一棵大树,文化生态环境就是承载它的土壤。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

自2007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中国政府10余年间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当中有11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

目前,仅在青海省就设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汇聚的青海省,在深入挖掘保护区内文化资源、加强整体性保护、提升传承人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效探索。

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工艺大师白玛群加的工作室,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藏黑陶世界的大门。琳琅满目的藏黑陶制品附着岁月的尘埃,饱含白玛群加多年来对这项传统工艺的执着与热情。

“我从小就喜欢做泥塑,现在从绘制设计图纸到制作藏黑陶,一旦开始一件作品就停不下来,你看我的手每天都是肿的,不过手劲儿也很大。”白玛群加笑着说。

藏族青年在泥塑传习所里学习制作泥塑。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热爱藏黑陶的白玛群加总能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安静而专注。沾满陶土的双手在陶面刻花,木刀在陶土表面一起一落,勾勒出优美的藏式图案。

青海省文化部门多年来组织实施“研培计划”,在省内外高校举办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培训班,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联合省内外高校,累计开展培训36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工艺大师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学员们共同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新发展路径和方法,分享创作实践的成果。

“在清华美院,我不仅学到了很多非遗技艺前沿的知识理论,而且更加坚定了传承藏黑陶传统工艺的初心。”白玛群加说。

青海省藏传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完玛冷智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大手笔,是长远战略。近年来,我有幸见证了青海非遗文化保护的进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方式上实现了从静态到活态、从抢救式到造血式的转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