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海虞非遗“烧鸡”:始于西汉,传承至今

2021-05-31

@常熟孩子们,跟我念:

筲箕(shāo jī)

旧时,没有塑料淘箩,

做饭淘米都用它。

每日早、中、晚三炊,

或井台上,或驳岸石阶下,或池塘水栈边

都有厨娘淘米洗菜的身影。

筲箕在小编的记忆里

还有一个固定搭配——冷饭筲箕

记忆里它就在厨房灶头后面

黑黑的大铁钩下挂着

充当着当时储藏饭菜“冰箱”的角色

有时候我吃完饭,

玩一圈回来,盯着冷饭筲箕,问

“奶奶,锅巴有吗?”

她就会取下筲箕,递给我一块锅巴,

或者是带点锅巴的饭团。

嘎嘣脆的锅巴、喷香的饭团,

现在想起来,还口齿留香。

在常熟,海虞镇“肖家桥筲箕”

编制工艺流传已久,

溯其源,始于西汉,盛于明代。

因其做工考究,工艺精湛

而独树一帜,名闻遐迩。

编制筲箕的工艺虽然繁杂,

当年肖桥境域的农民,人人都是篾匠师,

技术好的一天能编制6-8只

勤劳智慧的肖桥人还归纳总结出了

“编制十八法”,并世代相传:

选料断料卷节开片捋里节去水板分档起黄劈篾丝抽篾刮光扎口环纬底纬编灭经紧纬编“山头”穿拎环

02:01

因筲箕用量大、销路广,

编制筲箕也成为肖桥境域最为盛行的家庭副业

其时,这一带的农家别具特色:

屋边树荫下都堆放竹子,室内客堂里竹片、篾丝杂陈。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编筲箕。这种景象成了肖桥地方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近年来,

随着塑料等淘箩替代了篾丝筲箕

传承了数百年的肖家桥筲箕

便渐渐地淡出了市场,

而今,传承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当年的篾匠师今也已成了古稀老人

据不完全统计,肖桥村境内

还有8对老年夫妇仍在坚守这份祖业。

这8对夫妇大多从建国前走过来,

经历了许多坎坷和艰辛。

年轻时,他们是当地闻名的做筲箕高手,

带过许多学徒,

为传承“编制十八法”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老了,尽管吃穿不用愁,

但他们仍然执刀劈篾做筲箕,

这并非为谋生,而是为留住一份念想

留住传承了40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海虞镇相关职能部门

正对部分传承人进行图片和视频拍摄工作,

以此来保护传承

海虞镇这个地方特色的“老手艺”。

5月18日,今年84岁的肖桥村村民吴金元正在制作竹制品盘篮(筲箕的一种)

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通讯员 | 刘文忠

融媒编辑 | 吴婷怡

图片 | i海虞 刘文忠

责任编辑 | 陈竞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