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良渚人”是谁?

Image 2021-05-31

在很多人看来,良渚文化似乎是横空出世的,又是突然人间蒸发的。它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了?

良渚人的夜宴

良渚文化居址和墓葬

良渚人在制作陶器

良渚人的陶器作坊

良渚文化从哪里来?

良渚文化是由上海的松泽文化发展而来,这个结论早是上个世纪50年代就得到学术界的公认。环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和安徽的凌家滩文化,阶层分化明显,反映了较高程度的社会复杂化现象。

而同时期,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西北的马家窑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等,都没有特别明显的阶层分化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概5800年前,东南地区已经率先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而它们又直接为良渚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良渚文化走在时代的前列,良渚文化的文明高度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良渚文化到哪里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有人说良渚文化因为海水倒灌、发生大洪水而消亡了;有人说良渚文化因为太崇尚神权、制作大量玉器、太腐败而崩溃了;有人说移民到北方了……这种说法,层不不穷。

21世纪以来,经过考古学界的努力,环太湖流域的文化发展序列逐渐建立起来,即: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

但是,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含有不少北方文化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太湖流域的文化开始衰落并边缘化。

马桥文化被当作后来的百越文化的前身。良渚文化先民可能与后来的越人有大致相同的血统。

“良渚人”究竟是谁?

对于这个问题,多多种传说。有些人认为良渚人是过三苗、越人、夏人、防风氏、蚩尤等等。但这都是用考古学文化去比附古史传说,可信度很低。

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常常都是虞、夏、商、周四代并提。大多数认为虞代是指尧、舜、禹时期。

但是,这个时间段太过短暂。“尧舜禹”时代也仅仅是部落联盟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实际上,虞代应该延续了上千年。在夏代之前,中国有多个文化遗址可以涵盖在这个“虞代”里。

前几年发现的陕北石峁古城,有人认为是黄帝居住的地方。黄帝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从年代上来讲,是可以说的通的。

公元前2070年,启代禹继位,变公天下为家天下。这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正式进入文明社会。城市、文字、金属器是衡量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尺。

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可以称得上是礼器的玉器、古城、可以称作文字的刻画符号等,还有堪称王陵一级的高等级大墓。从衡量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尺来看,良渚文化正处于文明起源的晚期阶段,但还没有正式踏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明社会。

因此,有些人讲良渚文化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就有点牵强了。还有人认为良渚文化与历史上的虞代地位相当。这个说法若要成立,还有很长的证明之路要走。

信史or传说

以上这些观点,可能是在片面强调良渚文化的地位。其实,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在互动与交融中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早在中国文明从起源的阶段,早期中国人便开始了密切接触并不断的融合。无论是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他们都是早期中国人,都表现了兼容并包的胸怀。

文明的曙光

从的文明曙光,到良渚文化的文明实证,再到陶寺古城、石峁古城等城池的林立,再到二里头、殷墟、周原。中国文明经历了文明起源、虞、夏、商、周的发展阶段。文明的发生路线更加清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序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

“良渚人是谁?”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近期热文:

鸣条之战,速战速决的最早成功案例

神秘的符号:青铜器上的几何纹饰

唐太宗说:为人大须学问

天体崇拜的考古学观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