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5周)

Image 2021-06-01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就是闵子骞,尊称。

侍侧,弟子在旁,或坐或立。

几个学生陪着老师聊天,姿态、神情都不一样。訚訚如也,是比较尊敬、比较严肃;侃侃如也,是比较轻松、比较随便。

闵子骞是道德先生,在孔子身边,比较严肃、庄重,得体。冉有、子贡,年纪比较轻,随便一点,也算合适。只有子路,行行如也,雄赳赳、气昂昂,混不吝。

子乐,看见子路这样子,孔子也忍不着笑场了。子路愣头愣脑,牛气哄哄,孔子说他恐怕“不得其死”,不得善终,活不到寿限。

没想到老师一言成谶,这也不是孔子希望的吧。后来,子路死于卫,被人砍成了肉泥。不过还好,死则死耳,死得也挺有风度,据说临死前先正了正衣冠。

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古人把聚藏财物之所叫“府”。仓是指粮仓,库是指武器库。

长府是鲁昭公建的一个据点。“鲁人”具体指什么人?鲁昭公的人?还是鲁昭公兵败逃亡以后接手长府的季氏的人?不管是什么人,反正闵子骞的意见是反对,他说一仍旧贯,保留原样,怎么样?何必非得改呢?劳民伤财,意义不大。

孔子夸赞闵子骞,说这个人不爱讲话,但一讲话就能讲到点子上。

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是个粗人,本就不喜欢音乐。奈何老师好乐,所以多少粗浅也学了个皮毛。水平确实不咋地,根本入不了孔子的耳,说就你这水平,也配称是我的学生?作为学生被老师看不起,被老师一而再地贬,其他同学当然也便轻视他。

子路对孔子是很忠心的,虽然鼓瑟水平不咋地,办事水平也不咋地,但是忠心可嘉,所以还是应该给他留面点面子。孔子估计也是感觉自己的话说得有点过了,就往回收。他说子路的水平也还可以,至少从庭院顺阶而上,到了外面的堂屋,只不过还没有进入内室罢了。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欤)?”子曰:“过犹不及。”

师,颛[zhuān]孙师,也就是子张。商,卜商,也就是子夏。

子张性格偏激,人称小子路,孔子认为太过。

子夏,学问好,为人谦和,但孔子认为他的毛病是不足。

子贡没有领会孔子的意思,他追问,想得到确切答案:颛孙师过人一等,卜商比不了?

孔子摇摇头,无奈地解释:不足不好,过也不好。

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此“周公”非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彼“周公”,具体指谁,无考。

季氏是鲁卿,周公是天子之卿,结果季氏比周公还阔。

求,指冉求。

冉求为季氏宰,不仅不阻止季氏,反而帮着季氏搜刮,让季氏阔上加阔,孔子对此非常愤怒。

孔子跟他的学生们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讨伐他。

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柴是高柴,字子羔,孔门二期生。参是曾参。师是颛孙师。由是仲由。

辟:pi,4声。偏激。喭:yan,4声。鲁莽。

孔子点评学生,直接说缺点:高柴是蠢笨;曾参是迟钝,两人都属于“不及”。颛孙师是偏激,仲由是鲁莽,两人都属于“过”。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

回是颜回,赐是子贡。

颜回对子贡,屡空对屡中,受命对不受命。

颜回哪是听天由命,安贫乐道啊,他是没办法,干什么什么不成。谁也不是天生想当道德先生,只是干不了别的。谁也不是不想升官发财,只是没那个本事。所以,就认命了。

子贡不一样,子贡精明,做买卖,每次都能预测准行情。命好,考的都会,蒙的全对,不想发财都不行。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就是大好人。

子张问怎么做善人,孔子回答:“不随大流,但这不是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当然是圣人,善人虽然比较高了,但还是比不了圣人。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笃”,言辞老实的人。“与”,赞许之义。

对老实人应该赞许,但是要看他是真君子还是表面上装得老实?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闻斯行诸”,听说了就去干吗?

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两个答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公西华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希望老师解答。如果换成颜回在旁边,估计颜回会自己琢磨。

孔子解释说,这是因为冉求胆小,遇事往后缩,所以要推他一把;而仲由胆子大,遇事好往前冲,所以要拽他一把,让父兄帮他把把关。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畏,是围困、拘囚之义。颜渊落在了后面,他跑出来以后,孔子见到他,担心地说:“我以为你死在了后面呢!”

“子在,回何敢死”,我是侍奉您的人,可不敢早早地就死了。大难不死,难得颜回还能跟老师开一句玩笑。

11.2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欤)?”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欤)?”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是季氏家的一个人。他问孔子,仲由、冉求算不算“大臣”?

孔子对季氏家的人向来不客气,他说,我还以为你要问多么高深的问题呢,就是问他俩呀。真正的“大臣”,以道事君,如果大道不行,那就辞职不干。言下之意,像我这样的才能算“大臣”。他们俩只能算是“具臣”,即办事干练的能臣。

季子然又问,他们会对主子言听计从、忠心耿耿吗?

孔子说,杀父弑君的事他们是不会跟着干的。

子路和冉求都是政事之材,并先后为季氏宰。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两个人都有才干,虽然做不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是很坚定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