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专访一大纪念馆总设计师邢同和:铸起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红色建筑

2021-06-04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百年已是风雨兼程,百年正是风华正茂

邢同和,1939年出生,华东建筑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先后主持设计了外滩风景带、上海博物馆、龙华烈士陵园、上海世博会申办方案等多个重大城市规划项目,也是中共一大纪念馆规划、建筑总设计师。

日前他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以自身亲历,讲述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故事,以及如何在时代大潮中,铸就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红色建筑。

设计一个梦幻的建筑容易,但设计一个有呼吸、能生长,能与城市和人民相融的活生生的建筑则煞费思量。

执业近一个甲子,岁月悄然流淌,邢同和发现,自己用心设计的这一件件鲜活的建筑作品,就这样长在了这座开放、创新、包容,且具有深深红色基因的城市里。

与城市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见证历史,奋进当下,更展望未来。

历经四年,从设计到建设,中共一大纪念馆不久即将开放。

作为该项目总设计师,邢同和难掩激动,年逾八旬的他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来到附近,隔着太平湖,用手机对着一大广场拍照留念。

1921厘米高的旗杆,这一数字蕴藏着党成立时的年份;高16厘米的底座旗台,由两块汉白玉石料拼制而成,寓意着崇高理想和希望;一大广场上还有一处“对景”,是一棵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的百年劲松,象征着深深扎根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依旧风华正茂……

在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上海,设计建设这样一座红色建筑,某种程度上,这不仅是为整座城市、人们心里竖起一座建筑丰碑,也是邢同和为自己近60年的建筑设计职业生涯竖起的一座里程碑。

“要设计经得起历史、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建筑,做人民的设计师。”

回望执业第一天就立下的志向,今天,这位耄耋老者扪心自问:“我,真的做到了!”

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方案首页写满了学习心得

“通过建筑总体与细部的思考,集中凸显‘两个百年主题’:伟大的开端,伟大的复兴。”

“建筑的形式与材料,是上海特色建筑风格的体现,既要有创造性的特点,也要有感染力的彰显。”

“主题的形式表现,具象与抽象结合。让人们被感染被感动,始终深深牢记,点题点睛点故事。”……

这些珍贵的手稿,正是邢同和着手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之前的学习心得。

没错,学习。

2017年,接到参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筹建工作任务后,邢同和与往常一般,没有急着动笔构思,而是先沉下心来学习。

他第一时间带领设计团队所有成员,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瞻仰参观学习,在宣誓大厅他和设计团队重温了入党誓词。此后,团队反复翻阅相关史料,多方座谈调研,在启动设计之前,领悟了“风貌保护、精神传承”等设计主旨。

学习,这也是邢同和持守了一辈子的执业习惯。别人的设计方案上,首页是绚丽的效果图,但他的方案首页,永远都是:学习心得。

他说,做任何事都一样,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绝不能没有学习、没有调查研究,就一头钻进业务堆”。

学习,既是找灵感,更是酝酿感情,“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过去、把握当下、畅想未来。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师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邢同和说,“感受当年的人、事、物,待心中的热情愈加炙热,设计也就水到渠成。”

太平湖畔,1921厘米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旗杆矗立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建筑的中轴线上,也是兴业路的中轴线上。通过一大广场把中共一大会址文物遗址与新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串连呼应起来,成为一组不可分割的公共性纪念建筑群,并向太平湖的绿色景观通透延展。这一步跨越,便是百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选址在哪里,建多大面积,又该建成什么样?当初,围绕这些问题,各方有过多次探讨。

邢同和团队坚持从城市风貌和老建筑中去寻找答案。

翻阅史料时,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彼时,围绕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修缮保护,也同样进行了多次论证。

“那个时候,那一整排石库门房屋,建筑界面都是连续的,整片建筑肌理也非常完整。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各方都尊重当时文管委的建议,实行保护性修缮。兴业路上的石库门建筑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对部分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于陈列展示,此外连弄堂的宽窄尺度,整体的布局,都没有变。”他这样回忆。

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和街区风貌。应循着这条主要原则,邢同和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建造好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文物建筑、红色遗址,其主要功能是历史时空背景的还原。而中共一大纪念馆则要解读好、演绎好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如何走过一百年,又昂首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因此,中共一大纪念馆必须解决好三个关系——与一大会址的关系,与街区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的关系。

邢同和认为,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是城市红色精神的一种升华,通过石库门来演绎伟大开端和伟大复兴,演绎百年历程的当代续篇,在风格上,新老建筑要有对话和亲和度,新旧交融、相得益彰。从立面形象、工艺材料、施工等方面都要实现风貌保护和精神传承,经得起再一个百年的考验。

其次,要实现与街区的肌理一致、走向一致,保留、延伸红色石库门建筑特色,并凝练升华。

再次,从规划布局中充分考量城市肌理拓展、序律的一致延续,从屋面走向、建筑体量、高度控制、天际轮廓线的变化等方面均形成整体,守护好城市中的红色血脉和精神家园。

设计甚至还考虑到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屋顶上以往固有的通风排气、室外机等设备均被巧妙隐藏,“确保航拍的视角下,整体面貌全然和谐统一”。

