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宝墩遗址发现碳化竹片,首次明确了成都平原竹骨泥墙的存在

Image 2021-06-07

从上世纪晚期开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陆续在宝墩等八座成都史前城址群发现了竹(木)骨泥墙基槽式居住型建筑遗存,这类建筑遗存也延续至了三星堆、十二桥文化时期,但由于成都平原偏酸性的土壤环境,截至去年以前,尚未明确发现残存的有机质建筑构建。

竹(木)骨泥墙建筑遗址

这些成都平原上的早期建筑,到底是木骨泥墙,还是竹骨泥墙抑或是二者皆有?在本年度宝墩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台地边缘倒塌的红烧土基址中发现了6枚碳化竹片。唐淼说,这一发现最直接地证明了竹骨泥墙的存在。

碳化竹片

这些竹片对应的是哪种竹子?如何妥善保护它们?据唐淼介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相关人员已经介入到竹片种属鉴定、保护方式上来。

2009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一直承担着以宝墩遗址为主要载体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研任务,近年来,对成都平原宝墩时期人地关系——人类居住模式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

唐淼介绍,宝墩古城修筑了内、外两重城墙,外城修筑年代晚于内城,但内外城同时使用过。如今看似平坦的城内区域,在宝墩文化时期地貌多样,台地与低洼区域交错分布,最大高差约5米,宝墩先民因地制宜,对城内各种地貌采用不同的方式合理利用,例如城内地理位置最高的鼓墩子区域,可以称得上是宝墩古城内的“黄金地段”,在该区域分布有三座南北向的大型建筑,推测应为大型公共性建筑。鼓墩子区域既是宝墩古城的地理中心,很可能也是文化中心。

宝墩先民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的黄土台地营建居址,而墓葬则通常分布于房前屋后或台地旁的低洼区域。宝墩时期已干涸的低洼区域,也被用于制作石器或其他手工业活动。更为低洼的湿地,则被用于水稻的种植。宝墩近期发现的的疑似水稻田,即位于这片区域。

唐淼认为,宝墩先民居住与生产生活的空间模式与如今的川西林盘的生活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我们认为川西林盘式生活空间模式,即是人群对冲积平原微地貌的一种适应性利用方式。” 唐淼说。“通过近年对宝墩古城遗址微地貌的探索,可以一睹宝墩先民‘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

宝墩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来源

1986年,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坑内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黄金面具、金杖……展示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强大的古蜀王国魅力。

如此辉煌的三星堆文化从哪里来?考古人员展开了艰苦的探源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宝墩古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崇州双河古城遗址、崇州紫竹古城遗址、大邑盐店古城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八座史前古城遗址。八座古城文化面貌相似,年代前后延续,学术界将该文化命名为“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将成都平原正式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之中,填补了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空白,同时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线索。

“宝墩文化阶段,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的城址、遗址,证明了成都平原拥有孕育三星堆的文化沃土。”唐淼说。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已知宝墩文化分布于50余个遗址,其中就包括三星堆遗址。在宝墩文化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了拥有一定权力的特殊阶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系列中原、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进入成都平原,与本地宝墩文化融合,产生了三星堆文化。这些外来文化可以观察到的主要有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等。

“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制陶、石器工艺、城墙修筑技术、建筑形态、生业经济上有明显的延续关系,应该说宝墩文化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唐淼说。

唐淼介绍,宝墩古城开启成都城市文明,为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文明的萌发孕育了胚胎。宝墩文化时期积累的挖壕筑城、治水、水稻栽培、家畜养殖等经验,为宝墩文化后期和三星堆文化时期古城址的修筑、生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宝墩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起源地,是成都平原迈进文明门槛和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等考古成果,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