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海这个社区的居民有眼福了!家门口看“我在上博修文物”真人版

2021-06-08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深受观众喜爱,而在上海博物馆,也有一支“神秘”的专业队伍,60多年来持续修复和守护“国家宝藏”的“健康”。

6月8日下午,“非遗点亮生活”——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技艺专场在徐汇区天平街道“66梧桐院”邻里汇开幕,来自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老法师”们为居民介绍了古陶瓷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古家具修复技艺等来自上博的文物修复“秘籍”,并当场展示了相关修复实验作品、标本、书画复制品和家具复制品。

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的文物修复机构之一。工场主要分为青铜器修复、陶瓷器修复、竹木器修复、书画装裱、书画复制等工作组,汇聚了每一代业内最顶尖的专家,并建立了延续至今的师徒传承制,使上博的修复力量在全国博物馆系统中始终名列前茅,精湛的修复技艺得以代代传承。

瓷器修复中的上色

古陶瓷修复方面,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的开创者为饶鸿发,至今,他的技艺已传承五代,历代工作者修复的陶瓷文物数以千计。2021年,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技艺主要包括清洗、粘接、补缺、打磨、上色等五大步骤。其难点在于,如何使补缺部分在上色后,达到和原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明宣德青花花果纹碗(修复前后)

明宣德红釉梨式壶(修复前后)

截至目前,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团队共有5名成员,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成员们还积极探索新的修复材料和技法,为技艺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在上博修复的古瓷器文物中,清雍正仿哥窑大碗、明宣德红釉梨式壶、明宣德青花花果纹碗等都颇具代表性。

上博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于2021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技艺,最早可溯源至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古铜局内的修复高手“古铜张”一脉。上博的第一代修复师王荣达,正是“古铜张”张泰恩的再传弟子。他的修复技艺在上博传承,至今已及四代。

青铜器修复中的补配

商前期兽面纹壶(修复前后)

上博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广为人知,但鲜有人知道,传统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包含了清洗、拆除、去锈、矫形、拼接、配缺、塑形、翻模、刻纹、铸造、打磨、作色等十余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以上博修复的商前期兽面纹壶、西周乳丁纹簋、春秋晚期交龙纹鑑等为例,青铜修复师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将各项工序变得更为便利和安全,让青铜器修复与复制兼顾审美与科学的高水准。

上博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于2018年被评为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修复技艺至晚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明代形成以“苏帮”和“扬帮”为代表的装裱流派,技艺风格各有千秋。

清代郑板桥墨竹图(修复前后)

近代梁启超隶书(修复前后)

在昔日的上博文物修复工场中,苏、扬两派大师共同协力,打破技术保守的壁垒,以清洗画芯、揭除旧褙、补缀残缺、小托画芯、全色接笔等五大工序为核心,形成了特有的“画芯善补精全,绫绢宽料整挖,配色和谐高雅,裱件平柔洁净”的上博古书画海派修复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

目前,上博书画装裱修复团队共有6名成员,承担着馆藏一万余件书画藏品的修复保养和国内外珍贵书画文物的委托修复工作。清代郑板桥墨竹图、清代李含汉山水图轴、近代梁启超隶书等均为上博团队修复的作品代表。

家具修复中的补配雕刻

清代银杏木雕龙纹宝座(修复前后)

同样在2018年,上博古代家具修复技艺也被评为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技艺的主要工序包括清洗、拼接、补配雕刻、打磨、做旧、组装,还有修复后的定期上蜡保养等。每一道工序的执行,都建立在对文物原工艺、原材料和原造型的深入理解基础之上,力求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古代家具的面貌。

上博的古代家具修复技艺至今已传承五代,各道工序所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始终不断改进。目前,上海博物馆古代家具修复团队共有3名成员,除了负责馆藏家具的修复,还承担竹木漆器修复工作。同时,对木材原料、榫卯结构、文物常见病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古代家具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居民体验文物修复技艺

今年4月起,天平街道通过徐汇区文旅局引进优质非遗资源,定制非遗主题系列活动“梧桐记忆·66非遗”文化展。6月,在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上海博物馆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首次“组团”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我在上博修文物”的神奇,也让更多市民走近文物修复技艺,感受非遗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