为确保设计方案在实施中的尽善尽美,邢同和常常亲临现场,亲自爬上脚手架现场“把控”。比如,砖墙中的勾缝,一定要齐整才算达标。负责现场施工的龙经理发来微信:“昨天看到您裤脚上附着的泥灰,令在场的晚辈们动容,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对工程精雕细琢、追求品质。”

如今,建成后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其中新建展馆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等设施。展陈将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各类展品超过1000件,其中实物展品600余件。

整个设计建筑过程,让邢同和感受最深的是:红色地标建筑,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从市委主要领导到各级各部门领导多次亲赴一线调研,强调政治高度;相关部门党委领导也纷纷主动跨前一步,相互助力,遇上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使得该项目进展顺利。

作为设计方,华东建筑集团党委也选派骨干精英、年轻人才参与到主创团队中,将党支部建在一线,加强对青年人的引领和培养。不少青年人在实战中感悟到使命与责任,更在实战中成长为骨干,体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

以生命在光荣之城中用力书写镌刻,也擅长为未来“留白”

设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整个过程,邢同和数易其稿,手绘图纸九十余张。

相比较更易制图和修改的电脑绘制,他始终坚持手绘。

一来,因为上了年纪,对传统绘图技能多少有种“敝帚自珍”的执念,最主要的——手绘图纸,意味着“必须通盘想好后再落笔,减少了涂改的随意性,对落下的每一笔都要负责”。

也因此,大大小小、宏观细部,邢同和的每一幅彩绘手稿,都精美似艺术品。

近60年间,邢同和主持设计的项目超过300项,画过的图纸不计其数。早期是用钢笔、水彩等,后来用水笔、马克笔等。色彩明亮、渲染得当、明晰易懂。他的家里,很少留有自己的作品模型,却珍藏了近60年来几乎所有的手绘图纸。

细细翻看这些图纸,不仅能看到建筑的物理空间形态,能读到创作的具体时间,能明了相关简要说明和指引,甚至于,还能读到作者即刻的心绪或感想……每一幅的背后流淌出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以生命来用力书写镌刻”的气息和脉搏。

上海,这座红色基因深植于血脉的光荣之城。从中共一大纪念馆到龙华烈士陵园及近期完成的拓展展示纪念项目,从国歌广场到陈云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无数红色建筑中都留有邢同和的印记。

也几乎每一次设计前的沟通会上,他总把鲜红的党徽别在胸口:“没有渗透于血脉的初心使命和热情,怎能胜任!”(建议活体)

龙华烈士陵园内,一条不足200米长的初心大道,就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这头,是百年前追寻真理的革命烈士就义地、纪念碑;另一头,人们目光所及,恰是代表着未来的西岸人工智能大厦。

就是这样一个巧妙的视觉联结,让无数前来瞻仰祭奠烈士的人们感怀:今日的幸福生活正是百年前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续篇,要好好把握、好好奋斗、好好珍惜。

这,恰是设计者邢同和的初衷。

2020年清明节,凌晨4时,邢同和意犹未尽地落下最后一笔,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设计方案最终定稿。那一刻,感慨万千的他,在设计图上留下这样一句:这是告慰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

上世纪90年代,邢同和主导设计了龙华烈士陵园。彼时,因历史原因,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等区域被分隔在陵园主体之外。2019年,邢同和接到任务,要为自己30多年前的作品“谋续篇”。

为做好两地连通,实现“大气感、肃穆感、鼓舞感”,他自我推翻了两轮设计方案,寻找一种层层渲染、层层递进的前行序列,“既要庄重,更要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最终,这条笔直的初心大道,取代了其他造型。大道与龙华烈士陵园主干道平行,路面铺设了庄严的安哥拉黑板材,一路满栽笔直的楠木,坚韧挺拔,根深叶茂,象征着烈士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成片花海点缀道路两旁,按节令更换花色,寓意幸福与希望。

关键是,新老两片区域,形成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从规划布局到绿化景观、建筑形式、参观动线、区域肌理等方面实现了和谐统一。

这正是邢同和擅长的理念和技艺之一——“留白”。为建筑生长而留白,为未来留白,“城市会呼吸、在生长,建筑也是一样。每次设计,我总想着不能一次填满,将来一定会有续篇,让建筑和城市空间都有机会可持续”。

正因为擅于留白,邢同和的设计历经世事依然特别耐看。纯白色的宋庆龄纪念馆,既像展翅的和平鸽,又像一册翻开的书;国歌广场,俯瞰之下,就似一张硕大的唱片机,间隔分布着的雕塑、绿植和座椅,勾勒出圆形唱片的形状和律动音符;相隔十年,为邓小平陈列馆续筑缅怀馆,实现整体的延展和统一。邢同和设计的红色建筑看似风格迥异,却都透露着大气温润之美。

