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熊孩子”将美术馆当游乐场!带孩子看美展,也要让孩子展示美

Image 2021-06-07

形似蛋糕的作品被孩子们薅出一道凹痕。图据本端

在近日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不少毕业生的艺术作品都遭遇了小朋友的“二次创作”。据北京晚报报道,在一块近两人高的彩虹“蛋糕”作品前,很多孩子会把上面的棉花薅下来,“蛋糕”中出现了一道明显的凹痕;在一个地面白色艺术装置上,小朋友们不顾穿鞋套的规定在上面蹦蹦跳跳,留下一个个黑色脚印;一组跳舞的“小人”作品则因气膜遭到破坏,难以继续展出......这些行为非但没有被家长制止,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随意摆弄禁止触摸的艺术品,还在一旁为此录制小视频。

艺术展览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肆意破坏艺术作品,既令作者痛心,也令公众惋惜。在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上,诸多破坏甚至损毁艺术作品的行为,实在与艺术氛围不协调。当然,因为破坏者大多是少不更事的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看到栩栩如生的蛋糕等作品想吃上一口也在所难免,他们对文明观展还没有足够的自觉。不过,孩子身边的家长可都是认字知理的成年人,他们对“请穿鞋套”指示牌的漠视、对孩子大薅棉花的默许、对“禁止触摸”变“亲密接触”的鼓励,远不是参展者该具备的素质,更不是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近年来,随着展览赏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实践,熊孩子大闹展馆成为普遍现象。暑假就要到了,这种乱象恐怕还会增多。拒绝孩子进入场馆无疑有违常理,也不够人性化,而怎样防止孩子破坏展览作品,就成为家长必须答好的“作业”。家长带上孩子接受艺术熏陶,能够体现家庭教育的用心,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提倡;但带娃欣赏艺术的美好计划,必须建立在遵循参展规范的基础上。家长应在参展前做好功课,给孩子讲清楚展馆的属性、参观展览的意义;到了现场,更要以身作则,及时纠正孩子破坏规范的行为。对孩子尽到以上管教监护之责,既是从小培养孩子文明观展意识的必要之举,也是带娃家长参观展览时理应履行的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今年央美毕业展的话题播放量高达1.9亿次,因为没抢到现场预约名额大叹遗憾的网友不在少数,足见展览本身的火爆程度。公众高涨的观展热忱,既是对展览本身的肯定,也是城市艺术生态链的延展,更彰显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既然家长有欣赏艺术的美好追求、陶冶情操的家庭需求,那就该好好保护艺术作品,尊重艺术创作,珍惜参展名额和学习机会。任何一家艺术展览的场馆都是严肃的,不能任由孩子们将其变成大展拳脚、可劲儿折腾的奇幻乐园。

来源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