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学诗,归根结底是进入诗性审美

2021-06-03

编者按:

近几年,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举国上下掀起一股学习和传播传统诗词的热潮。在重拾经典之余,“怎么学好诗词”也成为人们的困惑和难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是不是背得越多越好?教师该怎么教,学生怎样才能学好?面对市场上大量学习诗词的书,我们又如何选择?本版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以期带给你启发和思考。

千百年来,国人以诗词为载体,吟咏言志,传情达意,怀古叙今,讴歌时代。诗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华人文风貌的经典代表,影响力也远远超越了诗歌范畴,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复合载体,传承千载,历久弥新。

理解是感受诗词魅力的前提

诗词于我个人来说,是一种深深的兴趣与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从小就有。孩提时,我背诗比较快,当然那时候的背诗是纯粹的机械记忆,谈不上理解。到了小学后,识字渐多,就央求父母买了许多唐诗宋词的少儿读本,有拼音,带图画,这样我就能简单理解了,而且看完一首诗之后,总是自觉开始背诵。这种自觉应该就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获得的动力。当我读到“离离原上草”时,仿佛真有一片草原浮现眼前,这就是想象与联想。我认为,教孩子学诗,首要的就是锻炼思维,激活大脑的想象力,要引导孩子从字面联想到画面,要能从诗句的文字中联想出诗情画意。

诗词积累多了,自然就形成了知识能力的迁移,比如“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我理解就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然而当我接触到《诗经·王风·黍离》第一句“彼黍离离”时,自然就能理解“彼黍离离”就是黍子茂盛的样子,一下就能明白,学会了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理解是背诵的前提,不理解虽然也可以机械记忆,但理解后的背诵才能收获诗意的震撼和文化的享受。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强调了诗词在文化表达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兴观群怨,肯定是要在理解基础上,理解是感受诗词魅力的前提。

避免追求背诗数量而破坏兴趣

常有家长和我交流,问幼儿园的孩子背多少首诗算合格,小学生又要背多少首诗才算过关。这反映了在当下诗词热潮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诗词学习存在误区。诗词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训练,也不是背外语单词,更无须刻意的过关闯级。诗词是植根于母语的文学形态,走进诗词就能自然而然激荡起我们固有的人文情怀。学习诗词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促进理解,提倡在感受诗词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记诵。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诗词是有一些差异的。越是低年级儿童,对诗词越有着天然亲近感,这就是诗词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所具有的天然亲和力。家长和学校应该做的是培育好儿童对古诗词的天然兴趣,引导儿童进一步亲近古诗词,要尽可能避免生硬地追求背诗数量而破坏孩子的兴趣。小学生学诗可以和识字教学结合,不断培养和激发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大学生和成人而言,则应把诗词学习和自身阅历以及思想感悟结合,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角度深入诗词所构筑的美学世界。诗词是有力量的,这力量来源于历史。对于广大诗词爱好者而言,应通过学习诗词来走进它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文化的观念去深度理解诗词。

在录制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后,经常有报道说我是“万词王”能背成千上万首诗,其实这都是开玩笑的说法。我背诗全基于兴趣,喜欢的诗词就去理解和记诵,从没有数字的追求。建议大家也不要去关注数量,学诗词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而应首先是基于热爱,不是为了与人炫耀比赛过级等。可以参加一些诗词活动来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但参赛绝不是目的。用诗词浸润心灵,让诗意作用于人生才是真谛。

读懂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

只有真正理解了的诗词,才能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让诗词作用于品质人生。比如我在中学时代读《春江花月夜》,脑中不断浮现“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壮阔诗境。石家庄不靠海,但有苍茫辽阔的滹沱河横亘在燕赵大地间。我站在河岸边,仰望明月,揣摩玩味着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吟出了“慷慨滹沱横燕赵,月上东山水自流”的诗句,这也是我比较早期的诗词创作成果了。此后我只要是写作文,都会自觉地把诗句融入到文章中,用诗句为文章增色,随时随地把诗词文化运用起来。通过学诗背诗,用诗词的力量激励自身成长,用诗词去彰显文化自信,这就是学诗词的巨大作用。

学诗词离不开诗词读物,《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都是流传甚广的经典诗词读本。但需要注意,学诗词不是单纯地看一些诗词选本就行,关键是要通过阅读诗词来走进诗词背后的文化,理解了背景和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对诗意的理解和记诵。所以我给学生们推荐的诗词读物一般都是品读诗词的,比如蒙曼、郦波、康震等文化学者赏读诗词的著作,还有《唐诗鉴赏辞典》一类介绍诗词典故的工具书,还有我的《千年历史千年诗》《穿越千年赏好诗》等,这些都是从诗词入手、解读诗词背后的文化的著作。

以学促写是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大学校园中,诗词的魅力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上大学时曾编辑过一本学生诗词刊物《凌云木》,刊名的来源是“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每期印出来,同学们纷纷抢阅,足见诗词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热度。后来我又回到这里任教,学生又把《凌云木》拿到我面前,想不到这本学生创编的小册子还在,不知不觉已经是物换星移几度秋了。从我上学到成为教师,一本诗词小册子能在一座校园里十几年流传不辍,这本身就是大学生对诗词的一种态度。当然在网络化的今天,许多人的阅读时间被手机所占用,诗词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了诗词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日常教学中,文史融合、以学促写是我进行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诗词是历史的产物,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是解开诗词密码的金钥匙。我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将诗词和历史进行统合,由诗入史,由史解诗。特别注重写作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和评论文章的写作。这就是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几年来,已将诗词的火种埋进不同专业的学生心中,有许多学生发表了诗词和文艺作品,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实现了高质量的升学就业。

大学生无论专业背景,对诗词学习的兴趣都是普遍饱满的,但是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广大高校普遍没有开设诗词教学的公共课程,诗词教学能够依托的“大学语文”等课程平台的建设也长期滞后。所以要想真正加强和改进高校的诗词教学工作,需要在全校设置“大学语文”或诗词教学的公共课程,从课时、学分、师资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在课程内容上应打破单一的诗词领域,把诗词教学与历史教学、写作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打造立体的应用型诗词育人体系。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沿着培养兴趣、文史融合、以学促写的路径来做好诗词的教学,就能更好地传播中华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系石家庄学院讲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季军]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2日第10版

作者:王子龙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