这也直接映射着数十年来他对于红色建筑的研究和感悟。

他说,设计红色建筑不仅仅是做建筑的表象,而是要通盘考量其内涵和外部的表现形式,意义和影响力。“城市中,红色建筑的影响力不是几年,而是上百年”。

特别是,红色建筑要求设计师回归历史、忠于事实,把握好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人物背景,始终站在党、祖国、人民的立场上,自我提升、反复修改,“只有带着这样一种由衷的使命感,走进去、走得深,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经得起考验的作品”。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人民需要我,就一直工作下去”

距离苏州河不远处的河南路,邢同和生于此长于此,小学又紧挨着苏州河,大学毕业时的设计答辩也与“吴淞口——上海大门”相关。

喝着母亲河水长大的孩子,誓要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之中,一辈子为人民而设计、而建筑。

上海这座人民城市,也以别样的方式,不断滋养善待着这样一份赤子之心,让其根深叶茂。

学校、医院、街道敬老院、区少年宫……他从最基本的民用建筑起步,一辈子牢记着“设计,是为人民而用”。

他实现了执一业终一生,为民用建筑设计“快乐工作”近60年。时至今日,还非常珍视:设计图纸、理念想法化作现实而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外滩风景带、上海博物馆、龙华烈士陵园、金茂大厦、世博会申办规划等等,邢同和人生轨迹中踏实而用心的每一步,就这样与人民城市紧密相连,共同拔节生长。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他说,建筑设计就是棵大树,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扎根于人民,吸收时代和世界的阳光雨露,如此才能欣欣向荣、郁郁葱葱。

当年,破格录用他的老院长,弥留之际曾感慨:“我没有看错人。”

他则响当当地回应:“为人民城市而设计,我做到了!”(建议活体)

受父亲影响,邢同和自小热爱艺术,零用钱都花在了买小人书,过年时最爱看路上售卖的春联年画,如痴如醉。

填报大学专业志愿时,他想到要将自己热爱的艺术作为“有用的事业”并为之奋斗,并如愿进入同济大学主修城市规划。

时间回拨至1962年,建筑大师陈植作为同济大学外聘教授,参加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彼时,一份“上海吴淞口——上海大门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让他眼前一亮,记住了那个学生的名字——邢同和,随后向建设部写信请求将这名学生分配至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于是,23岁的邢同和告别象牙塔,进入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后来单位改名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集团,邢同和这一待,直至今日。

入职第一天,设计院院长陈植就对眼前这名眼里闪着光的青年说:“要做人民建筑师,为人民造建筑。”自此,“人民”二字与邢同和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班后的第一个夏天,暴雨如注,邢同和趟着水走进位于外滩的办公大楼。“当时的市政设施比较差,道路陈旧,外滩也没有防汛功能,而浦东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困难的环境里,解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是民用建筑设计院和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此后,伴随着改革开放,邢同和也迎来了人生的大机遇、大挑战,陆续接手设计接轨国际水平的购物中心、第一座建筑之间的人行天桥等有突破的新建筑。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他主持了外滩风景带综合治理项目这一重大工程。设计中,他创造性地把防汛墙分成两层平台,既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又便于人们层层递进地观赏、远眺历史建筑和黄浦江两岸风景。南北交通也由此打通,外滩真正成为了一条风景带。

紧接着的上海博物馆项目,他设计出天圆地方的造型,也率先兼顾了空中“第五立面”的视角……

外人眼中,值得骄傲的地标建筑不胜枚举。但邢同和心里却道寻常:“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生逢其时。”

如今,尽管年逾八旬,邢同和每天一早都会拾掇齐整,穿着时尚,神采奕奕出现在办公室或施工现场。手里始终拿着一卷图纸和信笺式笔记本,文件夹里的手绘草图、照片等纸质材料,有序叠放。笔记本则随时用来记录心得和感想。

“爱一生建筑,追一生建筑”的邢同和,就这样和他的建筑作品一起,在时代大潮中闪耀成一朵耀眼的浪花,“我热爱建筑,深爱这片土地,只要思想没有枯竭,只要人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工作下去。”

问答实录:

问:您常说,建筑设计是项集体创作,如何理解?

答:建筑设计,从无到有,从概貌到具象,这期间团队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方案商讨,就要由相关部门领导、各方专家、设计师团队、施工单位等一起参与。进入施工阶段,不仅限于项目本身,还涉及周边环境、道路、绿化等等,协调参与进的方方面面的力量就更多了。即便是按图施工,主导设计师出了主图外,设计团队还要继续演化出成百上千张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细部图纸,将方案一点一滴落实。

问:在设计了城市中那么多红色建筑,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答:感受最深的是,红色地标建筑,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此次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建设全过程,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亲赴一线,强调政治高度,把握设计方向,多次到现场下工地实地调研指导,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帮助设计施工团队一起修改提升,也给大家带来巨大鼓舞。

相关部门党委领导也纷纷主动跨前一步,相互助力,遇上问题通常第一时间在现场协调解决,使得该项目进展顺利。

作为设计方,华建集团党委领导也亲自抓项目,选派精英人才、年轻人才参与到主创团队中,将党支部建在一线,加强对青年人的引领和培养。不少青年人在实战中感悟到使命与责任,更在实战中成长为骨干,也体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

作者:顾一琼 周辰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摄影:邢千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