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湖北炸山炸出21根“怪棍”,两头都是杀气,专家:已经失传2000年

Image 2021-06-04

冷兵器时代,虽说早已成为过去式,但留下的足迹依旧存在,在众多的冷兵器中,“殳”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冷兵器,并且已经失传近2000年。殳,西周时期兵器之一,长长丈余且无锋刃的武器,其用法为打击,但不是棍棒,殳的由来,也十分传奇。古人躲在洞穴中,不免为毒蛇猛兽侵袭,加上没有尖锐的兵刃抵抗,只能用树林间常见的棍棒、自制的铁器等,这类武器的特点就是长、不锋利,适合敲打。之后经过发展,殳逐渐成为车战兵器,作为打击型兵器,既可以防身、又可以御敌,只是当遇见锋利的长矛、大剑之后,殳的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这也导致殳被淘汰,成为一件有名无物的过去式“冷兵器”。

在历来的文物出土中,“青铜殳”还是有不少,而在曾侯乙墓中,也曾出土了21根殳,那为何会单独讲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青铜殳?只因为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殳,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出土自铭为“殳”的兵器,而非逐渐演变为礼仪权杖的“殳”。在湖北省随州城西北约2千米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擂鼓墩,1978年2月,武汉某空军雷达修理所在擂鼓墩东团坡一带扩建厂房。开山炸石,红砂岩炸出一大片褐色的土层,在明显不正常的情况下,视察工作的厂领导怀疑这下面是一座古墓。

在经过勘测之后,一座君侯墓被发现,这座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数量可达一万多件,其中武器众多,还有21根奇怪的棍子,两头上满是杀气。这就是青铜殳,虽说之前“殳”出土了不少,但是用作战场的军用殳却没有被发现过,直到此次发现,其实“殳”在中国古代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尚书·武成》里面记载的“血流漂杵”;《周礼》里面记载的“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殳本有实用,后逐渐演变为宫廷礼仪的权杖,有型而无实,甚至于就连最基本的式样也没有了,这是中国兵器史上的一次缺憾,这次发现,弥补了这个遗憾。

除却弥补这份遗憾,曾侯乙墓,对考古学界来说,更是一次不可多得考古盛事,前面说过,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涉及礼乐器、武器、漆木用具等,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尚不止如此,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上面雕刻的铭文,也是一大发现。曾侯乙墓的墓主人,正是素有争议的曾国君侯,作为西周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曾国的实力应该是不容小觑的。历来记载的楚昭王逃到“曾”国,就证明了其强大,因此“曾随之谜”一直困扰着专家,因为当初记载的是楚昭王逃到“随”国。这次出土的文物中,就解释了这件事,曾随通用,曾国就是随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