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女作家残雪:作品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却被网友抱怨读不懂

2021-06-03

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作为一名作家,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历年来,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家,凭借自己的优秀作品,成功摘得桂冠。

今天要说的是2019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中的残雪。残雪作为中国作家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不得不让人对残雪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自学英语,钻心文学

和大多数作家一样,残雪只是她的笔名,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残雪的父亲邓钧洪,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事多年的地下情报工作,建国后任职《新湖南报》的社长。

而残雪的母亲也是报社的职员,这也为残雪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一定的基础。

而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残雪由外婆带大,残雪的外婆则是楚巫文化的代表人物,残雪每天和外婆一起生活,耳濡目染地形成了一种神秘的精神气质。

残雪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高学历,相反残雪只有小学毕业。然而就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可以毫无障碍地看英文小说,读英文哲学。

1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计,残雪开始参加工作,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个体裁缝等都做过。不过尽管工作辛苦,残雪也没有放弃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一步一步努力成为一名作家。

与此同时,还在工厂上班期间读完了《资本论》一书,残雪和哥哥同作为哲学的爱好者,一个努力成为哲学教授,一个在文学的道路上大放异彩。

一开始的残雪并没有对英文原著有太多的“偏执”,只是在看了一段时间后,残雪发现当代中国的翻译作品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国外作品的精髓。于是她决定自学英语,读英文原版。

不论是报纸小说,还是哲学著作文学经典,二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越难越坚持。直到最后,残雪阅读英文原版小说完全无障碍,甚至自己的小说也能翻译到国外,自己做自己的翻译校对,几乎是完全的保留了自己文学内容的精神表达。

残雪一直以来不用手机,不用微信,大概真正做到了“减少甚至杜绝不必要的社交”,这样一来,残雪全身心地投入在文学创作上,每天定时定量的三个小时的创作和学习的时间,晚餐后依然也没有放松,开始英语的自学时间。

而残雪的创作,一直以来都采取手稿的方式,全身心地研究文学创作,给人的印象神秘而又低调。

天马行空,常人难懂

1985年1月,残雪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其中《山上的小屋》、《黄泥街》等都是残雪的代表作,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大部分读者读过残雪的作品之后,表示残雪的作品晦涩难懂,感觉自己读懂了什么,又好像自己什么都没读懂,不过也有人说这也是残雪作品中人物交流的最高境界。

说道小说创作,不得不要说道的一个人就是陈小真。湖南文艺出版社签下了残雪所有作品的数字版权,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再到现在的残雪作品典藏版,陈小真和残雪的接触越来越多。

陈小真其实在大学的时候就读过残雪的小说,比如《最后的情人》等,由于工作的原因,也编辑过大量残雪的小说,然而即便这样,陈小真也不敢说看懂了残雪的作品。

残雪创作的故事常常支离破碎,看起来毫无逻辑,又好像不得不这么发展,叙述方式上也不甚流畅,仿佛梦呓一般。

对于外界这样的评价,残雪本人倒是不甚在意,她认为,阅读也好,写作也好,具备创作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样的创作精神,要求作者有着异于常人的文化和哲学底蕴。至于到底能不能有人真正理解自己的作品,残雪说她期待有先锋精神的读者,也期待创新的爆发的灵魂文学爱好者。

不骄不躁,自信而为

一般来说,即便是只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名单中,也足够好多人兴奋不已。然而残雪却不以为然,甚至残雪自豪地说,这代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跨越。

毫无疑问地说,残雪的作品是超越于时代之前的,所谓直觉写作,先锋文学和象征主义的“实验型代表者”。而残雪对这种评价表示无可厚非,“我的作品是为青年人和未来而写”。

更有评价称残雪是“中国的卡夫卡”,意料之中的残雪同样欣然接受,她认为既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由此超越巨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名单公布之后,曾经有记者想要采访她,却被残雪拒绝了。在残雪看来创作是孤独的,她也享受这种孤独。

而且更重要的是,残雪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她从事的文学创作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而所面对的读者更是一小部分群体。

自己受到关注,只是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价值发展的更高层次,文学价值的长远发展,才是更让她兴奋的事情。

残雪说自己已经年过半百了,是否有功名,家世是否显赫对自己来说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现在的她只想专心文学艺术,潜心创作,每天围绕着文学艺术生活,精神的丰盈才能带来极致的快乐。

这种快乐可以充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只是柴米油盐,日常的人间烟火气,精神富足也让自己每天都活在幸福里。

可能真正的文学大家皆是如此,作品本身的精神给养比作品的价值更能让他们关注。精神的富足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富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