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点丨甘州小调,传唱着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岁月变迁

2021-05-28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就太严啊年。”这是甘州民间小调里的歌词,名叫“膏药匠词曲”,是社火里必不可少的唱词。对于庄稼人来说,演唱民歌小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在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过去,还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在,民歌小调都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对于老一辈的甘州人来说,喜欢小调、有闲暇、无负担,这是“花甲民间艺术团体”的天年之乐,他们用小调填补生活的空白,小调使他们的生命更加灿烂。

甘州,因甘泉清冽而名,它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在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还是繁荣安定的和平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异国使臣、商贾、僧伽、将士、艺人在这里的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交流融合,荣辱与共,积淀了甘州丰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璀灿夺目的历史文化,蓄积为灿烂而又永恒的文化宝库,民歌小调就是祖先留下来的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万古不灭的精神财富。

甘州小调是流传张掖一带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由曲牌和曲子组成,据考证,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这首凄凉哀怨的民歌,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甘州小调作为一个融合多民族情感的民间小调传唱了数千年。它在传唱着经久不衰的丝绸历史和沧桑的同时,也在向往着美好的明天和幸福的生活。

甘州出土过四千年前的埙,说明那时候甘州先民就已经有了音乐的生活,丝绸之路的开通,使甘州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为甘州小调积淀了丰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公元四五世纪时,占据甘州的北凉王沮渠蒙逊通过融合《龟兹乐》和汉族音乐,创造了《西凉乐》,唐朝时《西凉乐》成为当时宫廷使用的“十部乐”中的主要音乐曲目之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西凉乐》发展成为《甘州大曲》,后又分解出《八声音甘州》《甘州慢》《甘州破》等小曲,后来这些甘州小曲又被民间艺人进一步发展,语言更加朴实化,口语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小调。因为历史上甘州曾有过数量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甘州小调既有对古代甘州音乐的继承,也有对其它地域民间音乐的广泛吸收,而对秦腔、眉户等戏曲元素的吸纳,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甘州小调历久弥新、传承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甘州小调曲调朴实优美,曲目内容丰富,具有高亢流畅、婉转悠扬的特点,且题材广泛,歌调众多,大致分为“花儿”(少年)、小曲小调、打夯号子、秧歌社火曲、酒歌等。小曲小调在甘州民歌中的分量最重,曲调也最多,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说的是乡土话,道的是人间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反映甘州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岁月的一部百科全书。

甘州小调演唱时通常有乐队伴奏,多人演唱,可以走乡串村、沿街就地演唱,也可以由一人弹唱。在节拍方面,大多以2/4拍为主。在音调的声降方面,“4”和“7”两个音表现特殊,在不少歌曲中,可以听到“4”比“#4”稍低,“7”比“b7”稍高的唱法,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词谱多达200余首。小调曲调很优美,易于传唱,易于记忆,没有很多高难度的曲目,更加适合在城乡的民间流传。伴奏乐器一般采用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有时还加上锣、鼓、镲、梆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甘州小调中衬词、衬腔及节奏的运用有它自己的特点。其衬词语汇,除了“依子哟”“哎嗨哟”“月儿依呀”“哪呼依呀嗨”等一般衬词外,称谓词、表达性衬词等运用也较普遍。如《黄姑娘》中“花儿能开几日红,少年能活几日人。”《摆嫁妆》中“杨柳叶儿青”、《采花》中“姑娘啊丫鬟啊撅撅胡儿的老汉啊采采花儿采上啊。”《十七的姑娘八岁的郎》“腊子梅花香”、《小放牛》中“天下的穷人多,哪一个谁像我”“点点花儿红”、《摘棉花》中“花儿莲花红”。衬腔的旋律多样,不仅能起补充、陪衬的作用,而且还能深化内容,丰富形象。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有歌词紧密结合,所有的装饰音都是为语言的需要而加的。

在喜庆或悲伤的日子里,老一辈艺人用二胡拉唱小调,用教化式的歌词传达赞扬或者批判的主题。而现在,年轻一代的艺人用吉他、贝斯、架子鼓这些新潮乐器来演奏小调的曲子,歌词也加入更多张掖特色元素,比如钟鼓楼、牌坊楼这些时尚的地名也会出现在小调中。经过流行化的改编,小调的演绎更加符合大众化、年轻化的审美,传承之路也渐渐打开。相信只要更多的年轻人融入这支队伍,一棒又一棒接力,一代又一代传承,甘州小调的传承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何瀚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