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学琴,七岁公演,这位中国小提琴大师说:学琴不能揠苗助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18 年9 月7 日,新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因病逝世,享年77岁。
他曾被国内外音乐界誉为“杰出的音乐表演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
盛中国出生在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世家。他的父亲盛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他的母亲则是一个歌唱家。家中11个兄弟姐妹,有9个人拉小提琴。
盛中国说,“我的胎教就是我爸演奏的小提琴。”
在耳濡目染之中,盛中国也自然而然地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小鬼大的他,常常拿两根筷子摆弄着,学父亲拉琴的样子。母亲看到盛中国这般模样,就用木头给他做了个小提琴的模型。
但是,盛中国的父亲没有立刻让他开始学琴,因为父亲觉得盛中国还太小,他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应该保有童真,可以天真烂漫地去玩耍。到6岁以后再开始学琴,改正一些小孩子脾气和坏习惯。
在盛中国离6岁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正式拜自己的父亲为师。父亲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即便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盛中国的学琴生涯还是狠下苦功。
盛雪不是一个只会填鸭式教学的老师,他给孩子们安排的学琴时间是早上先练琴半小时,然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练琴到吃饭,做完作业后再练琴到十点,周末的学习也不能落下。
盛雪会在吃饭的时候生动有趣地给孩子们讲述各个音乐大师的故事,进一步地培养孩子们对小提琴的兴趣。而母亲则负责教孩子们如何做人,教授做人的道理。所以,盛中国在成名后还在采访中一再强调“为富,要仁!”
盛中国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实现了5岁学琴、7岁公演、9岁在电台录制广播的成绩。
后来,他又被苏联专家看中被国家公派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继续学习,拜同样是天才神童,6岁学琴,9岁登台演出的列昂尼德·柯岗为师的传奇。
1962年,盛中国参加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演奏大赛,获得荣誉奖(去参赛的中国人中只有他一个人获奖),后来又在国际上得到各种奖项,他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多项荣誉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之一。
当时,小提琴作为西洋乐器,演奏的曲目大多数是国外作品。1964年,盛中国从苏联回国之后,《梁祝》当时是我国唯一一部小提琴作品,于是他就开始演奏这部作品了。
在采访中,盛中国回忆说自己把交响乐队的伴奏,改编成了钢琴的伴奏,在客观上解放了演奏《梁祝》的条件,从此没有乐队也能演奏。
人们认为盛中国对《梁祝》的诠释“既热情奔放,又甜美细腻,富于诗情画意、浪漫幻想。”“现场听他拉琴时,几乎看不到准备动作,手一举琴声就蓄势而出,那大刀阔斧又细若游丝的超凡功力令每个音符都具有出神入化、听感极爽的音效。”
即使年过七旬,盛中国每年仍然有几百场演出,但他所想的,是塑造我们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大厦。他认为:“一个国家不能仅仅有一个经济大厦,还应该有一个精神大厦,一个文明的大厦,这是相辅相成的。”对现在一些娱乐现象,他也非常关注,认为“如果大家都去搞那个发笑的东西,搞那些低俗的东西,我觉得是一种悲哀。”
同样的,回望自己童年学琴的经历,盛中国也提醒大家,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演奏习惯。
他认为音乐不必偏听偏信,而要各取所长(在儿童教育上,则认为家长不应太看重考级)。在音乐传播上,他则认为“音乐就像一枚种子,只要能种入听众的心田中,就能生根发芽。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是我分别给听众的两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